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家璧谈《中国新文学大系》

认识赵家璧先生之前,我就听不少老作家说起他的名字,浙江的黄源先生,北京的楼适夷先生,上海的柯灵先生,他们不约而同对当时年仅二十七八岁的赵家璧,编了一套《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都赞扬不已。

1986年,我终于有机会去赵老的虹口区山阴路寓所拜访他。年已78岁的赵家璧先生生得慈眉善目,满脸笑容,当我向他请教,他怎么会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这套丛书,他莞尔一笑,“这些事已经很多年了,我走上编辑道路,与徐志摩先生有关。”

赵家璧是松江人,据他回忆,他当时在圣约翰大学附中读中学,18岁的他思想十分活跃,担任了中、英双语《晨曦》季刊的中文部编辑主任,他用学来的英语,翻译了但丁、王尔德与莫泊桑的作品,这些作品发表后引起在光华大学任教授的徐志摩的注意。有一天,他被叫到老师休息室,一位年轻的教授和颜悦色地和18岁的赵家璧交谈,让赵家璧十分感慨地说:“我记得,徐志摩教授对我说,文学不同于数学,耐心的阅读和思考,会让你把学来的知识拉成一条线。”赵老又对我说:“徐志摩还说,找到一本好书,这本书就会告诉你还有许多别的好书。编辑的工作就是为读者推荐好书。”从此,赵家璧就常去听徐志摩的课,徐志摩对这个爱门生也十分喜爱,而这时的赵家璧也暗暗下了决心,今后立志要当一个出版人。

赵家璧24岁毕业于光华大学(今华东师大)英文系,他受徐志摩的关爱,毕业后便投身良友图书公司文艺部任编辑。赵家璧说:“当时的《良友画报》很出名,主编是马国亮,还有二位同事是丁聪、万籁鸣,马、丁、万三个人都能写能画,我记得画报编辑部就设在四川北路851号。”

赵家璧先生谈起这段往事,十分兴奋,“我在担任《良友画报》编辑之余,便想出一套现代作家的书,我与郑伯奇议定了一个名单,分理论、小说、散文、戏剧十集,请胡适、鲁迅、茅盾、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洪深、阿英、郑振铎等十位作家任分卷编选人,并请他们各自写了每册分卷的序言。”

由于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部系统反映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理论的文学丛书,筹划这项工作,在当时出版界颇为震撼。赵家璧亲自北上,请蔡元培先生写了总序,《新文学大系》共收小说81家的153篇作品,散文33家的202篇作品,新诗59家的441首诗作,话剧18家的18个剧本。《新文学大系》于1935年至1936年出版,名不见经传的赵家璧由于主编这套“大系”的煌煌十大卷,从此令当时的作家与编辑另眼相看。

谈到这里,赵家璧又告诉我,1982年又启动了《新文学大系》的第二辑(19271937),他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丁景唐于1982年去北京请叶圣陶、周扬、夏衍、聂绀弩、丁玲任第二辑的编选人,上海方面由巴金任编选人。

赵家璧年纪轻轻就编了一套“新文学大系”,这为他后来的编辑生涯开了一个好头,他先担任《大美画报》《良友画报》主编,后来又出了《一角丛书》《良友文学丛书》。据赵老说,《良友文学丛书》,先后收入了许多名作家的作品,如巴金的《雾》《雨》《电》、茅盾的《话匣子》、施蛰存的《善女人行品》、王统照的《春花》、叶圣陶的《四三集》、丰子恺的《东厢社会》等,除了小说,还有游记与文艺评论,如郑振铎的《欧行日记》、朱光潜的评论集《孟实文钞》,总共有40种之多。

赵家璧回忆起自己当年的编辑往事,十分感慨地说:“我当时初出茅庐,把编辑当成一个社会活动家的角色,每天都计划着如何采访名家,如何向名家组稿,想想自己只有二十七八岁,而鲁迅先生已是五十五六岁了,不仅年纪比我大了一倍,而且名望极高。我向这些名家约稿,又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支持与鼓励,让我十分珍惜。尤其是鲁迅先生,在我编《新文学大系》与《良友文学丛书》时,他都亲切接待了我,并亲自为丛书作了编选,并写了导言,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十万分的感激。”

我当时正在执编《新民晚报》刚创办的“读书乐”专刊,赵家璧先生看了我带去的样报,便鼓励我说:“你在'读书乐’设立一个'名家谈书’的专栏,很好!古今中外的大作家无一不是好读书的,他们能够写出留存千古的文学作品,大抵与多读书,读书获益有关。你请今天健在的名家谈读书经验,可以让广大读者从中获得教益,少走弯路。”正是在赵家璧先生的鼓励下,我先后请郑逸梅、唐圭璋、冰心、施蛰存、楼适夷、陈学昭、徐铸成、秦瘦鸥、柯灵、秦牧等名家写了自己的读书经验,并先向年龄大的名家组稿。

我先后去赵家璧先生寓所,大约有五六次之多,听他谈当年编稿的惊喜,听他谈访问名家的获益,还有他编辑生涯中一些难忘的记忆。如他1947年与老舍先生在上海创办晨光出版公司,他与老舍一起逛书摊,一起吃夜宵的往事,他在晨光出版公司任总编辑时,与老舍一起策划出版了《晨光世界文学丛书》,其中包括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夏尔乌特、德莱塞、爱伦坡、海明威的作品,苏联作家卡查克维奇、法捷耶夫的作品,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作品,其中德莱塞的《珍妮姑娘》,海明威的《有女人的男人》,惠特曼的《草叶集》与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就颇受读者欢迎。

我每次去拜访赵家璧先生,都能从他那里学到许多东西,对我执编“读书乐”增加了勇气与获得了许多约稿、组稿的窍门。

1986年年底,“读书乐”创刊50期座谈会召开,赵家璧先生与徐中玉先生、冯英子先生等前辈出席了座谈会,赵家璧在会上对《新民晚报》创刊一个“读书”版面,给予了热情的鼓励:“50期的'读书乐’已创出自己的特点,使读者乐在其中,引导读者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认真编辑,认真组稿,认真写文章,认真做人,我看曹正文同志就做到了这四点。”他还对当时《新民晚报》总编辑束纫秋谈了编好“读书乐”的具体建议。

赵老说的“四个认真”,让笔者十分惭愧,我心中明白,这是老一辈出版家对年轻后辈的厚爱,也是他对新时期兴办读书活动的大力支持。赵老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上海美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协与上海编辑学会顾问、上海市政协常委,并获得第二届韬奋出版奖。

我至今保存着赵家璧先生给我的信件与他赠送我的签名本《编辑忆旧》《回顾与展望》。回想往事,记忆犹新,我想,这也是我坚持一个人执编“读书乐”22年的动力。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政协第九届-第十一届委员,《新民晚报》高级编辑)

赵家璧赠作者的签名本

赵家璧给作者的信件


米洛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室内装饰企业:021-35327800    

陈佩秋书:墨明轩


“墨明轩”经营各类文房四宝,美术用品,名人字画,书画裱装,画框配制业务。地址:上海福州路298号 联系QQ1627364482。电话:021-3376025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版家赵家璧诞辰110周年: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座高峰|赵家璧|良友文学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
赵家璧与《爱眉小札》
因两套丛书想起
对于影印新文学珍稀图书的一点浅见
《晨光文学丛书》究竟有多少种?
谢其章:《良友文学丛书》里的另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