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逼孩子背诗数数了,4岁前是大脑发育黄金期,请正确早教

大家好,我是小妹爸爸,晋升奶爸不到六个月,为了当好一个奶爸没少做功课,慢慢从一个小白逐渐转变成一个入门级奶爸,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过跟我一样小白的爸爸妈妈们,大家都是初为人父或人母,对于育儿一知半解甚至无解,所以我想将我学习到的育儿知识以及我现实中带娃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在育儿这条幸福而又坎坷的道路上有所帮助!

今天的主题是早教。说到早教,最先推出这样一个概念的应该是那些早教培训机构,他们的广告语一般都是:“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父母们没有谁不希望自己孩子长大后能有出息,所以很多父母很容易被这样类似广告语打动加入这样的培训机构。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怎样好的早教培训机构都代替不了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的作用。说到这里我总结一下大家常见的对于早教的误解吧。

一,孩子太小根本什么都不懂,你说什么做什么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早教没什么意义

有这样想法的人或许没听过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古人花了上千年总结出的经验一定有它的道理的。外国教育专家蒙台梭利也说过:孩子出生后头三年发展的重要性超过孩子三年后任一阶段的发展。甚至有的专家说,如果孩子在出生第三天开始学习,那么他已经晚了两天。对于这点中外意见是绝对一致的。

之所以所有专家都有相同的看法,不是他们信口开河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0到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出生时大脑发育已经完成25%,1岁的时候发育完成50%,3岁则达到60%,到了6岁就完成90%基本达到成人水平。大家看这组数据,就应该能明白中国那句古话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孩子在出生时,他就是一张白纸,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外界的信息,所看所听所闻所触都是他接收信息的来源,他确实不懂这些信息,但是,他在吸收这些信息,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作为家长无法阻止他们吸收外界的信息,但能控制他们吸收什么样的信息。所以,孩子太小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信息。

白纸一张的宝宝,会吸收一切他能接触到的事物信息

二,早教就是教孩子背背诗文,学习数数等等一些文化知识

很多家长经常会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过他们认为起跑线是指读书认字这些。家长们有这样的担心很正常,但我们一定要清楚在孩子0到3岁期间不是他们学习文化的时期,而是他们生长发育的时期,特别是他们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我们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挖掘各种兴趣和能力的时候,如果把孩子的人生比作一栋房子,那4岁以前就是给孩子打地基的时候,地基越扎实,那他以后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将会轻松很多。

三,把早教的任务交给那些早教培训班,我们做父母的要上班赚钱没时间把心思花这上面

早教培训班我们不能否定他们存在的价值,也确实有不少不错的早教机构,他们对早教有他们独到的研究,有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不管这些机构多么好,也绝对代替不了父母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其次通常情况下陪伴他们最多的是他们的父母。父母才是他们第一个老师,也是与他们在一起时间最长的老师,父母对于子女的重要性绝对大大超过一个早教培训班对他们起到的作用。

父母才是早教的主要执行人

总结:孩子四岁之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重视这段时期孩子的生长发育,要给与孩子丰富外界信息刺激,让孩子能够逐渐认识了解这个世界,这个时期不是孩子去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花大量的时间教他们读书认字,不如花更多时间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丰富他们的大脑,挖掘并进一步提升他们兴趣和潜力。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以后都会成为作家,有可能有成为画家的潜力呢。父母在孩子早期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一定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早教里有一项就是陪伴,从小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和没父母陪伴的孩子,长大后的性格绝对是有差别的,所以父母应该是孩子早教的主要执行者。

为何要从孩子0岁开始就进行早教,为什么4岁之前对孩子早教很重要,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的大脑的生长发育,了解大脑的发育过程,你才能知道为何要从出生开始就给孩子做早教,为什么刚出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为何在孩子啥都不懂的情况下,还要不停对他们讲话等等,这都是因为大脑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决定的。那么下面我来简单科普下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知识吧,了解后大家才能明白早教的意义和如何进行正确早教。

大脑神经系统主要是由神经元(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细胞主要是用来存储和处理信息的,通俗点讲有点类似我们电脑里的硬盘或者U盘,而神经细胞的多少从我们一出生就基本就定下来了,据科学研究大概有140亿左右,具体数字个体之间有些许差异,但相差不大。不过不要认为神经细胞的多少就决定了人智力多少,这个据科学家研究是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因为聪明如爱因斯坦也没比普通人多多少,而笨如大象却比人类多很多。其次,具有相同功能的神经元会组成一个神经区域,比如视觉神经区域,嗅觉神经区域,触觉神经区域等。

