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卫乐园: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地方

本文的主角卫乐园 来自网络

在上海的泰安路口,靠近华山路有一片洋房区域,早年因一些街头艺人常在此搭棚卖艺,上海人亲切地称为“卫乐园”。

卫乐园的门牌号包括了华山路1501—1527弄和泰安路120弄的洋房,是上海本土近代建筑的一个典型样本,风格多样、环境幽静。

1924年,卫乐园由大陆银行投资建造,普益地产公司开发,由庄俊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

作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为上海这座开放的城市留下了很多建筑,卫乐园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卫乐园的建筑主要是西班牙风格,富有特色,便于记认。有的门头带有棚屋,盖有西班牙圆筒瓦;有的做成巴洛克风格,有流畅弯曲的弧形线条。

而与泰安路一线相对,在弄堂北侧的住宅,则有英国维多利亚、西班牙巴洛克、法国文艺复兴等不同的风格。弄堂口的西式大门,半圆拱券,墙顶铺红色半圆筒瓦,非常醒目,并和弄堂内建筑风格相协调。

卫乐园建成后,入住这里的居民中除了银行职员外,还有很多知识分子和文艺、教育界人士,如著名电影艺术家、导演、剧作家黄佐临就长期寓居卫乐园1号,他在近60年的艺术生涯中导演了话剧、电影百余部,并把女儿黄蜀芹也培养成了一位导演。

此外,贺子珍1949年从苏联回到上海后,由周恩来总理安排,曾与侄女(毛泽覃的女儿)在卫乐园10号住过一段时间,之后搬去湖南路上的湖南别墅。

01

毛公鼎,一个跨越几千年的古文物,居然与卫乐园有着知遇之恩。

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为镇馆之宝之一的毛公鼎,放在了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

毛公鼎

毛公鼎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00公斤。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

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后,即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后毛公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

咸丰二年(1852年),潍县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

民国期间,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出美金5万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

叶恭绰,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也是著名书画家和收藏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未能带走,藏在了上海的寓所里。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买得毛公鼎,让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有朝一日将鼎献给国家。毛公鼎几经易手,甚至差点被日本军方夺走,所幸叶公超拼死保护,誓不承认自己知道宝鼎下落。

于是,日本人就将叶公超抓捕,逼叶公超交出毛公鼎。叶恭绰为救侄子,就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

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夏天,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返回上海。后来因生活困顿,将毛公鼎典押给银行,由钜贾陈永仁出资赎出,毛公鼎才不至于流浪他乡。

1946年,陈永仁将毛公鼎捐献给南京民国政府,隔年由上海运至南京,收藏于中央博物馆。1948年,毛公鼎等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被南迁至中国台北。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泰安路卫乐园3号的市医学化验所工作,一直工作了22年,直到单位搬迁。

有一天,担任我所顾问、也是检验医学界泰斗级教授金大鸣告诉我一件事,说他刚查到一份资料,上面说到抗战时期,国宝毛公鼎为防日军追夺,而藏于卫乐园3号的寓所中,而卫乐园3号正是现在我们单位办公的地方,其中的1号楼洋房即是当年叶恭绰寓所。

卫乐园3号1号楼洋房

1号楼洋房是幢三层楼带露台的洋房,房间众多,国宝毛公鼎当年会藏在什么地方呢?

于是,我在一间间房间寻视观察了许久,发现好多房间虽都有壁柜,但心想如此重要的国宝似不可能随随便便放在某间房间的壁柜里。

又过了半年,一天下午,我来到三楼楼梯右侧房间,见胡驾浦老师正扶着一把小木梯,从天花板一个方孔中钻出来,原来三层楼天花板有一块是可活动的,上面有个“密室”,现在变成单位堆杂物的储藏室了。

这一发现让我有些激动,推测当年国宝毛公鼎极有可能藏于此“密室”。

毛公鼎就藏于此洋房内

02

当我知道了这个秘密时,心里对这栋洋房充满了好奇和几分骄傲。

我工作所在的卫乐园即泰安路120弄,这里的的房子都是仿英、法、西班牙式的独立花园洋房,一幢洋房,一个独立的花园,共31幢。

记得单位斜对面是六号,在上世纪80年代时一楼是《光明日报》金三角俱乐部。我们单位那年大修时食堂关门,中午便去那里搭过伙。

卫乐园里住过不少名人,放眼望去,除了毛公鼎是家喻户晓的国宝,那生活在这里过的老一辈革命家和艺术家,还有这些建筑也是国宝。

卫乐园洋房 以西班牙式居多。门上“三把剑”之铁艺装饰,是卫乐园洋房之特征之一,图来自于网络

从泰安路一侧卫乐弄堂口一直走到底向左都是我单位,走到头是一号,一号是剧作家黄佐临的家,二号是一家房地产研究单位。一号边上弄堂口原来有扇铁门,可通华山路,如今已锁上不开,只留通泰安路一扇大门进出。

卫乐园靠华山路一侧弄堂门,园拱仍是上世纪20年代建造时期简约西班牙风格,未经改造

卫乐园泰安路一侧弄堂口贴对马路也有个与卫乐园弄堂门洞相似的圆拱形大门洞,这就是泰安路115弄。

走进此门洞可见多幢独立式花园洋房。弄堂很清静,即使是在白天,弄堂里也几乎见不到一个人。这里住过复旦大学的老教授周谷城。

沿弄堂大门笔直走到底以前是一家内部招待所,叫泰安路招待所,属市政府机管局管,以前不对外开放,后来上海所有内部宾馆及招待所都对外开放了,它也对外开放了,只要有钱凭身份证都可住。

