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为何大力扶持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有哪些?

作者:周云骞,心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

考拉读书会发起人,我将余生献给中国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疗事业。

作者:周云骞,心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

考拉读书会发起人,我将余生献给中国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疗事业。

今日阅读奖励红包已发,快领取!
广告

今天继续讲解社工知识。如果你将来想专业助人,必须要借助机构,而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样的助人机构才是被国家允许的。社会服务机构按举办和运营主体可以划分为公办和民办两种类型。公办机构又被称为体制内机构,民办机构则被称为体制外机构。

内陆的公办社会服务机构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

(1)、行政事业型机构,如民政系统 的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助等机构;

(2)、群众团体型机构,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组织举办的机构;

展开剩余80%

(3)、其他公办类型机构,如司法行政系统、医院的社会服务机构 以及社区服务机构。

既然有这么多公办社会服务机构,为什么还要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呢?原因呢,大致有这么三条:

一是它们的专业化水平很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人民需要。受助人群日渐复杂、需求日益多元化、标准也在提高等,迫切需要大量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二是它们存在被动服务的问题。由于机构运行惯性的影响,这些机构开展工作主要是受政策的推动,提供服务的质量很难去满足受助群体的需求。

三是它们的效率低下。公办社会服务机构容易滋生的官僚主义,导致服务效率的低下。

我国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按照设立的法律依据,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1)、民办非企业型机构,其成立的法律依据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这也是我国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主体。爱心妈妈高淑珍为残障儿童申请成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就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

(2)、基金会项目型机构,其成立的法律依据 是《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 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而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基金会是对兴办,维持或发展某项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或专门拨款进行管理的机构,一般不直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但目前国内很多基金会纷纷开展了一些历时数年的“项目”,这些项目有明确的目标、确定的人员、稳定的资金和一定的组织形式,虽然没有注册,但俨然就是一个个社会服务机构。比如,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项目,就是由著名记者王克勤于2012年3 月发起的,专项救治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缺失救助与关心的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该项目已吸引了一批社会工作者参加。

(3)、社会团体型机构,其成立的法律依据是《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社会团体是由公民或法人根据《社会团体登记条例》设立的,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里所说的社会团体是指以学会、研究会、促进会、联谊会、联合会等命名的体制外组织,而不包括工青妇等体制内群众团体。

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是从民间自然生长起来的,但要受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影响。专业社会工作在内陆恢复以后,最早成立的民 办社会服务机构是“上海乐群社会工作服务社”,它成立于2003 年2月。“乐群”早期的生存状态是很艰苦的,因为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它坚持了下来,等到了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的那一 天。乐群为自己设定的机构使命是“通过专业及人性化的社工服务,回应儿童、青少年及家庭、长者及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改善其生存环境,并在服务过程中培养具有爱心、公正、公平和道德责任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社工学者彭秀良在《一次读懂社会工作》一书中讲到,相比于公办社会服务机构,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优势在于提 供的服务专业化程度高,没有染上官僚习气和拖沓作风,更能深 入受助者群体当中去。当然,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也存在着不小的 问题,一是国人习惯思维中的“非正式单位”定位,使得民办社会服务机构遭受冷遇,不仅专业工作人员难以充实,就连受助者数量也显得不足;二是地位不明确,除了需要按照三个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外,基本没有什么法律法规对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加以规制,这又加剧了政府支持不力与社会认同不足的状况;三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主要是资金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政府购买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民间的筹款又很困难。但是,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今天的社工知识就介绍到这里,有的人很奇怪,周云骞为什么不写抑郁症了,写这些枯燥乏味的社工知识有什么用?读过我以前系列文章的朋友大概知道我的思想脉络。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将来更好的帮助更多的人。我研究生毕业后,摆在我面前的有那么几条选择:

1、继续读博,做一个研究型的学者,写教科书,在大学任教

2、办一个社会服务机构(NGO),帮助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提供心理援助、法律援助、社区照顾等等。

3、入职大型的社会服务机构,做一个资深督导。

4、自媒体作者,心灵作家

5、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开办心理网校

虽然这五种选择都是助人,但是助人的纯粹程度是不同的。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对社工知识要有深入的了解。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做实践性的第二种,深入某一类群体,创立社会服务机构,联系基金会,帮助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摆脱困境。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精神疾病干预。因为精神疾病本身是个社会问题,有社工介入和没有社工介入,两者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20年前的香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的社会正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由此产生诸多精神疾病。所以说,精神疾病不是你的错,他是个社会问题!我,周云骞,作为一个先知者,一个讲实话的心理与社会研究者,必须要带领大家走出狭小的生活圈,带大家看看更广袤的大地和更蔚蓝的天空,减少内归因和病耻感,在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中找到更多的更好的解决困难的办法。这就是我独树一帜即使没有读者依旧要坚持写社工文章的主要原因。

本文部分内容参阅社工学者彭秀良在《一次读懂社会工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借阅来系统学习更多关于社工的知识。

平台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 | 70万家社会组织的信息,一网查询
我国33万“民非”9月后将转型社会服务机构
远人:志愿服务与公益服务的关系分析
社会组织有哪些类型?
成立基金会、社团还是民非(社会服务机构)?
以结构性思维破解养老难(纵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