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肝胆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文章目录

一、治肝胆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二、肝胆湿热喝什么茶
三、肝胆湿热的分类
治肝胆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1、治肝胆湿热的中药有哪些

治疗肝胆湿热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黄芩、石菖蒲、连翘、赤芍药、生薏苡仁、茵陈、郁金、甘露消毒丹化裁。如茵陈、车前草、淡竹叶、滑石、溪黄草、鸡骨草、木棉花等都是寒凉的。在治疗肝胆湿热时候可以服用,但是湿热已祛,舌苔不黄,小便变清,大便通畅,炎症消了,就要马上停药。

2、治肝胆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2.1、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2.2、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2.3、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2.4、肝胆双清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利胆、调理气血。适用于肝胆湿热、气血不调所致的胁肋隐痛,口干口苦,食少乏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2.5、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3、肝胆湿热的症状

头身困重。特别是在午后,身体发热,刚开始感觉不明显,摸久了发现身体发热灼手。

长痘。湿热容易长痘,青春痘,中医叫做痤疮。这是因为湿热导致痰凝血瘀,生成痘痘。

口苦口干口臭、小便赤短,大便粘滞。湿热最伤害的是脾胃,脾胃不佳会导致饮食不佳、口臭、口感等症状出现。因为脾运行不好,必然导致排泄功能不佳,造成小便黄赤、大便燥结或者粘滞。

阴囊潮湿。现代的都市人起居不规律,喜欢熬夜,泡吧喝酒,抽烟,易加重湿热体质。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湿热体质危害很大,很容易得比较难缠的胆囊炎、前列腺炎,女人的话易得阴道炎,男人“阴囊潮湿”,都是非常难以愈合的。

肝胆疾病。胆囊炎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闷、腹胀、嘴里发苦、恶心等一系列症状。再加上湿热,则湿热邪气侵蚀肝胆,造成通泄受阻,大便不畅。

肝胆湿热喝什么茶

1、板蓝根菊饮

材料:板蓝根30g,杭白菊10g。

做法:板蓝根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半个小时,加入杭白菊再煎煮5分钟即可。

功效:板蓝根,杭白菊都能清肝经之热,杭白菊还能明目,板蓝根菊饮食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眼睛肿痛,眼屎多者。

2、荠菜车前子饮

材料:荠菜30克(鲜品50克),车前子15克。

做法:荠菜洗净,与车前子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煎20分钟即可。

功效:荠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车前子能清热利湿,荠菜车前子饮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水肿,小便短少,口干渴者。

3、五汁饮

材料:梨子1个,马蹄,藕,鲜芦根各100g,麦冬20g。

做法: 麦冬提前一晚浸泡,将梨子,马蹄,藕,芦根洗净去皮,然后经将所有的食材最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服用。

功效:这五样都能清热生津,适合于肝胆湿热迁延不愈者。

肝胆湿热的分类

1、肝胆湿热

证候: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2、湿热黄疸

证候: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泄热,利湿,退黄。

3、湿热阻滞肝胆

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肝胆湿热的中药
疏肝一二方(一)治疗肝胆蕴热型亚急性甲状腺炎
清热类中成药
两味中药,清热利湿,疏肝活血
肝胆病
8种养生茶 使你远离肝胆湿热(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