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银河:婚姻制度终将消亡

早上打开电脑,看到《奇葩大会》更新视频就点了进去,作为《奇葩说》的老粉,每期节目必看。在这一期的《奇葩大会》中,很意外又很惊喜的看到了李银河老师。

在李银河老师的演讲中,她提到了这样一组数据: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法国已经有30%的人选择不婚。截至到2015年8月,美国人16岁以上的人群,50.2%是单身。2016年国家民政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的人数已经接近2亿。最终,李银河老师提出了一个很震撼的观点:婚姻制度终将消亡。

不可否认,这个题目存在夸张表达的成分,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

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进入婚姻?婚姻制度是否存在消亡的可能性?

01 人的感情是流动的,婚姻要求人从一而终

《奇葩大会》中,李银河老师提到这样一句话:“婚姻制度和人性有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

任何群居的物种都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也即天性,与生俱来,难以改变;另一种是社会属性,即共通生活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夫一妻是指的一种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是天性。人在不同的阶段会被不同的异性吸引并且产生感情,也是天性。

近几年娱乐圈最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之一:出轨。不管是文章周一见、林丹出轨门、刘恺威夜光剧本还是最近一直被大家讨论的陈思成夜会两女,都是社会出轨率升高的一个缩影。

2016年7月29日《事实说》发放了一份出轨态度的调查问卷。其调查结果为:六成男性曾有出轨行为,过半女性想要尝试出轨。不管是澳大利亚、美国还是英国等国家的调查数据结果表示出轨率高达40%。

这里不扩展讨论出轨行为有违道德伦理的部分,暂且只说这个现象其实就是这种紧张关系的外在表现。

02 人类寿命延长,爱情有效期难以覆盖人类寿命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报告指出,从总体上看,全世界人口的寿命都较以往有所增加。中国在此次报告中的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

简单来说,婚姻的从一而终要求你在人生的四五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都要和另外一个人生活在一起。

再好的婚姻也敌不过爱情的保质期,当爱情结束的时候,用道德约束和责任心来经营一段婚姻可行性有多高?

2016年上半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168.3万对,比上年增长11%。2015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84.1万对,比上年增长5.6%。

“从统计数据看,遭遇7年之痒而分开的夫妻占据离婚主流。”苏州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结婚平均年龄30岁,其中男性为30.8岁,女性为29.2岁;离婚平均年龄36.9岁,其中男性为38.1岁,女性为35.8岁。这意味着,结婚7年左右的夫妻最易散伙。

尽管爱情来时美好,但是未必经得起时间消耗。虽然白头偕老最为理想的婚姻向往,但“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却是对个人选择的尊重。

如若真的想要做到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婚姻还是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03 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

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 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在来临

随着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不仅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在思想上也与传统的女性相比发生了变化。她们更关注的是自我成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更乐于花时间在职场奋斗、在充电学习和取阅自己。

女性本身独立议价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女性对理想的男性配偶也有了更多元化的要求。而男性婚恋观念的成长速度并未能和女性观念的改变程度相匹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讨论“直男癌”、“女性独立”等相关话题。

波伏娃作为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她和萨特是公认的真爱伴侣,他们二人终生未婚。波伏娃在回答他与萨特的关系时说道:“我与萨特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知性而非婚姻或家庭的基础上”

婚姻最大的不稳定在于成本过高:爱、性、家庭、责任、事业都需要和婚姻捆绑。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能够从婚姻中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产出变低,反而风险极高。那么单身不失为一种更有价值的选择。04 性的目的改变了

以前,人类进入婚姻是为了合法进行性行为,而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后代。婚姻制度作为生育制度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保证人类的幼年可以收到足够的、长期的、稳定的生理性和社会性的抚育,这个制度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整个社会,而不是结婚的两个人。

一方面,随着思想的变化,越来越多人认为性行为的产生是出于爱和愉悦;另外一方面,对生育后代没有要求的人,婚姻已经失去其必要性。

婚姻与生育的联系不再紧密,性、恋、婚、生呈现互相独立化的趋势。

马东老师说:未来的婚姻形式,应该是摆脱了生殖、摆脱基因传递.甚至摆脱了财产等等这些功能束缚之后自然生长出来的。

事实上婚姻制度一直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制,从三从四德到男女平等和尊重。当我们转身回看过去的时候,都能认识到婚姻制度应该跟上时代的变革和社会进步。

正如恩格斯在《Der Ursprung der Familie,des Privateigentums und des Staats》中表述:“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派生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候,除了互相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05 婚姻制度消亡的可能性?

根据美国社会学者克莱能伯格研究结论为:美国成年单身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一半,其中有3100万人独居,占全美总户数28%,数量已超过核心家庭,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

北欧的未婚人口也已经近半,这与北欧的生存环境有巨大的相关性。北欧国家被称为“制度化的社会福利国家”,其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特就是去家庭化(de-familization),即降低公民对家庭福利功能的依赖。

这种制度,会让更多的人选择“同居”取代“结婚”。举例来说,未婚同居的男女和已婚夫妇一样,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其子女也都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不论结婚与否,都会给予准父母相应的福利,比如带薪产假、陪产假、相应的医疗福利等等。

可是另一方面来看,北欧的同居模式,其实就是“ 婚姻去制度化 ”,而不是消除婚姻。他们其实还是事实婚姻的。

简单来说,婚姻是我们想不到更好的维持稳定之前仅有的办法。如果婚姻走向消亡,有没有其他的形式可以替代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姻制度终将消亡
李银河:婚姻制度终将消亡,你还在纠结出轨吗?
李银河:大龄剩女越来越多的原因有五个,最后一点很现实
李银河说,婚姻制度会消失,两类人不易找到伴侣,一类是层次高的女性
文章出轨事件:论姚笛为何应该免责|第三者|出轨|文章
结婚率再创新低,幸福婚姻将成为富人的象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