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读课 | 我们翻遍了100年心理学史,把你想看的都挑出来了
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教授曾说过,如今社会上对心理学的滥用和误用已经到了令人十分忧心的程度。
 
我们以为自己每天都在大量接触心理学,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正念等等理论信手拈来,可事实却是我们从未见过心理学这门科学的真实面貌。
 
连斯坦福大学指定的世界级教科书《心理学与生活》,都在开头强调:“学生们常带着一些有关心理学的错误观念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这些错误观念来自我们社会所灌输的'通俗心理学’”。
 
太多人误以为玄学、鸡汤、心理测试、新奇的理论......就是心理学。

延迟满足理论、旁观者效应、路西法理论等等,曾被整个社会奉为圭臬,事实上,它们不但未能定论,有的甚至还存在激烈争议,譬如大名鼎鼎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也就是路西法理论),真相本身仍待商榷,但这也完全挡不住原理论被迅速传播出去的猛烈势头。


斯坦福监狱实验 改编电影 剧照
有趣的是,大众热情地追求伪心理学时,却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就有的许多观念,其实来源于真正的心理学知识。
换句话说,有部分真正的心理学知识,变成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在心理学得以发扬光大之前,“认识你自己”的重任,只能交给哲学,抑或是孤独的反省。而这往往是哲学家和思想者的特权,大众基本上被排除在外。

于是有很多人,就算产生了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也不知道这些焦虑、恐惧、烦躁因何而来;还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是被魔鬼附身、或被幽灵诅咒;更多的人,把生活过成了悲剧却不自知。

弗洛伊德所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便是如此。

那是一个禁欲主义的时代,人们极其讲究道德观念,并以此压抑自己的天性,很多儿童因为过度压抑陷入了神经症,可他们却不知道压迫他们的源头在哪里。

正是针对这个现象,弗洛伊德逐步开始了他的伟大研究。


电影《盗梦空间》截图

弗洛伊德的理论,让我们不再把没来由的冲动、无意识的选择、怪诞的梦境都完全比附到神神鬼鬼的玄学上,我们对生活中最隐秘的那些部分开始有了掌控能力。
如今,掌控自己的情绪,已经成了我们最基本,也十分重视的生活能力之一,然而,在两百多年前的西方社会,这还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将视线投射到社会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心理学对人类的影响,早已经从意识层面,扩散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曾经黑人和白人儿童被分隔在不同学校就读,人们认为这再正常不过,然而,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份来自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叙述,驱使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将黑人和白人儿童分隔在不同的学校就读是非法的”;

曾经人们对童年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是心理学家的理论让我们知道了,就算是童年不记得的经历,也能影响成年后的人。现在困扰我们的许多难题,其症结却在童年时期。这样的观念,在家庭、疗愈、教育等等领域,暗暗催生了多米诺骨牌式的一连串变革。


很多我们认定“理所当然”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都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深刻影响了这些过程的角色之一,就是在大众视野之外真正的心理学。


真正的心理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01

让我们对人更具有包容心,

包括自己


以前,人们碰到不一样的人,随随便便就会说他是“神经病”,这对许多人都造成了不可逆的心理伤害,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尼对此有详细的描述:

“假如有这样一位姑娘,她甘居下游,不求上进,拒绝接受更多的薪金,也不希望与她的上司保持协调一致,我们很自然地会把她视为神经病。

再例如这样一位艺术家,他每周只有三十块钱的收入,尽管只要他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就可以挣得更多的钱,但他却宁愿用这笔微薄的收入尽量地享受人生。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与女人的厮混中,要不然就是沉溺在那些雕虫小技和无聊嗜好中。对这种人,我们也很自然地会称他们叫神经病。

其理由就在于我们大多数人仅仅熟悉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鼓励我们去征服世界,超越他人,获得远远超过生存基本需要的金钱。”


心理学告诉我们,它对我们的观察是什么样子,向我们揭示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表情、动作、选择;

心理学也慰藉我们,人们的一些内心需求,看起来与现实相悖,甚至违反道德观,但它却再正常不过;

心理学还为我们剖析,时代、社会、家庭、乃至语言等等外在的环境,是怎么影响、改变了我们原本的样子。

如果没有心理学,还会有多少人在痛苦的深渊里挣扎?

心理学领域流派众多
每个流派看问题的角度也几乎是完全不同
但是它们都能帮到我们:
图源《心理学与生活》

02

让我们不必成为哲学家,

也能掌控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和哲学一样,都是一门围绕人的学科,都在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只不过心理学的实操性可能更强一些,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情绪、经历出发,借用心理学理论,抽丝剥茧——
 
“为什么你按照现在的方式思考、感觉和行动,是什么使你与其他人有所不同?但为什么你又常常像其他人那样去行动?你是被遗传塑造还是在更大程度上是被个人经历塑造?攻击和利他、爱和恨、疯狂和创造性如何能在这种复杂的生物——人身上同时存在?”



03

看到改善社会的希望


心理学是一门围绕人的学科,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境况下,在我们自己可能都忘记自己的最初需求时,它仍然在照顾我们的心、观察我们的情绪。

并且通过我们的种种“症状”,挖掘社会的症结。
 
因此,当我们焦虑、不被理解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放宽心,因为还有心理学在理解着我们。
 
有感于心理学理论被不断转述,乃至面目全非的现况,我们想打破庸俗心理学、伪心理学的迷障,带你们回到真正的心理学领域,看见心理学的原初、真实面貌。

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这,就是心理学——改变人类心灵探索史的十位大师》音频课,带你了解从弗洛伊德开始,一直到当今社会的10位著名心理学家。

他们分别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海因茨·科胡特、卡伦·霍尼、卡尔·罗杰斯、戴维·麦克里兰、阿伦·贝克、萨尔瓦多·米纽钦、乔·卡巴金、肯尼斯·J·格根、斯蒂文·海耶斯。

课程中既有以往的经典理论,也有最切合当下的新锐概念,听完这门课,你对真正的心理学就会有深刻的认知。


限时特价:99
原价:129元
优惠时间:2024.4.29-2024.5.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心理学有什么用?
我们翻遍了100年心理学史,把你想看的都挑出来了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转载)
如何理解弗洛伊德:解释本我、自我和超我?从而受到启发。
1939年9月23日-精神分析学奠基人弗洛伊德逝世
虹膜 | 从心理学角度看懂《头脑特工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