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现在不肯上早教班,将来真会影响入园?
userphoto

2017.09.12

关注


自从报了早教班,一共约过5次课,有音乐、有体育、有艺术,然而不同的课程,相同的结局——倔强的稀罕总会在老师关门准备上课的一瞬间,哀嚎着要夺门而出,哭得涕泪横流,任众人百般利诱劝说,坚决不肯回心转意,说什么就是不!进!门!

拿计算器算了算,几节课下来,稀罕同学已经成功消费掉了课时费1236.1元,然而我连陪孩子上早教课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儿还没体会过,真是棒棒的~

每次进教室失败后,我都会试图寻找原因,想稀罕是不是困了、饿了、恐惧密闭空间、不喜欢教室的装饰等等。不过很不幸,后来这些原因都被排除了——就算是刚睡醒、刚吃饱,她也不肯上课,而教室空荡荡时,她会在里面玩得异常嗨,关门关灯什么的都无所谓。

就在上周日,谜题终于解开了,稀罕害怕的,竟然是外教老师!

发现这个原因纯属偶然,那天外教频繁穿梭于自由活动区。而无论何时何地,稀罕只要瞥见这个高大威猛、金发碧眼,长得颇像贝克汉姆的帅哥哥Frank,表情马上晴转阴,然后咧着大嘴哭起来。

我咽着口水仔细盯着外教看了一会儿,始终不能理解这位小妞儿的审美和她到底怕个啥。

不过,不管怎么样,事情变得尴尬起来,因为Frank的课无处不在~也就是说,如果稀罕适应不了他,那么基本就没什么课可以上了。(摊手) 

好心的课程顾问姐姐来安慰我,说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曾经有个小朋友怕这位外教,不过多接触之下,孩子慢慢就习惯了,现在那位小朋友很喜欢Frank呢。

然后她建议,不要太宠孩子,不要看稀罕哭了就完全顺着她的意,不然这样下去,稀罕说不定会越来越叛逆,我以后会根本就管不住她了。下次,可以尝试强行把她留在教室里,也许这样适应适应,稀罕就不怕Frank了呢。

家长是应该帮助小朋友努力适应环境的,而不能让环境来适应她。否则以后入园时哭得撕心裂肺怎么办?总不能不去幼儿园,也不能要求换老师,更不可能动不动就转学吧?


凭心而论,课程顾问姐姐的话没有错,孩子确实是需要约束的,不能所有事都由着性子来,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规则,也需要学会面对挫折,不然过于自我、过于玻璃心,将来怎么去面对严苛的挑战?

而且,既然终有一天要融入社会,那么自然就需要从小慢慢试着适应环境,否则将来不懂如何为人处世,处处都要等别人迁就,做起事来岂不是寸步难行?不仅自己痛苦,也不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但是,我又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有几个问题想不通,比如——

  • 我真的该不考虑稀罕的情绪,无论她怎么哭都让她留在教室里吗?

  • 我真的该强迫一个16个月的孩子面对自己不喜欢,甚至害怕的事吗?

  • 稀罕现在这种对于环境的挑剔,真的意味着她以后会是一个环境适应困难的小朋友吗?

  • 我在这件事上,这样由着稀罕的意愿来,真的算是过分宠溺,是在害她吗?

  • 如果上面那个问题的回答是Yes,那么“尊重孩子的意愿”这件事又怎么讲?


带着这些让人有些拧巴的问题,我开始梳理自己的思路: 

我先想了想稀罕的个性和特点——

  • 需求特别明确:如果她想做什么事,使用转移注意力之类的方法“糊弄”是没用的,但是可以在讲通道理之后自动放弃。

  • 从不无故哭闹:像是遇到摔倒、磕碰、划伤之类,她从来不会哭。只有在害怕、伤心、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才会以泪洗面。

  • 内心十分敏感:对周围人的情绪变化特别敏感,特别是很在意我的态度,如果发现我有不耐烦、失望之类的情绪,她会显得特别不知所措和委屈。


综合了稀罕的特点,再来看她害怕外教不肯进教室这件事,我的脑子好像清醒了些——

从稀罕的反应看,她一定是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情绪,并且因为从心底感到极度害怕,所以才会在看到老师的时候,情绪失控放声嚎啕。

然后,她用拒绝进教室的方式,向我明确地强调着她的需求:我不想见外教!

那么这种情况下,我确实应该优先尊重她的感受,让她离开教室和老师,而不应该把她推出去直面内心的恐惧。

否则她可能会觉得:妈妈拒绝了我的请求,她根本不理解我,还把我一个人留在了恐惧里。我的这种做法,会使敏感稀罕更伤心,变得更没安全感。根本不可能达到帮她适应外教的目的。


想过这些后,我决定:最近这几个月里,稀罕不想上课,那就不上吧! 

当然,虽然目前的处理方法是这样,我可以暂时接受稀罕拒绝上课的要求,但“不肯接受外教”这个问题始终是需要解决的。

课程顾问姐姐说的没错,孩子需要适应环境,不能等着环境来适应他。不过,我觉得在帮孩子适应环境时,需要加上个原则: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用引导的方式帮他适应,而非用强制的手段,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


所以,我想到的解决办法是:积极地等。

  • 等稀罕再大一点,比较能够表达自己意思了,我会通过语言交流问问她,为什么害怕Frank,是因为性别,因为长相、说话的声音,还是什么别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想办法解决,引导她去学会面对问题。

  • 而在等的过程中,我会继续带她来早教中心进行自由活动,为她创造和Frank见面的机会,让她能看到这个大个子歪果仁其实很可爱,让她在逐渐熟悉的过程中慢慢摆脱恐惧感。

  • 等待的同时,我也会带稀罕多参加一些早教中心组织的亲子活动,让她能够多和小朋友们接触,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你可能会问:那如果几个月之后,引导之下稀罕始终还是怕Frank,不肯上课怎么办?那就由着她的性子来,不让她上课了?这不就成了宠溺,纵容她任性吗? 

