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念一个被荒废的名字
思念一个被荒废的名字
改造前珠市街街景
上世纪末期的珠市坝
肖家公馆

    毕节市七星关区珠市街,这条曾经繁华的街道不仅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大家还以讹传讹,它连名字也被大家叫得难听了去,但我相信,人们一直在——

   思念一个被荒废的名字

    文/记者 王方雁 胡燕平

    图 /聂宗荣 摄

    被遗忘的老街

    珠市街终究是被遗忘了。

    小时候,在珠市街的石板上一步两蹦,跳起来拾起的都是点点的美好,或在旧书摊上找上本把好看的书,爱不释手;或与门口坐着的带着岁月沧桑的老人聊聊天,津津有味。如今,再从珠市街走过,还是一样划着岁月痕迹的石板,再一步两蹦,跳起来,竟留下的是裤腿的斑斑泥迹。

    说了半天的珠市街,相信有很多毕节人都不知道是在哪里。原因有二,一是现今经过珠市街的人们除了那里面的住户外很少再有人去往;二是有很多就算知道那条路的人,也不知道名字是这样写的,他们一直以为那条街是叫“猪屎街”。看看,提起“猪屎街”他们明了:就是人民剧场旁边通往二中方向的那条小路。

    那些年的光景

    其实,在解放前,珠市街是毕节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去往贵阳的必经之路,毕节人要出水东门,到大横街,再经珠市街,才能去往城外。由于人流量大,湖南、四川、湖北、遵义的客商纷纷聚集于此,珠市街上就有了卖丝绸的,卖珠宝的。那时,珠市街的中段还有一个栅栏,每到晚上时,栅栏就会关闭,人们就不得再出城了。栅栏关掉以后,打更的声音也开始从那里渐渐飘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靠近珠市街的大横街处,还有当时毕节最有名的饭馆:少白楼。听老人们说,如果当时能去少白楼吃顿饭,可是很多人一生的梦想啊。有名的岂止少白楼,旁边还有四川会馆:川祖庙;湖北会馆:护国寺;湖南会馆:寿佛寺。可见当时珠市街的繁华和客商往来之多。于是,它因繁华而著称,因繁华而得名:珠市街。

    直到1930年代,清毕路修通后,珠市街才逐渐开始衰落,在珠市街的南端形成了一个场坝,有卖簸箕的,卖火炉的,最多的当属卖猪的。在卖猪的同时,猪就会在那里随地大小便,没有人会管理。有了这样的糟蹋,在加上久而久之的以讹传讹,这条繁华的街道不但失去往日的光彩,连名字也被叫得难听了去,成为人们口中常说的:“猪屎街”。

    到我小时候,尽管“猪屎街”的名字已经让大家耳熟能详,但那时的珠市街还是有一番光景的。两旁全是老式瓦房,路面是用一个个六边形的特制水泥板(据说制成水泥板来铺会比直接铺水泥节省得多)铺成的,两旁的小茶馆里热闹不已:喝茶的人儿、摆故事的老人,一个个旧书摊前也是站满了好学的学生,不时还有小商贩的叫卖声,邻里之间总会在饭后抬条小木凳坐在自家的门口闲聊,……总能轻易让你感到老毕节城的惬意,就如我们现今在成都的宽窄巷子在锦里看到的老成都味儿一般。

    被荒芜的街道

    时隔多年,再去珠市街竟是由于一个挚友家住在里面,送她回家而再次巧遇。倒是真应了那句话:相见不如怀念。珠市街连那番光景都不再有,果真变得落魄得很,像一个穷酸秀才,不,也不似。它连穷酸秀才的那点书生气那点迂腐味儿也没有了。路面变成了水泥路,但也没有什么现代化气息;一些瓦房有了“华丽”的转身变成幢幢并没有气势的高楼;茶馆没有了,倒有了新鲜事物:旅社;唯一有点当年痕迹的就是那三两家旧书店,寥寥无几的人儿,和堆得高高的没有多少人搭理的旧书,也不知道是该感叹现今的人们越来越不爱搭理这些书,还是应该庆幸现在的人们的条件好了,阅读方式多了,旧书才不受欢迎了。

    但不管是哪种,总还是不免有些失落。

    张正芬老人已经80岁了,一直住在这里。尽管老人年岁已高,但竟连她也不知道珠市街的真正得名缘由。他们也只知道以前珠市街街口那里曾有一个做猪买卖的“猪儿市场”,是不是因此得名的就不得而知了。看来,老人对此也有误解,可见,年轻人更是对这条街误会至深。不过欣慰的是,从老人口中,我们还是依然能了解一些这里原来有过的繁华痕迹的。老人说:“其实过去的珠市街是一条有富贵门庭的街道,整条街有三家名门,现在被人们称为龙门。分别是樊家龙门、肖家公馆和郭家龙门。当中最漂亮的应该是郭家龙门了,那是大财主家的房子,我年轻的时候进去过,是很精致也很漂亮的房子,就和现在电视上大财主家的房子差不多。但是很久前郭家龙门就已经不在了。后来,因为城市的开发,樊家龙门也被拆除了,如今还算保存完好的只有肖家公馆了。”

    跟随老人蹒跚的脚步,我们走入了一个院门,看见了一栋老式的建筑。尽管外面的墙面已经毁色脱落,但还是能够想象出这里曾经的辉煌与壮观。建筑的楼层是木质结构的,保留下的楼梯也是木头的,走在上面,与传来的回音混在一起,感觉是那么震彻心扉。再看一眼已经被改成民居房的厨房,同样有着一庭一院的大气,路面还铺有大青石,不免让人想到那句庭院深深深几许了,直到出门后许久,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当初这里散发出的宁静与贵气。

    “……谁是你现在惦记的人/那些幸福的心动的历历往事/让我思念一个已被荒废的名字 ……”这是一首我特别喜欢却又想不起名字的歌曲中的一句词。我想,尽管这条街已经几经风霜变得惨淡不已,成为一条不再有什么用的小巷子。留给后人的只有唏嘘和对它误称的“猪屎街”的笑谈,但这条没落在城市中央的小街道常常会呻吟感叹自己的风霜变迁。

    我们就算对它无能为力,但终究还是该尊重历史,恢复它原来的名字,认真地叫它:珠市街。


乌蒙新报  2012-01-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老神奇的沈家龙门
珠芽蓼,治腹泻
中山会馆
中国最奇葩地名:裤子胡同、摸乳巷、龟头小学……
「百巷影纪·竹市巷」纤纤玉竹 编织筑城旧时光
哑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