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杀招来了!即将巨变的楼市和股市

 

2月末到3月初的一系列“新政”,正在改变中国的投资天平。

 

一言以蔽之,2018年将成为中国的“独角兽元年”。

 

从今年起,A股将敞开大门、建立“快捷通道”,接受BAT这类“老独角兽”企业通过存托凭证(CDR)等方式回归,接受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小米、滴滴、今日头条这类“新独角兽”企业IPO

 

关于证监会的“IPO新政”,想必很多读者已经有所耳闻。证监会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希望搞活股市、增加直接融资。

 

由于股市一直没有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企业习惯于从银行贷款,也就是所谓的“间接融资”。到目前为止,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基本上位于全球最高水平,继续“加杠杆”非常危险。过去两年,中国稳增长的方式是给居民家庭“加杠杆”,途径是让房子涨价,激发大家买房热情。

 

这一轮房价大涨之后,居民家庭的杠杆率也已经比较高,继续加杠杆虽然还有空间,但风险开始显现。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怎么办?只能是两个办法:一是通过地方债给政府加杠杆,二是让股市发挥更大作用。

 

在地方债方面,国家已经创设出了4种专项债(土地储备、收费公路、轨道交通、棚改),并不计入地方政府赤字率。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去年大幅增加5500亿元。

 

股市方面,虽然中央连续多年都表示,希望“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但2017年股权融资是下降的。如果不想办法,2018年也将如此。在这种背景下,证监会做出了给新老“独角兽”企业开“回归”和“IPO”的绿色通道的决定。

 

应该说,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可以迅速激活A股。虽然这些新老“独角兽”在A股挂牌后,会耗费大量资金,但也会带来热点,让A股星光灿烂。

 

中国从来不缺钱,股市更是如此。只要有题材,有赚钱效应,资金就会源源不断流入A股。这样,对于证监会来说,让2018年股市融资额大幅反弹,就变得易如反掌。

 

另一方面,股市的活跃还能分流楼市的上涨压力。试想,如果新独角兽IPO之后,能出现新的腾讯、阿里,其对资金的吸纳作用将非常明显,对楼市足以产生“围魏救赵”的效应。此外,独角兽企业创造出的财富影响,会进一步刺激国内的风险投资、创业热潮,最终改变大家头脑里固化的“实体经济不赚钱”的观念。

 

有人统计过,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有120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初创公司),总估值大约是3万亿人民币。如果这120家企业都可以上市,上市后按照估值扩大3倍计算,就是将近10万亿的市值。这还没有计算BAT这些“老独角兽企业”以CDR方式回归,带来的巨大市值。


也就是说,未来两年,因为新老独角兽在A股的回归、上市,股市至少能从楼市里分流2万亿以上的资金。

 

数据来源:创业家&黑马,制图:城市竞争力


而这些独角兽企业,基本上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大城市,估值占比大约90%。这些企业上市之后,批量制造的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也将集中在北上深杭。

 

至于“新老独角兽企业”未来的上市地,当然是上海和深圳,而且上海可能更占优势。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看出“2018年的股市新政”将至少带来如下影响:

 

第一,“新老独角兽企业”的回归和IPO,最终将有能力分流数以万亿级的楼市资金,形成中国新的投资热点。

 

第二,将极大刺激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创业热情,对于整个“创业—风投—上市”的链条都是重大利好。回归实体经济的热潮,可能真的会出现。

 

第三,北上深杭将成为最受益的城市,此外还有香港,因为香港也在降低门槛、积极接纳独角兽企业上市。中国城市的分化会加剧,北上港深杭将把其他城市甩得更远。

 

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应该怎么迎接这个变局?我的建议是:

 

股市机会大增,但风险也在加大。老独角兽企业的回归,新独角兽企业的上市,将带来众多投资机会,如果能选准好企业长期持有,10年百倍的盈利都是有可能的。但股市风险也将加大,创业企业的股票分化将极为严重,将来会出现“千元股”,也会出现不足1元的“仙股”。

 

所以,投资者应该客观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水平。如果有自信,可以适当参与“新老独角兽公司”的行情。如果求稳,仍然可以中长期投资楼市,但必须选择高级别城市。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独角兽企业分布是极度失衡的,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机遇也是极度失衡的,低级别城市的房子将逐步失去投资价值。在楼市投资上,尽量远离三四五线城市,到经济最活跃的2030个城市去。而经济最活跃的2030个城市,其楼市可以长期看好。

 

就在我准备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传来一个新消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IPO获得了证监会的通过,“过会”只用了短短36天!而富士康,就是此次走“独角兽企业IPO绿色通道”的第一家企业。

 

要知道,2017年中国公司IPO平均审核周期为13个月,2016年以前平均审核周期高达3年。

 

证监会选择了一家“台资企业”首吃螃蟹,显然具有多重含义:第一,支持实体经济;第二,扩大开放;第三,欢迎台湾企业来大陆发展;第四,跟美国竞争投资环境(富士康正在美国设立新工厂)。

 

富士康在A股市场36天“过会”,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



【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股问题不在外部,稳定市场首先放慢IPO发行节奏!
热度升温 “独角兽”概念爆发!
富士康要来了 市场新特征显现
富士康领跑“独角兽”概念股 蚂蚁金服估值最高
周一,股市将这么走!(楼市资金有望流向股市)
疯涨丨独角兽概念股都在这了!你捉到几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