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鹰社】二战本土防线(1)日本
userphoto

2022.05.17 河南

关注

转自微信公众号 海宁的小世界

鱼鹰社Elite系列第240号:日本本土防线(1937-1945)-The Japanese Home Front 1937–45,Philip Jowett著,绘图Adam Hook。

A:警察

A1:宪兵军曹,1939年

二战中所有参战国都有军事警察,但日本的宪兵同时担负了维持社会治安的任务。很多日本宪兵在执勤时穿的是便装,只有在必要时他们才佩戴袖标。制服人员会穿着标准制服,而图中这名士官穿戴的就是大盖帽和M98式制服。他身上的身份标志包括了军衔领章后面金色太阳光芒式的领章和右胸前的M型徽章。他的左袖子上佩戴着写有红色汉字“宪兵”的袖标。骑兵马裤的裤脚掖在了高筒皮靴里,士官使用的“新军刀”挂在腰带上。他肩上斜背的背带连接着装8毫米口径南部十四式半自动手枪的手枪套。

A2:巡警,特别警备队,东京,1944年

这名警官是被称为“特别警备队”(简称“警备队”)的小型精英部队的一员。从1944年开始,东京市中心的安保工作就由警备队负责了。这名警官戴标准的黑色警帽,上面有金色的帽徽;标准的黑色棉上衣的肩章上展示着单一一颗金色星徽。上衣左袖子上佩戴的白色袖标上印着黑色的“警备队”字样(原文如此)。他穿着黑色马裤和黑色皮靴,黑色护腿则代替了标准的黑色毛料绑腿。阅兵行进时,警备队成员会戴白手套;他们装备FN 1922型半自动手枪和警察匕首,后者通常只在仪式场合佩戴。

A3:初级警员,1945年

这名少年被当地警察招募为初级警员,他的职责是为成年同事执行秘书或信使任务。他头戴一顶正前方有一枚金属徽章的野战帽式黑色帽子,这种帽子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战争期间警察部队所使用的那种大盖帽。全黑的棉上衣和马裤与灰色的亚麻布绑腿相搭配。上衣左胸前的徽章是展现16条放射线光芒的黄色图案,它代表最低级别的警察志愿者。由于他是青年班的值班警员,所以佩戴了带两条白带的红色袖标以表明职务。他正把信装在帆布挎包里,将它们从警察总部送去一处偏远的派出所。

B:消防员,1944年-1945年

从1944年末到1945年的前八个月,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持续轰炸让由正规消防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庞大群体疲于奔命。本图展现了正规消防员、辅助消防员以及一男一女两名消防志愿者的形象。事实上,消防人员所获得的装备数量有限,这意味着他们的勇敢努力往往是徒劳的。

B1:警防团消防警官,1944年

这名辅助消防警官是警防团的一员,他戴了一顶安装加衬棉布护颈帘的民用头盔。双排扣棉大衣与图B2人物所穿的款式相同,只不过颜色为警防团版的土黄色。警防团的五瓣花图案臂章佩戴在大衣的左袖子上,这是他作为中级警官的身份象征。在大衣里面这名警官穿的是黄绿色的衬衫和马裤,可惜的一点是他没能搞到一双消防员专用的威灵顿橡胶靴。在空袭和随后发生的火灾中,他所扮演的角色是用手中的手摇扩音器向平民发警告提示危险。

B2:消防队员,东京,1944年

这名消防队员是一名班长,他头盔上厚重的棉质护颈帘下缘的一条白带子证明了这一点。采用金属顶箍的竹制头盔拥有武士头盔的缀(护颈甲)那样的厚棉护颈帘,头盔正面则是消防部门的金属徽章。徽章的样式有些混乱,因为有些头盔是1945年以后才使用的。今天存留下来的这类徽章通常都是1950年以后使用的金属徽章,但这名消防员使用的是1939年-1945年的版本。从1939年开始,消防部门采用了警防团的五瓣花图案徽章,这一设计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救火时,其他消防员通常会把水浇在穿着这种衣服的人身上,但这种做法实际上的保护作用有限。