我是这么想的——

报早教班,目的是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小朋友,学会怎么与人互动,了解基本的社会规则,尝试社交。要想达到这些目的,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那45分钟里完成。 

早教中心为孩子和家长提供的是一个大环境,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互动当然是最完美的方式,但是退一万步说,如果稀罕真的无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不肯和Frank一起上课。那么我和稀罕爸爸也是可以作为替补,帮助她在早教中心享受到与人互动的乐趣的。

比如,我们可以多带她来玩,在自由活动区和小朋友接触;利用体育教室的器材,自己给她上体育课;也可以多参加中心组织的课程外的亲子活动,同样能让稀罕感受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当然了,这只是最坏的打算,谁知道几个月之后,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反正现状就是稀罕不肯进教室,既然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那不如就先带着积极的心态等一等,做力所能及之事就好了。


就在我反复掂量自己的处理方式是不是妥当,会不会有些偏激和纵容稀罕时,恰巧在林怡的《让孩子天赋自由》这本书里,看到了让人茅塞顿开的一段内容,觉得真的很有道理,在这里摘抄分享给大家吧——

让早教愉悦的几个关键词 

尊重、理解

尊重、理解需要建立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之上。比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进入不同的敏感期,进入某个敏感期之后,他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以肛门敏感期(肛欲期)为例,进入这个敏感期的孩子对排泄物很好奇,会出现很多领我们抓狂的行为……

……如果能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阶段性的,过了这个阶段,这一切会自然消失,我们就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减少对抗,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当我们能淡定地面对孩子那些令我们抓狂的行为,就不会生起负面情绪,我们的智慧才会生发……


变通

变通意味着:

  • 凡事都有替代方案,不可过于教条。当发现某条路走不通,或者走得不通畅时,可以考虑换一条路,换个方式走。若我们尝试灵活地处理问题,孩子自然会复制我们的模式,脑子也变得更灵活。

  • 处理问题时,未必凡事都针锋相对。给孩子一个台阶下,看似“和稀泥”的方式也许更有效,更能传递给孩子智慧与正能量,更有益于孩子成长。当孩子与我们对抗时,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思考能否将其转化成拓展游戏的契机,智慧地化解冲突。

  • 在与孩子一起游戏或参与某些活动时,若孩子变得不配合,他的行为提示的也许是另一条路、另一种方案,要思考是否可以利用,进而拓展更多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或反思是否方式不得当,需要改进,而不是想当然地遏制孩子的行为,牵着他的鼻子,让他亦步亦趋跟在我们后面痛苦地走。


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是把握契机时时教育的智慧。它意味着:

  • 如果我们能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反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分析当下发生的一切可能隐含的教育契机,就可以顺势引导,由孩子的兴趣点出发,不失时机地带入各种教育元素,轻松实施早教。

  • 在与孩子互动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并根据孩子的反应调整内容与方式,带给孩子更多有益的刺激与引导。

  • 利用某些突发事件对孩子进行启发,将其转化成早教的好时机。

在书里,林怡还说:

不管遇到什问题,都要看到它最积极的一面。孩子的任何行为,不管有多么另我们抓狂,都有其积极意义。比如,孩子不再乖乖巧巧,而是动不动就跟我们对抗,说明他自我意识萌芽,心智成长了。

……所以,当遇到令我们深感困扰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预设它只是个阶段性的问题,过了这个阶段,问题自然消弭。如此,我们就不会焦虑。…… 

今天分享这件事,是想跟大家说:为人父母真心是门艺术,特别是当小不点儿遇到问题,并且没有按你预想的方式去应对时,你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很多时候决定着更长远的结局。

所以,陪他面对问题时,你需要记住下面这几点——

  • 弄明白孩子的需求和意愿,然后给与理解和尊重

  • 让自己放轻松,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积极去面对

  • 意识到很多问题是阶段性的,要学会等待,不要总幻想坏结果

这么想,方向便清晰了许多,心理也轻松了许多,有木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问题发生时,你要做的不是挡在他和问题之间,包办代替所有,这样百分之百是在宠溺;当然,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把孩子推搡到问题面前,让他孤零零地面对,那样会让他失掉安全感。

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你要做的,是始终怀着一颗淡定从容的心,站在孩子身旁,拉着他的手用最妥善的方式告诉他:路虽然要你自己走,坎儿虽然要你自己迈,但是爸爸妈妈会给你时间、教你方式、陪你尝试,而且无论你走到哪里,我们永远都在你身边。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下面的时间想交给各位。先想请大家给我出出主意,稀罕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你说她现在不肯上早教班,将来真的会影响入园吗?然后,就是想请各位说说你家小不点儿遇到过啥样过不去的坎儿,你又是怎么陪他解决的嘞?


每周一PO

在早教中心自己玩儿,还是无比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教育智慧小故事 - 白马宣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寻找蕴涵教育品质的环境
理想的蒙氏幼儿园,你在哪里?| 选园必读
清迈是一个宜居宜学的好地方——通过幼儿园看泰国的教育
心理案例
孩子哭着不去上兴趣班,还要继续坚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