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刘绪源:读读翻译作品,读读外国文学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个成就最为突出的作家,始终抱持着一个清醒而固执的信念:翻译比创作更重要。他们和儿童文学都有密切的联系,这就是鲁迅和周作人。


鲁迅把翻译家比作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从别国里窃得火来”,让此间的人们得到火种,自己却受尽苦难。这普罗米修斯的比喻用过多次,过去多从“启蒙”和“革命”的角度去理解,其实鲁迅的本意也在文化交流和文学的发展上。他曾劝因办《论语》半月刊而红极一时的林语堂,不如放下手头工作,集中精力翻译几部英美文学巨著,这话引起误解,这对师友后来终于闹翻了。鲁迅自己也在晚年身体很不好的情况下,花费大量精力翻译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这两件事,与“启蒙”、“革命”都没有直接关系,完全是为文学而做的。他们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现代文学草莱初辟,遍地沼泽,不将外面的文学之火引入,很难迅速出现万物竞生的局面。后来的文学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儿童文学同样如此,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就更是如此了。翻译家任溶溶看到国内与外界长期隔绝,作家们思路放不开,便从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奖作品中寻找和译介优秀之作。他发现瑞典女作家林格伦的作品,能让中国的作家和读者们眼界大开,就一气翻译了八种林格伦名著,包括《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两个三部曲。这些作品体现了周作人所说的“有意味的没有意思”,如按成人思维那是根本写不出也无法理解的,但孩子们一见即如获至宝。这些作品在创作界和理论界引起轰动,也引起了争论和思考,此后,“顽童型母题”开始在中国立足,并得到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翻译对儿童文学的推动作用仍很明显,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明白:近期图画书市场活跃,小读者都爱看,原创图画书也开始多起来,这“图画书”概念的普及以及世界上那些最优秀的图画书的启迪和吸引,不都借重于翻译之功么?


所以,当听到有些作家说,中国儿童文学已发展得很好,现已没必要再出那么多翻译作品了,我颇不以为然。有人老想限制外国作品的引进,以便将地盘留给本土创作,这真是很没志气的想法。比如我所读过的几本以色列小说,对当下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就都有着重要启迪意义——


这些作品大都优美而凝重,都有饱满的内涵,没有一部是轻飘飘的,更没有那种浅溥搞笑的迎合市场之作。并不是说以色列国内没有“商业童书”,我猜想应该也有的,并也会有一定市场。但至少,彼国的作家们捧出的都是有真生命的文学,他们深知什么样的文学更能体现本国的品位。


又如,这些作品都有儿童视角,都充满童趣,都是为孩子写的;但几乎每一本中都有一些很深的、孩子一下子难以读懂的内容。在《乡间小道的尽头》中,阿玛莉亚写了狗与狗之间的友情,当两只最要好的狗不得不分离,其一跟随主人而去后,留下的狗长期陷于痛苦之中;以后它又找到了新的朋友,但总是觉得对不起旧友;几年以后,离去的旧友曾随主人来过,却未相遇,但显然已知道它有新朋友了;它回来后,有一种暗暗的失落,它知道,这位旧友再也不会来了……这类心理,是要那些经过恋爱磨洗的大人才能透彻理解的。孩子的友谊中也包含复杂情感,但不会繁复细微到如此程度。同样,在纳瓦·塞梅尔的《飞翔之梦》中,那位鞋匠干吗老给寂寞的孩子说人能飞起来的事?其实,那是个比孩子还要寂寞的老人,他的灵魂还没从战争的苦难中复苏过来。作者没点破这一层,而只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人物的内心。这些都不是孩子轻易能把握的,但一本纯文学作品,让孩子入口即化,一览无余,未必是好事。许多中国童书作家出于市场考虑,作品越写越浅,不愿留下更多的难点,这反倒削弱了阅读的趣味。


再如,中国有不少儿童文学作家有可能受《百年孤独》影响,热衷死亡的描写;纯文学作家为使作品有审美震撼,也常以孩子的死作为情节的高潮;我去年读过两本写得很认真的校园生活作品,竟都包含多起惨烈的死亡事件。与儿童谈死亡,这是困难的话题,也是严肃的话题。死在文学中是难以避免的,但在儿童文学中则应有慎重和特殊的处理。在这一点上,以色列作家的态度令我感动。二战时犹太人的死亡比例高得惊人,《与亚历克斯一路同行》写的就是那场战争中孩子的逃难,但两个孩子最后都活下来了,救助他们的抵抗战士也都活着,他们父母的结局一直没有实写,只在最后才含蓄地点出他们已不在世。在《飞翔之梦》中,鞋匠心中的阴影也没作正面表现,只是一再写到他有一双珍藏的红鞋子,还有,他眼前常会出现堆得很高很高的童鞋,这都让人想见当时的惨剧,但作者还是避开了正面的描写。我以为,这几位作者们是懂儿童心理的,也是真正懂儿童文学的。


以上都是举例,都只为证明鲁迅“窃火”的比喻并未过时,今天的文学翻译仍可推动创作的发展。至于这些小说真正的妙处,那是要自己读来才会明白的。我相信它们不会让中国的作家同行失望,也不会让小读者失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单 | 这个“六一”儿童节,推荐给孩子们的25种好书~
曹文轩反对替儿童说话 推出原创系列图画书
【教育】儿童阅读有个黄金规律
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的多样性
从《伊索寓言》到《野兽国》,儿童文学是怎样形成的?
分年龄、分年级(小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