那大脑里什么东西会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呢?这里要介绍下神经细胞突触,也就是连接神经元与神经元的东西。神经元它不是独立存在于我们大脑的,它们是互联的,通过神经突触将这些神经细胞连成一张网,大脑将我们感受到的外界信息在这张网里快速传递,存储,以及处理,到最后做出决策让我们解决现实中问题。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身体上的任何器官以及五感中任何一种感觉,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比如你的嗅觉会触动你的味觉,也就是说你大脑中不同的神经区域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越紧密,你的反应也会越灵敏。而当你的神经元细胞互联越多,那从外界吸收的信息越多,存储你信息的脑细胞越多,记忆越好,同时多种功能的神经区域联系紧密,更容易更好的理解分析这些信息并做出更佳的抉择,人生本来就是无数个选择组成的嘛。

大脑发育的过程就是脑神经元的连接从少到多的过程。那如何让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神经突触连起来呢,那就是新的事物,比如新的声音,新的景物,新的运动等等,再说的抽象点,也就是新的五感,新的视觉、新的听觉、新的嗅觉、新的味觉、新的触觉全方位的刺激,就能快速促进神经突触的生长,让各种功能的神经元互联起来。通过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不同时间段小孩神经突触的发展情况。

神经突触会随着宝宝接触的事物增多而增多

当然并不是这张网并不会一直织下去,到了大概出生后15个月,就会到了神经突触修剪阶段,到了青年期,基本上有50%的神经突触会被修剪掉,据研究修剪过多可能导致精神分裂,修剪过少可能会导致大脑混乱,学习效率低下,在自闭症和癫痫患者脑中观察到过量突触。而修剪突触就是去除极少使用的突触,留下那些特定功能和常用的连接。所以从这点家长可以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刻意做某些方面的刺激,当然如果能发掘宝宝对某方面感兴趣,也可以着重刺激,毕竟兴趣是最容易刺激脑细胞发展的。

修剪突触是大脑发育必经的过程

通过以上所述,建议在小孩4岁之前我们家长从以下方面着重对孩子进行早教培育:

一,保证大脑健康的发育,也就是该补充的营养要及时补充,比如影响比较大的DHA,维生素等,每个个体情况不同,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看,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营养补充;

二,必要的运动,这里分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大运动是身体大肌肉群,比如四肢,身体躯干,也可以理解为爬站走跑跳,比如我们所谓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指3到8月宝宝该有的大动作,当然不是绝对的,个体之间情况不同,不要死板硬套,总之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大运动,不能过急但也不能任之不管,可以适当的训练,注意不可强行或过量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精细运动以我的理解主要是表现在手和眼的协调配合,比如让小手拿很小的物品,拿小绳子穿过小孔等;运动也是刺激大脑发育的重要因素,据研究人的耐力和意志力都是通过运动锻炼出来的,对人的心智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三,尽可能多的语言互动,孩子的智力发展是跟他三岁前能听到语言的多少是有很大关联的。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面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家长增加5%的词汇量,孩子会相应增加30%的词汇量。所以别以为孩子听不懂就不跟他们说话,他们是听不懂,但就如我前面说过的,听不懂但他可以听进去啊。有研究孩子12个月前如果父母不怎么跟孩子说话,那这样的孩子认知能力比那些经常跟宝宝说话的父母的孩子要差许多。

四,尽可能多新的五感刺激,每个宝宝来到这个世上都是通过看,听,闻,尝,触来产生知觉,从而认知这个世界的。人只有感知丰富了,认知才会变得全面,认知全面了才会变得更加智慧。所以给与宝宝各种新鲜事物的刺激,能让他大脑得到更好的发育,更好的了解和理解这个世界;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针对以上几方面进一步展开讨论,以后可以会针对运动方面和如何更好的五感刺激方面另外单独开文讨论。当然大家在以上几方面是如何培育孩子,可以在留言里分享各自经验,互相学习,让我们宝宝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其送孩子上培训班,不如培养好孩子的这几种能力
哈佛研究发现: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务必帮孩子抓住1次
激活孩子大脑3个最佳“法宝”,很容易实现,却鲜少有人能做到
这两张图藏尽孩子变聪明的密码:解读每个年龄段的培养重点
大脑是如何发育的?
0-6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专家说越早开发,孩子越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