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286部国产科幻电影已通过备案!网大能否分一杯羹?

文:三三、大王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产科幻电影一直处于一个相对的低谷期。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八年间在广电总局进行备的案电影剧本共有2.28万部,经筛选,最终确认包含科幻元素的剧本有286部,仅占1%。


这286部影片的剧本备案,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以“宇宙”“外星”为核心的太空科幻;

二、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幻想;

三、涉及科幻元素的灾难电影;

四、涉及科幻元素的少儿电影。

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对太空、对未来甚至是对灾难的幻想,在影片的故事里都沦为了衬托男女主角伟大爱情的绿叶,“国产科幻”成了伪命题。

国产科幻电影高度依赖IP,创意空洞成最大限制

自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科幻小说获得雨果奖后,科幻小说作品成了科幻电影的重要来源。此后两年内,改编自头部科幻小说的电影剧本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影片备案也迎来了一个爆发期。

作为中国科幻界的知名人物,刘慈欣自获得雨果奖之后,名下作品就频频传出要改编电影的消息,目前确定要翻拍的小说已有6部。

由同样是中国科幻小说界的代表,女作家郝景芳在2016年获得雨果奖的小说《北京折叠》所改编的电影《折叠城市》已在电影局进行了剧本备案。另外,改编老舍先生同名小说的《猫城记》也在2016年进行了剧本备案。

除了小说,漫画IP也成了国产科幻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于17年开始拍摄的《拓星者》,讲述了在遥远的未来,一群“拓星者”在外星荒漠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另一部《我叫白小飞》,故事则设定了一个僵尸危机的北京,并通过主角白小飞的一系列冒险展开故事。

然而,在2018年中国科幻大会上,代表着中国幻想小说界最高荣誉的银河奖最佳长篇奖出现空缺,其他奖项如最期待IP奖、特别奖、原创图书奖等,也都颁给了《上海堡垒》、《驱魔》、《流浪地球》等旧作。与之对应的是,在2017年100余亿的科幻产值中,科幻小说阅读市场产值总和仅有9.7亿元。这一系列现象都揭示了繁花似锦的科幻产业底下巨大的创意空洞。

“硬核科幻”破壳而出,末日拯救成为新主流

网络大电影头条(wangdatop)曾简单的总结过《中国科幻电影的征途》,发现早期的国产科幻片,多是在某种科幻的背景下讲述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相较于好莱坞科幻片恢弘炫目的特效,最多就是“软科幻”。

随着2019年《流浪地球》的大火以及近10部同类型影片的定档备案,“国产硬科幻”被推至人前,成为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最热焦点。

预计在2019年上映或在2019年备案的科幻

据不完全统计,2019待播的科幻电影中,多以“拯救地球”为大主题:

已经率先宣布将于暑期上映的《上海堡垒》,改编自江南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未来世界的外星文明突袭地球,主人公肩负起末世下拯救地球的重任,和幸存的人类在中国上海与外星捕食者展开终极大战的故事。

《明日战记》则将故事设定在2055年,讲述了深受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困扰的的地球,被一颗陨石击中,带来一种外星异种藤蔓“潘朵拉”,城市被侵蚀,古天乐、刘青云等人为了保卫地球展开终极之战。

作为澳门回归后特区与内陆首部合拍的“硬科幻”概念电影,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澳门回归20周年的献礼片,《太空2049》讲述的是承担着人类太空移民计划的新型载人宇宙飞船“凤凰号”,在一次星际航行中遭遇虫洞消失,参与飞船研制的中国教授集结各国航天人展开了一场太空救援行动。

可以预见,科幻电影的火爆必然会在今年国产电影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一笔,并带来观众对国产科幻一些从未有过的期待和思索。

硬核科幻如此火爆,网大能拍吗?

相比借用科学幻想的表现形式,重在小说情节发展的“软科幻”,“硬科幻”更加侧重于对科技进步的幻想,对于震撼的特效画面就有着极高的要求,也意味着“硬科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巨额的投资去雕琢。基于这样的要求,网大其实不适合拍“硬科幻”。

首先是在投资成本上,相比院线电影,网大的无论是投资体量还是制作周期,都是非常小的规模。网大追求的是“短、平、快”,与硬科幻的核心诉求背道而驰。

其次是在观影渠道上,硬科幻的特效只有在巨幕中能将其震撼展现出来,而网大针对的是PC端或移动端,在小屏幕上,特效的感染力将会大打折扣。

最后是在受众群体上,据艺恩数据显示,喜剧、科幻是当下电影市场最受欢迎的IP题材。而在网络大电影领域,观众反而更偏爱喜剧、爱情、三幻(奇幻、魔幻、玄幻)——在2018年破千万级分账的网大,含三幻题材的影片比例高达80%。

结合网络大电影的大市场环境,在剧本、资金、受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硬科幻”电影很难在网影市场打开局面。

但没有硬核科幻的加持,软科幻也可成为网络科幻电影的一条大路。将软科幻元素当做是整个故事的背景,围绕其进行思想与情感进行表达,引起观众的共鸣,也许会打开不一样的世界。

各大媒体都在高呼的“国产科幻元年”不仅是对《流浪地球》的肯定,也是人们对中国硬核科幻题材的期待。《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电影,在选题和制作工艺上显现出质的飞跃,更是为中国科幻电影奠定了基础。已有珠玉在前,中国的科幻电影的未来会有无限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高分国产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评价到底如何?
【产业观察】奈飞将拍剧版《三体》,国产科幻片差在哪?
《流浪地球》:何止中国硬核科幻电影的一小步?这是一个大劈叉!
《流浪地球》票房超20亿,但中国科幻依然是“烂片”代名词
被《流浪地球》的点映好评包围了!这部国产科幻片到底有多牛?
流浪地球口碑爆了,豆瓣评分8.4,硬核科幻想象力太丰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