B3:志愿消防员,邻里互助的“救火队列”,1945年

作为消防志愿者的这名年轻女性穿着经过改造作为消防服装的民用服装。她穿着农民穿的那种宽松的灯笼裤与棕色上衣以及棉质的防火兜帽。兜帽在脖子之前的位置系紧,下摆形成披风式样来保护穿戴者的肩部。虽然这种兜帽是设计来保护使用者的,但极端的高温经常会把它们点燃并导致悲剧的发生。在她的棉制上衣的左胸前有一小块写有人名的布片,而这名志愿消防员还特意在它之上佩戴了“大日本妇人会”的徽章。她上衣的左袖子上戴着当地制作的一种袖标,上面写明了她是隶属于“平民空袭巡逻队”的。像她这样的女孩子们都会被组织加入“水桶队”用数量完全不足的消防水桶去救火。

B4:志愿消防员,京都,1945年

这名志愿消防员穿着军服与平民服装相组合的服装,这包括了一顶地方上售卖的纤维制头盔。虽然聊胜于无,但这种头盔在救火时并不能提供更多的保护。在他的棉质平民夹克的左袖子上佩戴着显示“京都防空警备团团员”字样(原文如此)的亚麻制袖标。他的浅土黄色马裤则是废弃的军服,而粗麻布绑腿和棕色帆布鞋都是典型的民用物品。为了满足日本人高涨的需求而在市面上轻易可以买到的民用防毒面具与具有中世纪风格的斧头相搭配,后者与社区消防队员已经使用了至少一个世纪的斧头是一模一样的。

C:警防团人员

C1:警卫,防火警卫队,1943年

这名警卫来自某支防火警卫小队,他们的任务是在空袭中支援普通消防队员。战争到这一阶段还能看到他穿着完整的警防团制服是很不容易的。染成深土黄色的民用防护头盔上绘着警防团的金色五瓣花徽章(参见图C2),同样的徽章还展示在土黄色制服的黑色衣领上以及右胸前代表警防团低级别人员的黄色布面徽章上。左胸前的小块补丁上展示着人员姓名和其他身份信息。蓝色的亚麻制袖标的中心也有警防团的五瓣花标志,白色的字则指出使用人的职务。布制的黑色绑腿是警防团所特有的,廉价的防毒面具则是从1943年开始在市场上公开出售的民用产品。

C3:警卫,急救队,1944年

警防团最初是不愿意招募女性人员的,但到了1944年,由于招募不到足够男性,该组织便稍微放宽了规定,一些年轻女性被接纳进来。部分警防团女性成员不戴帽子,但图中这名年轻女子戴着野战帽——它是深绿色的而非标准的黑色。她穿的警防团上衣也是标准式样的,只不过材质是浅棕黄色棉布制成的。上衣的两只黑色衣领领角各有一枚警防团的金色金属制五瓣花领章,左侧领角的这一徽章之上还有两个金色汉字指明这名女孩子所工作的城市。她的腰带扣压印着警防团的五瓣花图案徽章,左袖子上佩戴的亚麻制袖标上则展示着她作为警防团急救队成员的身份。这名女子斜背的背包里装着急救箱。另外她设法得到了一双帆布胶鞋,这是当地一支部队捐赠的。

C4:队长,空袭警报队,1944年

这名队长负责带领一支空袭警报小队。他的防空队员们必须不停地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转悠,并用扩音器发出警报。这名队长戴着一顶质量很好的野战帽,帽子正前方是金线缝制的帽徽。他的服装还包括了黄绿色的棉夹克和马裤。他的领章上的一根横条表示了他的等级身份,领章后面的两个金色汉字则表示他所在的城市。警防团的工作人员也通过袖子上方的环带来表明自己的等级,图中袖子上展示的是一条这样的环带。上衣左袖子上佩戴空袭警报队的黑色圆形小臂章,上面展示着红色自行车图案。袖标上展示的是警防团的标志以及描述佩戴者的单位在辅助部队中扮演的职责的黑色汉字。在空袭前和空袭中,经过遴选拿到扩音器的空袭警报队的人员会拿着扩音器向公众大声呼喊发出指令。 

