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避免“儿童聋” 慎用“霉素”药

        本报记者 韦珍珍

    不久前,宁夏银川市发生了“全城总动员”帮4岁女童找“耳朵”的感人故事。为什么神经性耳聋会发生在一个4岁孩子的身上?是偶然还是多发?作为家长,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关于耳聋的这些疑问,我们一一为您解答。

    儿童慎用“霉素”药物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万新生儿患重度或极重度耳聋。还记得《千手观音》里的舞蹈演员邰丽华吗?她便是2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失去听力的。专家表示,神经性耳聋确实和吃药、打针有一定的关系。

    “‘一针致聋’确有其事。医学上,有一部分药物被称作耳毒性药物,部分儿童在使用这类药物之后,会出现神经性耳聋。”解放军第181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向桢表示,近年来,儿童在患病后因连续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而出现的耳聋病例并不少见。

    “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或滥用)也是儿童后天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向桢说,耳聋患者虽然可以通过早期植入人工耳蜗,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听、说能力,但是巨额的手术费用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承受的。

    药物致聋或与基因有关

    向桢介绍,人体内的部分热点基因对某些耳毒性药物极度敏感,这些热点基因实际上正是神经性耳聋易感基因,这是一种先天的基因缺陷,携带这种易感基因的人在接触耳毒性药物后,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丧失,也就是所谓的药物致聋。

    “基因检测对于预防儿童神经性耳聋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向桢表示,儿童基因检测可以及时预警,避免或延缓耳聋的发生。

    ■ 延伸阅读

    听力筛查

    可预防耳聋

    11月13日,桂林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在市妇女儿童医院正式成立并启用。该中心主任罗卫表示,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另外一种是出生时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其中,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的婴儿、孕期小于26周、出生时体重低于1600克的婴儿容易产生听力障碍)。

    现在,国家对听力筛查及诊断有补助,补助对象为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农村户籍的新生儿。补助标准为,初筛:自治区财政补助50元,自付10元;复筛:自治区财政补助100元,自付20元;听力诊断费:自治区财政补助200元,50元自付。

    (韦彦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发现常见的4大耳聋基因
一掌致聋,这不是意外,背后的原因你想不到
答疑解惑:为什么家长都正常,孩子听力却存在问题呢?
警惕!这10点易导致儿童听力损失
听障儿童早干预可聋而不哑
智海参加创业南京高层次人才审评通过 获得高淳区资助支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