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心如谈历史上的北京大学(北大建校100周年时)

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许心如撰稿回忆历史上北大的点滴,早年的北大。如下: 

收听了,五月六日晚北京广播电台828千赫《人生热线》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可惜我开机晚了一点儿,没有收听到播讲人的姓名。由于他提到胡适之先生曾经主张“无后主义”引起我产生老年人的通病,爱好唠叨“话当年”: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回忆,或说作怀念也许更好些,是一些没事干的人,也可以说是闲劲难忍,可又干不了什么的老年人,就惯于作招人讨厌的事儿,遇到某一种机缘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能唠叨一通过去,不管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便感到一种快慰。因此我也不能不算作这一类的被讨厌的人了。首先是那天晚上,在那位先生谈胡适主张“无后主义”的那段话里,我给作一点补充,胡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先生对他的妻和子还写过的两首小诗,一,太太诗“吾本不相识,相见常相亲,由分生情意,所以非路人”二,儿子诗“我本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说起来算不了什么,恐怕目前知道的人很少了。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不才,今年九十三岁,生于清末,光绪三十二年,岁在丙午(1906)自己认为还不太糊涂,能使用现代工具,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写些文章,信函什么的。记忆力也自觉还不算太坏,七十多年前的事儿好像昨儿晚上一样。听到有人讲说过去的老北大,忍不住凑凑热闹,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我也说几件北大的旧事。大约是在1923——1928之间,过去的时间太久了不免张冠李戴,总之差不多罢。因为腿脚不行了很少与外界接触,是个“孤陋寡闻”的人,不知道别人讲没讲过上记的小诗?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1,蔡元培与蒋梦麟交接之际,蔡先生很少在校。请鲁迅先生来校讲学全是蒋先生一手办成,并由蒋先生亲自陪他到教室向同学们介绍说:“校方好不容易请到百忙之中的周先生肯于来校讲学,今天实现了,真是同学们的幸运。我谨代表校方和同学们向周先生表示谢意,并希望同学们好好的听和学,自必受益非浅。即使若干年后,一旦谈到曾有幸亲自听过鲁迅先生讲学是可以夸耀于人的,到那时便知今日的机缘是多么难得和幸运了,希望同学们好自为之”。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周先生讲的是他译的日本人厨川白村作的《苦闷的象征》,那书是三十二开本,封面是陶元庆画的。在封面正中是用短线连接画成像齿轮般的一个大圆,中间是,经鲁迅先生解释是这样一句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遍体鳞伤的女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用她的柔软的舌头舔着刚杀过人的钢叉尖上的血,也是一种生活。”周先生的绍兴口音浓重,使常住在北京的孩子们同听外国话一样,太难懂了。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2,入校之初(大一)系主任刘文典说“要勤查”先学会使用工具书,查字典辞源,就得先学会背诵部首。背部首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必须”的教导下中文系的同学全会。后来坚持到多久就不知道了。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3,真有影响于学校教育制度决策的两位先生,一个是杨荫庆;一个是胡适,他们两个是同学,都是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的,杨是学教育的,著有杨氏教育学。很遗憾他最大的缺点是纯学者不会搞人际关系,从而就形成了他的最大的“本领”谁同他往来谁恨他,只有我不恨他。杨在北大除任系主任外还教过英文雄辩。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4,那时在校授课的先生只有两位先生要坐在讲台上,是堂役临时搬来的椅子,一位是大教授陶孟和,另一位是大块头江亢虎,江先生的讲课风度真可以说是别具一格。他坐的椅子是放在讲台桌的左侧,右臂靠在讲台桌上,头有点偏,声音不大,禺禺而谈,像谈心又像说悄悄话,既不文诌诌也没有一个没有用的字,更不要说习惯性的口带语了。下课后总觉得走掉了一个好朋友,失落感数日不消。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5,据说要学习英国某大学的课外辅导制,一院设一位fellow,因那时正好有一个哲学系毕业生名叫杨中伟,可留校任命为第一任fellow,这个人面像很不好,一脸的天花疤,但学识渊博。有杜威,罗素,杨中伟之称谓,后未果。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6,黄孚,鹰白先生,来校(讲军事学)是骑一匹高头大马,那时在大街上已成了仅见的奇观了,因此他一出一进校门必定要招来围观的人,看这位戎装,大马,威风凛凛的将军。这位先生是很有才华的,他改过许多词组,如国防要改为“国保”很多,很多,一时想不起来了就此带住。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7,教英文的先生是个外国人,已记不起来他的名,姓了。是一位好心人,想尽办法要把学生教会。他编了一本书,书名《HOW TO READ ALOUD》是集起来的英国儿歌,因为押韵容易上口也便容易记住辞的用法和变化。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如:No sea without water,

no wood without tree,

and no night I sleep,

without dream of thy.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8,张竟生先生,是个有超前能力和超前思想的人。可惜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二先生留给后人的一套封建礼教所摈弃,其实“性学博士”四个字又能把张先生怎样?中文系的教授,讲师哪一位不是写作的高手,比起张先生来,有许多人更喜欢张先生写的文章。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9,冒名听课的人能被请吃小馆,以谢代“不缺席”,我听过翁文灏先生的地震学。据说,“地震与火山无关,更不是火山引爆,是地下折层成震”。据说那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教科书讲地震时,都引用中国翁先生的先进学说。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那时课堂点名,是由教务科职员在室外,隔着玻璃窗看坐位号。位子上有人就划到,位子上没有人就划缺席,因为他并不认得是不是本人。而矿学系,(记不清翁先生在时已否改称地质系?)的学生多为富家子弟,不来听课并不少见,到了期末总结,他并不缺席,于是找到了我。沿着北大西墙一直往北路东有个饭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十个大铜子可以吃五个烧饼夹肉;十块银洋也可以吃一桌上等酒席。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10,那时北大是个经费不足,每月要用理学院的白金锅向银行押借,等教育部发下款来再去赎回。从而毕业证书也不白给。要交“工本费”而且有贵,贱两种,贵的五块银元;贱的一块银元。贵的纸好印刷的也好;贱的纸差一些印文一样,因没有钱只好交一元“贱人的贱货了”。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瞎扯两句也过过唠叨瘾,就此停止,无须具名。         

 

                                                   公元 1998510

 
 (许心如书法  小楷书法  作于20世纪  70年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大的4位校长,墨宝首次大曝光!你更喜欢哪一位?
北大人的书法怎样?里面有你意想不到的人!
北大14位校长书法,让书法家们汗颜!
14位北大校长的书法,让书法家们汗颜 | 墨池头条
14位北大校长的书法
北大14校长让书法家汗颜的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