D:早期的本土防线志愿者,1937年

D1:旗手,大日本爱国妇人会,1937年

大日本爱国妇人会的任务之一是参加为前往中国战场的士兵举行的送行仪式。协会的这名旗手在和服外面穿了一件白色的丝质罩袍。该协会的标志物包括了右肩斜背的白色绶带和左胸前一枚小的搪瓷制徽章(见图D3)。大日本爱国妇人会拥有各式各样的旗帜,它们都是地方一级的协会成员制作的。大部分旗帜的底色是红色,旗帜中央是协会的标志,靠近旗杆一侧则展示着汉字。环绕旗面一圈的流苏样式多种多样,黑色、蓝色或者图中的这种黄色是主要颜色。

D3:空袭预警员,东京,1937年

1937年在东京参加空袭演习的这名公务员身穿准军事化制服。他的民用木芯头盔上没有佩戴徽章,这很可能是私人购买的。在1928年之后拍摄的各种空袭演习的照片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木芯头盔的出场。棕黄色制服可能是当地防空组织颁发的,但更可能的是他不得不自己花钱购买的。在他的棕黄色棉外衣的左袖子上佩戴着深蓝色的亚麻制袖标,袖标上写着他在这次训练中所代表的组织。他的防毒面具是1927年生产的八七式,平时是装在他胸前的帆布包里的。

D4:日本红十字会志愿者,1937年

这名志愿护士穿日本红十字会整个战争期间标准的深蓝色制服。当这些制服穿破时,由于布料的定量配给,在没有新的制服的情况下,护士们往往必须随机应变想出各种将就的办法。这名护士头饰的顶端有一枚小的红十字徽章,她的胸前和领口也都佩戴了红十字会的搪瓷徽章(前者见图D5)。从照片证据来看,日本红十字会的护士们似乎对于自己的外表极为自豪。在战争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她们总是穿着整洁,但几乎看不到她们使用皮革制急救包的情况。这些急救包由日本红十字会提供,该协会还在日本建立有许多医院。

E:平民接受军事训练,1943年-1945年

对平民军事训练的介绍广泛出现在日本的宣传出版物中。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年轻男子和妇女会参加刺刀训练。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年,来自各个组织的大批志愿者则在日本各地参加如何使用竹矛的训练。图中由中年上班族、未婚年轻女性以及军校学员组成的民间志愿者队伍正在接受一名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残疾老兵的考核。

E1:志愿者,军事班,关西大学,1943年

这名19岁大学生是日本帝国陆军在1943年征召的43000名青年中的一名。他仍然穿着黑色棉制冬季学生服,左袖子上还佩戴着青年志愿者的袖标。大多数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冬天穿黑色的棉质上衣和长裤,夏天则穿浅土黄色制服。这名大学生制服的其余部分包括他的大学帽、军服风格的马裤、绑腿以及黑色皮鞋。个人装备包括了胶化皮革腰带和弹药包,后者用来装他的7.7毫米口径九九式有坂步枪的备用弹夹。同时期他的同胞们只是装备长矛参加军事训练,而他已经在枪上固定好了刺刀。九九式有坂步枪比标准有坂步枪要短,这适合学生兵较矮的体型。旧的装备会配发给学生志愿兵,比如这名志愿者所拥有的水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

E2:平民志愿者,1945年

这名中产阶级办公室职员穿的是1940年推出的最时髦的“国民服装”。较富裕的平民会从几种不同设计的上衣和裤子中挑选他们要的款式并请本地裁缝裁剪,它们通常配有军队风格的帽子。这名男人的上衣依据了诺福克式夹克的设计——诺福克夹克是20世纪初英国绅士们流行穿着的服装式样。胸前紫色的穗带纯粹只是装饰性的,它不代表佩戴者的等级和地位。穿着最时髦的办公室服装参加长矛训练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如果你意识到1945年时许多日本人已经只有一套可穿的衣服时就不会感到惊奇了。