所以,那时出差到我单位的外地客人,我都会介绍到此招待所去住宿,一来是到单位也方便,穿个马路五分钟便达,二来是闹中取静,出门购物及去淮海路也方便,周边也有多部公交车可通,另外,招待所的房价也比较亲民。

但说是有钱都好住,当时还是有点限制的。

一次我去招待所前台问房价,总台服务员说:什么时候来住?我说:咋啦,不是有钱凭身份证都可以住吗?服务员答:是的,但只限中国大陆人住,外国人不可住。

几年前,这里改造换代了,装修一新,变成了苏荷精选花园别墅酒店——一座复古且浪漫的老洋房,真正能体会老上海的风韵之地。它伫立在那里,就像是位娉优雅的少女,等待着您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花园别墅“招待所”

在这座闹中取静的花园别墅里,法国梧桐与慵懒的日光让整座洋房散发着高贵古典的气息。

一层小小的大堂右边,竟还做了个壁炉,全楼欧式装修风格,外头有个院子,院内有一间房子承包给了另一家公司做成了一个小咖啡馆。

在阳光明媚的下午,约三两好友在院子里喝喝咖啡,安静,人少,环境也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堂右边房内有个壁炉,增添了几分温馨

如果您不是住店客人,其实也可以入内,在一期一会咖啡馆里喝上一杯咖啡,您也可到別墅的小花园里坐坐,享受午后的阳光。

安静的园子

03

出了卫乐园弄堂大门口,便是幽雅清静的泰安路。近20年来,弄堂口拱形大门口及周边洋房的围墙都改造成欧式古典浮雕状,而原先的却是正宗西班牙简约式的门洞。

如今虽说是假古董,但看上去还是比较漂亮的。

可是有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初,泰安路曾经是一个人群嘈杂、腥味冲鼻的露天菜市场,本来就是一条小马路,两边还搭了棚,下面卖肉卖鱼卖蔬菜。一些商贩把腰型大塑料盆里养鱼的又腥又脏的水直接倒在了沿街马路上,以至上班时脚底都是潮潮的。

在泰安路靠近兴国路的一段,那时有十几个乡下姑娘一屁股坐在马路上街沿上,脚前放着一个个大竹篮子,里面放满了鸡蛋。

但你别以为她们是卖鸡蛋的,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购物都要凭票,他们是让你把家中多余的粮票、香烟票来换鸡蛋,所以大家给了她们一个称呼:“调蛋姑娘”,这是当时上海菜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时到下班时肚子有点饿了,便会在小菜场摊子上买一只刚油炸出来现做的油墩子。

油墩子是用萝卜丝与面粉拌在一起,装入一个铁皮模具内,再放入大油锅内炸成金黄、喷香的油墩子。

我拿着油墩子,随后右拐入兴国路,在路口买张当天刚出的《新民晚报》及《上海一周》《申江服务导报》等报纸。

左手拿报纸,右手拿油墩子,边吃边看,从武康大楼跟前走过,再一直从淮海中路走到吴兴路家中或从泰安路走到武康路交叉口,再穿过1754弄(现弄巳封),进入淮海中路再回家。

有时也会到武康大楼底下的西饼屋或到对面的食品店买块奶油蛋糕或哈拉瓦花生酥(已绝种),解解馋。

与泰安路交界的有兴国路、武康路、华山路,附近还有湖南路、宛平路、吴兴路、高安路等路,这片西区老洋房居多,是环境优雅的地段。

这里以前住的是洋行买办资本家、银行高级职员及其后代。其中,文艺界名人也不少。在这片街区上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会碰上哪个熟悉的电影明星或戏剧演员、社会名流。

一天下午,我经过武康大楼旁26路车站,见到老一辈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等公交车,他是演员,但生活中也像个演员,就等个车,可见他脸上还是一副电影中常见的深沉样子,像正在酝酿朗诵一出新的诗歌。

电影明星孙道临,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淮海中路中南新邨门口26路高安路车站,一次见到了上影剧团演反派的名角陈述。

他在故事片《渡江侦察记》中饰演带着一幅金丝边眼镜的情报处长,演得惟妙惟肖,给当时全国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他从26路电车上下来后,就径直朝中南新邨大门走了进去。后来才知道他家就住在中南新邨的过街楼上。而后来也知道孙道临与越剧明星王文娟一起住在武康大楼里,怪不得在武康大楼前等公交车。

当时上海的一些电影明星其实名气蛮响,但大多每天还在挤公交车。

陈述在《渡江侦察记》中饰演国民党情报处长,图自网络)

著名电影女明星白杨,家住复兴西路华山路口的一幢花园洋房里。

一天,我正好从她家门口路过,只见她正好从大门里走出来送几个客人,客人巳走了好几十米远了,可白杨还在慢慢地挥手,口中喃喃地说:慢走!慢走!

那姿势那神态,像极了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她饰演的女主角,现实生活与电影中的她竟是如此相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10713·梧桐树下 泰安路最美洋房『卫乐园』独栋洋房 出售
【罗皮】泰安路,原来怎样就该怎样(06.9.26)
泰安路120弄卫乐园半个世纪的传说 3号大宅正在寻找身份认同低调租客
发现长宁 | 泰安路光影地图会让你眼睛一亮!
逛上海 || 泰安路: 庭院深处名人多
泰安路120弄卫乐园:八十年前的部长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