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迷收音机(胡占凡)

倒退回一二百年前,能听到百里之外的人说话唱歌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1906年美国33岁的发明家德福雷斯特发明了收音机中的重要元器件——三级管,无论如何也是一件改写历史的大新闻。收音机这个会说话唱歌的神奇匣子来到中国是此后20年的事情。可以说,哈尔滨是这个小戏匣子实足的“粉丝”。中国最早的公共广播电台在哈尔滨试播,解放区第一家大城市电台还是在哈尔滨,既然如此,哈尔滨人说起广播来总有那么一丝优越感,别人也就不必嫉妒了。

▲1949年9月东北解放区广播电台分布图,图源:《中国广播电视图史》

收音机之于人类,无异于多了一双顺风耳,不经意间便听遍了全世界。

这个小匣子简直无所不知,是个地地道道的“包打听”。政策出台、股票涨跌、山洪暴发、马拉松开始,包括明天下雨还是刮风,它都会随时随地向你报告。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收音机帮人们落实到了百分之百,包括那些不是秀才的。

只要你肯听,收音机是不知道疲倦的。它从不抱怨,从不请假,更不会向你伸手要这要那,哪怕是深更半夜,收音机里的世界也不会了无生气,或者有柔声细语的诉说,或者有曼妙舒缓的乐曲,收音机不需要睡觉。是最合格的贴身仆人,雅致一点说,是你的忠诚伴侣,一点不为过。

▲手持收音机的钓鱼者,图源:网络

听收音机,有几分像逛商场,逛自选商场,拣需要的拿。

这里不光种类繁多,而且变幻无穷。想知道地球的那一边又出了什么新鲜事,你可以打开它;想知道门前的超市里又新到了什么便宜货,它早就知道已经打到了几折;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做,收音机里还有那么多好听的音乐在等着与你约会,你尽可以斜靠在沙发上,让你的偶像唱歌给你听。这个魔盒的魅力还在于,你永远不会知道它接下来会告诉你什么神奇的事情,又会变出哪些新花样来。

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这个机器正在变得越发神奇。从理论上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闻不能现场直播了,每一个听众都可以和厘子里的记者一起置身于新闻现场,与事实同步,做到零时差。哪位有闲余热情的听众还可以与收音机里的人说话聊天,如今这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你错过了最喜欢的节目都不必遗憾,收音机已经有了录音的功能,早替你存好了,它有“后悔药”。真不知道哈尔滨这个城市里有多少人在这个小小物件的陪伴下,由翩翩少年走到了两翼飞霜。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让偏远山区人民群众听到广播节目,收音员常要挑着收音机下乡。图源:《中国广播电视图史》

收音机里在不停地诉说着解放六十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和万千气象,收音机里的人和听收音机的人都在不停顿地赶路,人人都有使命和责任义务,谁也不敢怠慢。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好好感谢收音机里那些六十多年来辛辛苦苦办广播的人。办广播、当窗口、架桥梁,在他们的眼里是一份天职,一项使命,一点马虎不得的大事情。他们在一丝不苟地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传递着社情民意。

播音员、主持人这些电台的标志性人物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他们身后的编辑、记者、技术员乃至于资料档案的管理员也一样令人敬佩。没有他们的敬业,收音机只不过是一台冰冷的机器。

▲1971年中央台年轻播音员天安门合影,图源:搜狐网

六十多年的变化,电台的从业者来来去去,但收音机的魅力却一天不曾减弱过,这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愿意为它献身的人在不停地忙碌。其实,听收音机的人也是值得我们感谢的。一旦没有了他们的支持,办电台的人们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为谁辛苦为谁忙呢?听众鼓励我们、支持我们,告诉我们哪些是好的,哪些还要改进,心甘情愿地成为电台的“粉丝”,还有比这更叫人动容的吗?

《最美丽的岁月电波》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黏合剂,把收音机内外的人们集中在一起,共同诉说他们的广播情怀与心路。这根红线把六十多年散在各个角落的碎玉串连在一起,真实而艺术地向世人展示收音机里的七色光环。无论对业界还是对社会,这都是做了一件有功德的好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目录 | 声音,另一种记念
【郁氏文化】“戏匣子”健身促寿 (文/张垣)
我们小时候是这样听“匣子”的
收音机可以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孤立感
【无线电史话】追溯到电火花机的时代,从碳矿检波到50个旋钮的超外差收音机
谈谈矿石收音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