E3:志愿者,大日本妇人会,1945年

这名青年志愿者穿自己的服装,也就是棉上衣、灯笼裤加上手工制作的草鞋。这种裤子是日本东北部农村的传统农妇装束。上衣和灯笼裤通常色彩鲜艳,它们往往是用旧和服制作的。这名志愿者的棉质上衣的左胸前缝了大日本妇人会的徽章。照片证据显示该协会的成员在志愿参加为战争服务的工作时广泛佩戴了这种徽章。

E4:伤残陆军老兵,1945年

这是名因为在中国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而被送回日本的伤残老兵。伤残退伍军人会继续在本土为这场战争提供支持,比如本图这名加入志愿防卫部队的人物。他戴着一顶当地制造的草编野战帽,这时候装备日本帝国陆军的标准野战帽已经买不到了。他那件发白的棉质杂役服上衣是他服役时留下的,而他的妻子把原来的军马裤改了一下让他可以继续穿着。这名前军人在右胸口袋之上佩戴了一枚“帝国军事后备军人特种成员”徽章(见图E5),左胸口袋之上则是一枚“战伤”负伤徽章(见图E6)。这种负伤徽章分两个级别,“战伤”章是颁给战斗中负伤的军人的,低一级的“公伤”章则是颁给在公共服务中负伤的人员的。后者也颁给在服役期间因疾病而不得不离开军队的士兵。另外这名伤残老兵手持着竹矛,这已经是千万防守志愿军所能拥有的最好用的武器了。

F:年轻志愿者

F1:童子军号手,1938年

日本童子军运动从1922年开始就已经存在了,但这一运动并未得到日本政府的鼓励。像本图这样的少年会经常被童子军组织起来参加阅兵、送别仪式和防空演习。1938年夏天的这名童子军号手正和他的队伍一起在横滨市参加防火演习。他分到一只普通的亚麻制袖标,这标明他是演习的参与者。20世纪30年代日本童子军所戴的帽子是最受国际童子军协会欢迎的“草场帽”。帽子的正前方是日本童子军运动的青铜质徽章,上衣右胸口袋之上是一块“日之丸”布徽章。军装式制服是年龄较大的童子军穿着的,土黄色上衣有时搭配白衬衫和黑领带。他手持的日本帝国陆军的军号是当地驻军赠送的。

F2:早稻田大学志愿学生兵,东京,1939年

这名早稻田大学军事班的大学生正拿着6.5毫米口径训练轻机枪参加轻机枪射击训练。他的布制学生帽的帽顶设计灵感来自很多国家的大学毕业生戴的那种学士帽。帽子正前方的金属帽章上有他的大学的标志。采用五颗前襟纽扣的军服式上衣采用浅土黄色棉布制作,左胸口袋之上的一块亚麻制布片上绣着他的名字和其他个人信息。军事风格同样显示在他的马裤和绑腿上,它们与日本帝国陆军士兵所穿的款式相似。黑色领带可以搭配浅土黄色衬衫或是这名年轻人所穿的白衬衫。即使在战争的早期阶段,能配发给这些志愿学生兵的装备也相当有限,他所拥有的物品只限于一只军用背包和一只年代可以追溯到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的军用水壶。

F3:爱国青年团志愿者,大阪,1941年

来自地方上的爱国青年团的这名男孩在学校放假期间自愿到地里干活。他拿着铁锹在菜地里挖土,而他的志愿者同伴们则会拿着锄头和耙子。他的军服式制服包括了棕绿色的大盖帽、上衣、马裤和毛料绑腿。帽子上佩戴当地青年团的布制徽章,同样风格的徽章也佩戴在左胸口袋之上的位置。这两枚徽章的中心是汉字“青”字;一些志愿者的徽章还会印上他们家乡城市的名称。另外,这名志愿者还在右胸前佩戴了两枚搪瓷制徽章(见图F4和F5)。另外日本各地的志愿青年团所穿的制服各式各样。

