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间句法的研究思考

杨   滔

YANG Tao




摘要

针对空间句法在国内遇到的一些质疑,本文以空间句法创始人比尔·希利尔(Bill Hillier)教授的研究回顾为主线,较为翔实地梳理了空间句法的范式、理论和概念,以期促进学术讨论。


原文摘要

自从空间句法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它的方法和实践应用得到较多的关注,也遇到很多的质疑。这主要体现为两种说法:一是空间句法不符合常识,对于建筑或城市研究及实践,不能就物质空间论物质空间,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人文、气候、个人偏好等因素;二是空间句法的分析结果过于符合常识,即不用分析也可知道该分析结论,这与目前不少人对大数据分析的看法较为类似。这涉及各种原因,除了对空间句法模型、计算方法或其他技术细节有不同认识或理解偏差之外,也许与空间句法理论基础的讨论不明确有较大关系。本文以空间句法创始人比尔·希利尔(BillHillier)教授的研究为主线,梳理空间句法的范式、理论及核心概念,以期促进深入讨论,抛砖引玉。

1 范   式

空间句法之所以成为形态学的一个学派,在于它提出了新的理论性范式。对于范式,我们需要稍加阐述,这对于介绍空间句法很有必要。根据牛津字典的解释,范式是一种典型的模式(Pattern)或模型(Model)。这体现为特定时期的一系列概念与实践,作为科学或哲学思想的内在结构,确定了某种学科的基本思考模式;我们在研究之中,这种思考模式往往是不言而喻的,而又存在于思维的深层次之中,也可认为是某种思维定式;然而范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发生革命性的变迁。例如,牛顿提出惯性的概念,就是范式的变迁。在此之前,不管是常识,还是科学研究,都认为必须对物体加以推力,物体才会运动,而施加推力必须与物体接触才可以,否则就是“魔力”;然而,惯性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这种思考模式,逐步形成了新的常识,即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一直保持以前的运动状态。

2 理   论

在空间句法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空间与社会的理论,即空间中的社会逻辑及社会中的空间逻辑。希利尔(Hillier)对空间与社会的研究,虽然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规模社会住宅在社会改良中的失败现象,然而他把研究问题延伸到了理论和哲学高度。他首先关注的是物质空间形态如何成为社会结构的产品,这受到了李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皮尔·布迪厄(Bourdieu)、安东尼·吉登斯(Giddens)、史蒂芬·克拉克(Clarke)等学者的影响。

3 概   念

虽然空间句法提出了前文所述的理论和范式,然而实证性分析也是其重点之一,因为这些研究分析是对理论和范式的检验。这些实证性分析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空间和社会要素的表现,即采用图示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各种数据,从而直观地呈现其模式;二是空间和社会要素的组构分析,即采用客观的变量去度量组构模式,探索空间和社会之间的关联,从而揭示普遍和特殊的内在机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往往形成了解释性模型,用于分析、描述、解释甚至预测不同类型的空间和社会经济现象。由于本文的重点不是介绍具体变量和方法技术,将不展开叙述。下文将重点介绍空间句法中一些主要的成熟概念(并未穷尽),它们彼此有可能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了基本概念组合,用于解释物质空间形态本身的生成规律、空间与社会的互动模式以及空间认知的机制。

4 讨   论

空间句法的这些主要概念在实证分析中不断得以修正和发展,形成描述性的模型,一同建构了空间句法的理论,即基于空间组构的空间与社会的理论。在这种研究的范式之中,除了基于哲学和科学理论,大胆地提出研究假设之外,还深入地开展空间分析,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的要素,形成了“假设—校验”的模式。虽然空间句法的很多分析与常识相吻合,然而这正是科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之一,即模型本身能够抽象而精确地概括出常识。于是,当空间形态发生变化时,空间句法模型能较好地辅助解释并判断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效应。

在强调理性分析和精确计算的同时,空间句法从理论源头上定位为介乎普通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的形态语言(Morphic Language),认为不可言表的直觉是研究和设计中不可取代的部分,这是认知建筑、城市、社会的核心,也是组构之所以成为研究重点的原因。


以上内容节选自《空间句法的研究思考》一文,更多内容详见:http://urbandesign.tsinghuajournals.com/CN/Y2016/V1/I1/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纳米句法:生成语法研究的新范式
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扎根理论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启示
先生文萃 | 张新刚:意识形态与政治思考的本质
孙久文: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与完善
机器学习:推荐6篇文献
西方政策变迁研究:三十年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