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想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除了阅读,就要靠它!

聊天,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促进理解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情感分享的交流机会,更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最佳选择。

我们都希望和孩子有和谐的交流,可很多父母根本就不懂得怎么与孩子聊天,说着说着就成了尬聊,甚至是训导,他们与孩子间对话永远都是:

“今天作业写了吗?”

“考试考得怎样?”

“去上钢琴课了吗?”

美国曾有机构对全国的父母做过调查,问他们:当今社会中,你认为哪个技能能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绝大多数父母都认为是沟通技能。

经常和父母聊天的孩子,其沟通能力和情商不仅大幅提升,而且社交能力也不赖,更容易收获一个开阔的未来。

善于沟通的父母,与孩子关系更融洽

美国人类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3000万词汇”差距的调查。

这项调查,耗时2年半,追访跟踪了42个家庭,其中高经济地位的家庭有13个,贫困家庭有6个,他们记录了不同父母和孩子间的对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家庭贫苦的孩子,到了4岁,与那些家境富裕的孩子相比,要少听3000万个英语词汇。

另外,据调查组发现,父母与孩子间语言的数量也决定着语言的质量。父母说得越多,孩子词汇量会越丰富,而词汇量丰富的孩子表现也会更加优秀。

父母与孩子间不经意的对话,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影响着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可能有父母会有疑问,为什么有些家长每天对着孩子”长篇大论”,可孩子为什么还是话少词穷?

据麻省理工最新的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词汇量的差异,而是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次数,它是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决定性因素。

研究组把30多名4-6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他们在听故事时,扫描其大脑的活动,同时考察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情况,综合得出如下结果:

父母与孩子交流的频率越高,他们大脑中,语言活动区域就越强,跟家庭的经济地位没有直接联系。

也就是说,即使孩子所在家庭比较富裕,若父母与孩子交流很少,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大脑的反应能力也会比较差;而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若父母与孩子平时交流得多,他们的语言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而且,更神奇的是,通过聊天,让父母与孩子间的隔阂更少、亲子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孩子的社交能力显著提升。

不正确的交流方式,会伤害孩子

美国教育专家曾指出,与孩子相处的正确交流方式应该是:

倾听并尊重孩子们的感受,允许孩子们自主选择,但是对于错误的行为要进行公平而清晰的限制。

意思是说,与孩子聊天时,要注意以下这些聊天方式,否则,极容易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01

跟孩子说得太多

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如果你告诉孩子,“今天的任务是写2篇作业,做10道数学题,还要练3遍钢琴,如果你拖延时间,则会影响你练琴或看书的时间,哦,对了,还有这些要注意……”

当你连续对孩子说话,持续30秒以上,你会发现,孩子早就没有耐心了,因为对他来说,你话中的信息量太大,没有逻辑性,大脑来不及处理,很多信息都被忽略了,所以千万不要怪你的孩子不听话,因为你说的,他们压根记不住。

02

不断地唠叨和警告

每天早上,我都会为孩子准备早餐,帮孩子整理书包、学习用具,可孩子不仅磨蹭,甚至还赖床,于是有些我就开始唠叨和发警告了:

“还不起床,知道几点了吗?上学要迟到了,快穿衣服!”

可能过了不到5分钟,看到孩子依然没有动静,我又会忍不住说:

'跟你说了这么多,还没动!是想要迟到吗?作业整理好了吗?要签字吗?”

……

如此反复的循环。

很多时候,父母的初衷是好的,可他们压根就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过重的语言不仅会打压孩子的自信心,甚至还会让孩子反感。

03

不倾听孩子讲的内容

有次,孩子在班里演讲比赛得了奖,回家后兴冲冲地告诉我,想和我分享他的快乐,可我当时正在做饭,无暇顾及,只是随口说一句:不错,去看看电视把,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

与孩子接触的眼神都没有,明显是在敷衍孩子。

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有些家长甚至会不耐烦地说:“没看到我在忙吗?别烦我!”

可你到底在忙什么,刷手机还是玩游戏?有什么事比孩子更重要呢?

你看到了孩子那由兴奋转为失落的眼神了吗?

高情商的聊天,让孩子更聪明

想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赢在起跑线上,不仅要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更要与孩子不断交流。交流不难,但高情商的交流,却要注意下面几点,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 首先,多引导孩子交流

我们与孩子聊天时,不用刻意拘泥于一个固定的位置或场所,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比如,孩子早上穿衣服,就可以和孩子聊聊穿什么衣服得体,包括衣服的款式、颜色、式样,潮流度及如何搭配等等,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既可让孩子参与其中,又能让他学到不少知识。

可能有父母会说,孩子太小,还不懂。但殊不知就是因为孩子小,我们才需要在生活小事上引导他,让他学会如何更加快乐地生活。

✍ 其次,多做场景化交流

与孩子聊天,除了不分地方,其实也不分场景,任何场景下都可以。

比如,晚饭后,与孩子在公园、广场或街头散步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周围的一些建筑物或有趣的人或事。

这点,朋友琳做得很好。

每次她带孩子去散步时,路上遇到的任何事、物都成了他们饭后的谈资,孩子开始不断地问一些听起来比较“奇怪”的问题:

“妈妈,为什么这街道看起来是斜的?”

“ 妈妈,为什么树上会接这种奇怪的果子?“

琳很耐心地给孩子解释,同时也会刻意地去引导孩子思考,她们边走边聊,孩子特别开心。

✍ 再者,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

与孩子交流,最忌讳的就是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交流,而不考虑孩子为什么这么想。

比如,前不久,我陪孩子一起阅读《小狗钱钱》时,他就总问我,为什么莫妮卡家那么有钱,可吉娅家连房子都买不起?

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很幼稚,但其实,你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问。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共情”,意思是说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情绪。

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就要以一种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耐心地回答并给他解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每句话、每个姿势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

也许你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孩子的智商也不是很高,但你与孩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让他在正确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当你还在羡慕那些口才好,家庭富裕的孩子;

眼红那些上各种兴趣班,记忆力超强的孩子;

请不要忘了,与孩子聊天,是塑造孩子最强大脑的最简单的方式,也是任何家庭都能消费得起的教育。

有人说,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无论你的孩子现在几岁,请从现在起,请认真对待你与孩子的每一次交流,这是你与孩子最好的情感联结,也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孩子更聪明,不是让孩子多读书,而是家长多和孩子做这件事
想塑造孩子大脑,家庭语言环境很重要,3岁前父母学会6种“刺激”
《父母的语言》:3T原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哈佛研究:让孩子变聪明,不靠阅读和脑训练,而是父母要经常做一件小事
0~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黄金期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害了多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