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书读品 | 茶之味:沁入人生的甘与苦

茶之味:沁入人生的甘与苦

文 | 马场公彦(北京大学日籍专家)

来到中国,已两年有余。每次与深谙茶文化的杨多杰老师见面,他都会用新茶款待我。我写这篇文章前,正一边品尝着高山乌龙茶的原创品牌——“翠旗”,一边阅读着与茶叶一同寄来的绿色装帧的新书——《茶的味道:唐代茶诗新解》。


《茶的味道:唐代茶诗新解》

 杨多杰著 

 中华书局 

 2022年1月 


本书所收录的25首茶诗均为唐代所作。不难看出,在茶圣陆羽编纂《茶经》的那个时代,茶文化已经根植于人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杨老师不仅是茶诗的专家、茶文化的启蒙者,还是一位投身于种茶、采茶、制茶的茶叶生产者,其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对于茶,杨老师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多维度的视角。他曾告诉我,唐代的茶诗并非仅记载了品茶,还吟咏了种茶的过程。同时,茶还起到了朋友之间相互应酬的作用。茶诗中的茶,既是作者人生的缩影,也是作者心理的投影。

我想,最令日本读者感到高兴的,莫过于附录中所收录的三首平安时代的日本茶诗,它们与正文中的茶诗恰好属于同一年代。谈起日本茶道,最早是由镰仓时代的禅僧荣西从中国传入日本,随后由侍奉丰臣秀吉的千利休集大成而成。在日本茶道中,茶以抹茶为主,茶会主要举行于简朴的茶室,茶器也较为朴素,不求奢华。因此,茶道备受质朴、严肃的武士阶级所喜爱。同时,日本茶道的仪式繁多、给人刻板之感。正如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所述,日本茶道具有浓厚的禅宗色彩,其中贯穿着求道修行、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的精神。然而,这三首日本茶诗所反映的平安贵族的茶风,却与传统的日本茶道大不相同,体现了陆羽《茶经》中所描绘的中华世界。在这三首茶诗之中,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平安贵族富有雅趣的文化生活,还能窥探以嵯峨天皇为中心的藤原摄关政治的暗斗。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正文中的25首茶诗所宣扬的茶的共通意象,我想就是“闲情”“闲适”“清闲”“悠闲”中的“闲”字。若用花朵来比喻,那便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廉洁的莲花。《寅次郎的故事》可谓是一部知名的日本电影,在它的主题曲中有这么一句歌词:“纵使跌落泥潭,只要志向坚定,终将绽放为莲。”作者越是将茶汤的清爽、茶会的寂静、沉浸于超脱之境的欢愉寄托于诗,则越能体现其所苦恼的官场高压与俗世烦闷。杨老师在调查作者的事迹,考证其所经历的人生苦难的基础上,引领读者去感受隐藏在诗作背后的丰饶的人生戏剧。

尤其是因政遇害的武元衡以及他的心腹裴度所作的茶诗,生动淋漓地表现了与茶诗中的雅致截然相反的残酷的政权斗争。翻开《全唐诗》便可发现,仅在此书之中便收录了64首白居易的茶诗。他的诗词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从中能感受到他从半辈子的忙碌、焦躁的侍奉生涯中超脱而出,醉心于独自品茶的妙趣。

此外,皎然的茶诗也令人饶有兴趣。诗中所吟咏的“茶酒之争”,可谓是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位爱酒人士。不言而喻,在诗作之中,皎然认为比起酒,茶更胜一筹。在敦煌变文中,也载有《茶酒论》这一作品。在书中,作者同样认为酒逊色于茶。倘若,爱茶人士将陆羽推为代表人物,那爱酒人士中也有那位在《饮酒(其五)》中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遗憾的是,在日本,人们把饮茶当作磨练仪式的素材,致使日本茶道颇为刻板。但在日本,居酒屋文化极为盛行,人们可以在居酒屋内自由、悠然,享受“独善”的闲适。从今往后,希望茶酒之间不再互相争执,一杯茶、一壶酒,日日即是好日。只要不偏离“忙中有闲”的精髓,二者便可和谐共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香十里 沁人心脾
茶言壶语--品茶,犹如品读一知已,品人,犹如品尝一杯茶
简单,就是茶道 !
学习茶文化的好处
评《蔡澜痛批“中国茶道”的背后》
石一龙痛批“中国茶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