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动 | 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南京的华丽转身



主题
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
南京的华丽转身

 
时间
2022年4月30日 下午14:00

嘉宾
薛冰 学者、作家
程章灿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晓平 南京电视台主持人、资深记者
袁爽 南京世界文学之都UNESCO官方联络人

主办
可一书店
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
后浪出版公司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地点
可一书店 · 仙林艺术中心

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杉湖东路9号

快来填写报名链接,获得你的专属席位吧!





南京是一部大书。2022年4月30日,可一书店联手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后浪出版公司、南京大学出版社、凤凰出版社一起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南京分享会。主题包括:
 
一、六朝南京的文学自觉
二、绵延千年的南京文脉
三、当之无愧的文学之都
 


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南京的华丽转身

六朝古都,十代都会,悲情城市,佛教之都,和平之城,博爱之都,人文绿都……

是的,您没看错,这些美丽的称谓,指的是同一个城市:我们生活于斯的南京。

中国的城市,像南京这样同时拥有各种“大而美”的历史文化名片的可谓凤毛麟角。每一个名号,都代表着南京的一个独特面向,反应着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城市气质。

南京

2019 年 10 月 31 日,南京的美名又增加了更加瞩目耀眼的一项:它入选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成为中国第一个荣膺世界“文学之都”称号的城市。由此,南京第一次以文学的面貌,与爱丁堡、都柏林、墨尔本、爱荷华、格拉纳达、布拉格、海德堡等世界文化古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UCCN)创立于2004年,致力于促进将创意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因素的城市之间的合作,下设设计、文学、音乐、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电影、媒体艺术、美食等七大门类,其中“文学之都”可说是“含金量”最高的一类。目前,中国有北京、上海、武汉、杭州、成都、长沙、哈尔滨、扬州、青岛、顺德、苏州、景德镇等17座城市先后入选除文学之外的六大类,唯有南京获得“文学之都”称号。

从六朝古都到世界“文学之都”,标志着古都南京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次华丽转身。

《金陵图》局部

南京荣膺“文学之都”称号,是名副其实,是实至名归。早在1949年,著名文学史家胡小石先生就曾经指出,“南京在文学史上可谓诗国”。这个城市1800年的文脉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清晰、美丽、丰满:

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第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第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等,都诞生于南京。

明朝初年在南京编撰的《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清初李渔的美学著作《闲情偶寄》,在昆曲发展、 园林营造和精致生活诸方面都有划时代意义。

具有世界影响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南京生活十几年,作品的主要环境背景就是南京。

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出现在南京。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文人佳士,在这里寻古览胜,写下千古名篇,留下传世佳作。“金陵怀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母题。

《金陵图》局部

南京,是一座随处都有胜境古迹、遍地都有典故传说的城市,人们对这座城市的阅读,在时空流转中,常读常新。每个生活在南京的人,每个路过南京的人,都有过记南京,叹南京,忆南京,念南京的体会,只不过有的人写下来,有的人藏在心里。

那些写下来的文字,有的成为流传千古的诗文,有的则凝聚为这座城市的史话。南京的文脉,闪闪发光的诗文是一个传统,沉郁浓稠的史话也是一个传统。

《金陵图》局部

自六朝建都开始,每一个时代,都有史家或作家在为这座城市立传。他们认认真真地写史,记录这座城市的更迭转换,沧桑巨变。他们代代传承,历代累积起大量的文献资料,时代越晚就越丰富;他们与他们的作品一起,构成了南京深厚历史底蕴,浩荡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代表性的如下:
东晋有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南朝有范晔《后汉书》和山谦之《丹阳记》;
唐代有许嵩《建康实录》;
北宋有马令的《南唐书》;
南宋有陆游的《南唐书》;
元代有张铉的《至正金陵新志》;
明代有顾起元的《客座赘语》;
清代有甘熙的《白下琐言》;
20世纪先后有朱偰《金陵古迹图考》,蒋赞初先生《南京史话》,黄裳《金陵五记》;
进入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分别是薛冰的《南京城市史》《家住六朝烟水间》,程章灿的“南京三书”:《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山围故国:旧闻新语读南京》与《潮打石城》。


薛冰:书写南京2500年建城史与500年建都史

在南京,在江苏,甚至整个江南,作家薛冰是公认的当之无愧的南京代言人,人称“薛金陵”。他居南京70余年,著作60余部,其中关于南京的专著就有20来部,其中《南京城市史》《家住六朝烟水间》是集大成者,近二十年来长销不衰,已经成为南京文化的经典读本。

《金陵图》局部

然而,薛冰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而是浙江绍兴人。1950年,两岁的他随父母来南京定居,从此与这个城市结下不解之缘,他成长为著名作家、文史学者,同时又是家喻户晓的南京城市文化保护者。

薛冰几乎与共和国同龄,数十年间,他在南京居住、生活、工作的地方有十几处,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南京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变。
 

《金陵图》局部

初到南京的几年,住在外婆家——热河路128号。那时候的下关是津浦线与沪宁线的交汇点,又是长江航运的重要港口,南北过江的必经之地,正是这一交通枢纽的地位,保证了下关的兴盛。下关最最热闹的地方是热河路广场,繁华并不亚于新街口。从上世纪1969年后下关开始衰落,长江大桥通车,客运没有了,水陆码头渐渐地冷清了,下关几乎就淡出了南京人的记忆。今天,下关更是并入了鼓楼区。