G:防空人员,1944年-1945年

G1:志愿者,防空袭破坏小组,神户,1945年

这名中年公务员志愿加入到神户的防空袭工作中。这些工作由年长的人或小孩来担任,因为青壮年都已经上前线了。这名志愿者戴着当地市场买来的钢盔,并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双筒望远镜来搜寻可能来临空袭的蛛丝马迹。作为“国民服装”式样的办公室服装包括了上衣和裤子,许多日本男人都会穿这套服装,其中上衣是按英国乡村绅士的狩猎服设计的。他的袖子上佩戴着亚麻布袖标,上面写着他在防空袭破坏小组中所担任的职务,袖标上的红色标志则代表了神户市。胸前的椭圆形徽章(见图G2)上面有汉字职务名称和神户市的城市符号。

G3:高射炮操作手,大阪,1945年

这名年长的志愿者被征召来帮助操作一门用来保护大城市的75毫米口径八八式高射炮。之所以入选全是因为他曾在30年代参加过防空演习。大多数志愿者都得到了制服,比如这名志愿者穿的就是一件“日本帝国陆军二号连身工作服”。左胸口袋之上的徽章(见图G4)显示他曾经在1934年参加过防空训练。袖子上的亚麻布袖标说明了他在大阪防空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纤维头盔面对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空袭几乎毫无防护作用。另外他还穿了脚趾单独分开的陆军版足袋鞋

G5:话务员,女子通讯团,东京,1944年

为了弥补战争期间技术熟练的男通讯员的短缺,日本方面决定建立一支全由女性成员组成的通讯部队。女子通讯团于1942年12月成立,它的成员得到了不同款式的制服。这名女子的时髦制服由上好的灰黄色棉布料制作的船形帽、上衣和裙子所组成。上衣的胸前口袋上展示着这个单位特有的老鹰加闪电图案的徽章;另外帽子上还展示着星徽。从宣传照片来看,女子通讯团的服务似乎很受欢迎,参与战争工作的其他军事和平民岗位的妇女将它视为一种“吸引人”的选择。一些女子通讯团的人员可能还接受了军事训练,当然这可能只是为了拍摄宣传影片。

H:工厂志愿者

H1:兵工厂女工,1944年

这名只有十几岁的工厂工人是志愿从学校出来为战争服务的。她戴的袖标上写明她曾就读于福岛县的会津若松女子商业学校。她的灰色工作服是廉价的仿棉木纤维材料制作的,这种面料很容易撕裂,往往穿不了几天就会散架。这样的衣服洗几次就会开线,但这也是唯一可用的服装了。这名女工在工作服的右胸前佩戴了亲政府的劳动团体“爱国产业联盟”的银质徽章(见图H2)。一些女工戴着纯白色头巾,但在1944年底神风特攻队的自杀飞行员出现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印有“日之丸”标志的新型头巾在年轻女性中很受欢迎——她们中的许多人将神风特工队的那些年轻男子视为英雄。

H3:志愿者,三菱飞机厂,1945年

这名在三菱飞机厂工作的十几岁志愿者戴着一顶用麻袋布材料制作的军队风格野战帽。帽子正前方钉着画有三菱公司红色标志的塑料帽徽。深蓝色牛仔服面料的夹克和裤子是工作服套装店出售的款式,当时的服装产品目录上可以找到这种服装。夹克右胸前别着一枚锡制小徽章(见图H4),这表明他为一家飞机制造商工作。徽章上印着这个男孩的个人身份识别码。另外,到了1945年,任何种类的鞋子在日本都是短缺的,这意味着这名男孩的鞋子应该是他哥哥传给他的旧鞋子。

H5:主管,中岛飞机厂,1944年

许多日本工人都会得到某一种类的制服,特别是像中岛飞机厂的这名主管这样的高阶工厂管理人员。这名主管穿戴军帽、上衣和裤子。袖子上佩戴的白色亚麻布袖标标明了他主管的身份。在他的右胸上佩戴着该公司的红白蓝三色珐琅制十字徽章,这代表了他在工厂执行任务时受了伤。这种徽章通常颁发给在空袭中受伤的工作人员,但有时也发给工伤人员。他的军装的其他部分还包括了直腿裤和黑色皮靴,这些都是工厂购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战·英国军服图册(2)西线(1916-18)
性感上衣----制作讲究的袖子
日本航空自卫队(5)——入间基地
二战英国对空观察员部队
袖子和上衣完美匹配!
二战英军战斗徽章(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