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动 · 古籍新时代 | 古籍文献拍卖如何促进古籍文化传播






自1994年秋首次开展古籍善本拍卖以来,中国拍卖市场已历经28年风云变幻,近三十年间,拍卖场逐渐成为古籍流通的最大场所。市场拍卖对古籍流通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为公私收藏提供渠道,另一方面为民间藏家提供价值交换的场所,并为善本提供价值参考。


文 | 李林昊
 青年藏书家
北京荣宝拍卖公司古籍部经理

笔者在这里主要从古籍拍卖的角度出发,就藏书的价值挖掘与利用、拍卖市场对藏书的作用与贡献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2014年保利秋拍的《佛说弥勒上生经》为例,此为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目前已知存世除英国图书馆藏咸通九年(868)《金刚经》以外之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刻本印刷品。最终被公共馆藏以2530万元的高价购藏。北京荣宝拍卖2021秋拍的清宫廷彩绘本《香山路程图》,工笔重彩线装,由清代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绘制,是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御制并御览之物。它不仅准确地记录当时的地理信息,而且按照传统山水画绘制,颇为罕见,可谓宫廷艺术珍品,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最终被公藏单位以224.25万元所购藏。

▲《香山路程图


高价值善本的出现,不仅仅展现出藏书家对藏品的眼光和审美,也反映出拍卖从业者对艺术品背后的充分挖掘与展示。“学术引领市场”,看似落槌的一瞬间,实际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深度剖析善本的文物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才是对善本古籍的尊重与欣赏,才能让大众对善本的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促进古书事业的繁荣,活跃大众参与,意义非凡。

01

学术引领市场

藏书的价值挖掘与利用

古籍拍卖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技场,也是文化底蕴的角力。除了藏家,拍卖公司也至关重要。从拍品的图录分类排序、封面设计,到拍品估价、拍卖顺序,再到拍卖厅的现场布局都颇费思量。这一点,在《蠹鱼春秋》一书中记录的五十余场拍卖会中尽显无遗。如,2015年北京卓德秋拍,北宋孤本诗文集《杭州西湖昭庆寺结莲社集》以1610万元的高价落槌,创下了单册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同时也刷新了单册宋版书的最高拍卖纪录,其背后是拍卖公司前期的大量工作,充分挖掘拍品的价值。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民间对于古籍的收藏价值一直都有所认知。在古籍收藏板块,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善本,因其刻印精良,可谓最具收藏价值。而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常见的品种因为无人问津而价格渐渐走低,未曾得见的生货反而更加凸显出魅力,这种局面使得拍场在总体走低的情况下,仍然能爆出冷门,有不少的拍品拍出了比以前还要高的价格。

学术是先导,市场是体现。市场始终追随有价值、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这才是收藏的魅力所在。同样的,学术引领市场才能避免盲目,深度挖掘藏品的潜在价值,才是学术的意义。善本除了具有文化的价值,也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价值藏品的出现,不仅仅是藏家单方认识,也包含从业人员对藏品的解读,极其考验学识的储备和专业服务。比如文章和提要的撰写,要求也比较高,因为最后呈现给藏家的信息是由提要书写者所提供的,提要书写者水平的高低可能决定这个藏品的价值。比如,一部善本中题跋的识读,名家递藏印章的识鉴、著录,以及各大图书馆博物馆的收藏情况,重点拍品文章的写作宣传,版本鉴定等因素,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一部文献的实际价值。

▲《赵城金藏》遗珍学术研讨会


同时,专业的拍卖服务意识对藏书的挖掘和利用也是十分必要的。从善本版刻的历史背景、字体风格等资料的收集,再到图录以及展签的制作,都应保持十分严谨和审慎的态度,容不得半点差错。这些由拍卖从业人员或邀请专家学者撰写的文字资料,是大众认识和传播此件藏品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可以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邀请著名的版本学专家为大众普及拍卖场中善本的流传经过及其背后的文史知识,这样也是传播经典文化,赓续中华文明。如2020荣宝秋拍中的拍品金代赵城金藏《妙法莲华经文句八》一卷,被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籍”,是开宝藏的覆刻本,也是市面可流通的唯一一件藏品,国家图书馆未收录此卷。为此,荣宝拍卖公司专门邀请专家学者研讨此此卷经的文史价值,重现八路军抢救此经的红色故事在全国进行巡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籍的价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最终以4950万元成交。

《妙法莲华经文句八》一卷


02

穿针引线

拍卖市场对藏书的作用与贡献

按照拍卖界约定俗成的方式,艺术品拍卖公司会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的时段,举办两场综合性的拍卖会,而在其他的时段会举办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小拍,而春拍和秋拍作为古籍涨跌的风向标,一直以来受到特别的重视。古籍拍卖会的预展是爱书人亲触古书的最好机会,无论想不想买,或者是否有能力买,都可以在预展期间随意翻阅这些古书。这种展览要比公共馆藏机构举办的古书展览更加真切,可以亲手触摸古书,因此,古籍文献拍卖会的预展恰是爱书人提高眼力、交流信息的绝佳之地。

近年来,拍卖的方式由原来单一的传统现场拍卖逐步转型为现场拍卖与网络拍卖相结合,方式多样。网拍的迅速崛起成为古籍善本交易的新特点。2020年以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拍卖市场也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因环境受到影响,拍卖方式发生改变,但拍卖场一直是古籍流通最频繁的场所,满足了公私收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民间收藏日益兴起,古籍拍卖市场成为沟通买方和卖方的桥梁,为买和卖提供一个相对公正公开的平台,为古籍的流通与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20年7月,两册《永乐大典》在巴黎一家拍卖行现身,拍出640万欧元,引得各方关注,这是全球范围内时隔6年再次发现的《永乐大典》零册,最终由中国藏家购买回国,不仅引发业界热议,也由此引发了大众对《永乐大典》的关注。

《永乐大典》两册


拍卖市场的成长繁荣与古籍专家、公共馆藏机构、古籍出版人、古籍爱好者、拍卖从业者等的参与密不可分,正是多方的重要参与,才推动古籍事业的发展。古籍专家对学术的贡献巨大,使得大众能更清晰地了解古籍背后的文化底蕴;公私藏家购买收藏,确定了善本古籍的经济价值;古籍出版对文化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而古籍拍卖是古籍流通的渠道,是推动古籍市场繁荣的重要一环。

《胡适留学日记》

虽然拍卖场上有时“硝烟四起”,但经济的驱动同时也为古书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重新激发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使故纸堆中泛黄的书页终得见天日,散落在海外的中华珍本相继归国,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古籍拍卖终是为古籍保护、流传作出了贡献的。

因此,古书拍卖应该加强与专家学者的学术指导和合作,深入挖掘善本的潜在价值,正确引导古籍善本的收藏风尚,古籍行业同人勤力同心,关注古籍拍卖,才能共同为古籍事业的流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为2022年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沧州)会议上的发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宪钧:这个市场不寂寞
藏书家韦力:中国古书拍卖25年
在拍卖场遇见收藏家韦力:说说古书拍卖的那些事儿
被尘封的善本
《古书之媒》:你们谈藏书,我只听故事
古籍善本—从雅藏走入拍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