《金陵图》局部

1964年,我们家搬到了新街口附近的沈举人巷。彼时的新街口广场,视野开阔,天气晴朗时,东望紫金山,北可以看到长江北岸老山的轮廓。新街口一带,原来有一串水塘,金陵饭店、新百底下原来都是水塘。上世纪80年代,水塘被填了以后,才盖了金陵饭店。为什么新街口一带那么多水塘?这和六朝时期南京的水系有关。六朝时,南京有青溪、运渎、潮沟三大水系,运渎正好从新街口一带经过。伴随时间的流逝,运渎渐渐变窄,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留下一些痕迹。因为城市改造,在上世纪90年代,新街口的水塘、小溪才彻底没有。……我走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看到周围的环境、街面,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住过的院落也不一样,石鼓路是传统院落,新街口民国公馆,颐和路是民国最大的藏书楼,各种建筑,街巷的氛围都不一样。从城市变化角度来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下关、新街口、夫子庙。
 
薛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过乡,当过工厂干事,他开始写南京,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时热衷文学的他已进入江苏作协工作。受文坛盛行的“寻根热”影响,他开始寻找南京的“根”。多年在南京走街串巷的实地经验与南京的千年文脉叠加重合,在薛冰心目中逐渐构建起一个多重的南京,鲜活的南京,“一旦南京在你的心目中活起来,不甘寂寞的她就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断地召唤你去与她周旋”。幸运的是,南京这座城市自六朝建都开始,历代历朝累积起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为薛冰在新的时代以新的视角去重塑南京提供了可能。

《南京城市史》

2000年,薛冰写南京的第一部历史文化随笔《家住六朝烟水间》出版,这部细致梳理南京的人脉、文脉、史脉、地脉,构建南京城市灵魂的专著以优美的文笔与严谨的史学态度深受读者喜爱,本书出版二十余年来数次重版,长销不衰,已成南京文化经典读本。然而这只是个开端,之后薛冰又陆续出版了《格致南京》《读南京》《秦淮河》《漂泊在故乡》《金陵女儿》《金陵书话》《江南牌坊》等关于南京的专著近二十部。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南京城市史》
作者: 薛冰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出版年: 2022-2
定价: 138.00元
ISBN: 9787559460004

薛冰下决心写作《南京城市史》,是在2006年。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城市养育和滋养了我们,对我们是有恩的,我们也应该给城市一些回报”;另一方面是因为南京市规划局的力邀。薛冰对自己的使命有着清醒的认知和担当:“我写《南京城市史》时,算是有几个条件:第一,南京的地方文献我掌握的比较多,我家里关于南京的地方文献大概有5000多本;第二,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是看到南京古城风貌的最后一代人。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南京的古城风貌变化都不大(只是9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搞建设);第三我有幸居住过南京城的不同位置,有机会走了南京的大街小巷。”

《南京城市史》

《南京城市史》是薛冰的代表作、集大成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南京通史、南京全传,是中国首部也是唯一的城市通史。后浪版《南京城市史》新增三个特辑:一,经南京德基美术馆授权,将长达十米的清代宫廷画师《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全卷收入,单独印刷,作为附册,以呈现南唐至宋代的金陵风貌;二,收入明代金陵状元朱之蕃的《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印证“世界第一大城”的城市想象与记忆格局;三,厚古不薄今,收入南京几位青年摄影所拍摄的今日飞速发展的南京新城面貌和老城历史文化遗产新貌高清大图20多张,展现当下和谐发展的新南京。


程章灿:四十年书写“南京三书”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章灿也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像古代许多到夫子庙赶考的才子一样,先是求学南京,继而留在南京,不知不觉成了南京杰出的书写者和阐述者之一。

1983年9月,19岁的学生程章灿从福建闽侯来到南京大学注册入学,用他的话说,“自此正式成为流寓南京的客子。从此,每天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南京城。除去外地出差的日子,每一天都与南京城这部大书相伴。屈指至今40年了”。

与所有定居在南京、以南京为家的外地人一样,程章灿首先把阅读南京城作为自己勤学敏读、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之余的一大乐趣。他喜欢骑车穿行大街小巷,搜寻书本上见过或没见过、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也喜欢徒步行走,寻水看山,在高高的城墙上登临远目,披襟当风。对他来说,每次行走都是对金陵城的一次阅读。行走之余,程章灿也像历史上的诗人才子一样,或赋诗怀古,或撰文述怀。

不过,作为历史学家和文学教授,程章灿的标准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或者说,是刘禹锡的诗,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参照和启发:以读城为焦点,以文学为视角,以名胜为结构,讲述南京这座城市的故事。

从2010年起,程章灿前后用了近7年的时间,写出了一百多篇文化历史随笔,辑成三册,他称之为他的“南京三书”。分别是:


《山围故国:旧闻新语读南京》
作者: 程章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漂”在南京(一)
100张照片,看一看南京百年历史
近代南京城市建设进程
一组今昔对比照,带你看南京40年城市变迁......
111张绝版照片,还原南京百年历史。
【每天老照片】-1万-1560- 一组九十年代的南京老照片,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