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薰阁影印海外古本记

来薰阁影印海外古本记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北平琉璃厂的古旧书店大多生意兴隆,各有各的主顾,各有各的门路。其中,来薰阁以收售学术价值较高的古本秘籍,远近闻名,登门求书者络绎不绝。当时的来薰阁,不但在古旧书籍的收售生意上,如鱼得水,得心应手,还特别留意影印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古本。遇有珍本孤本,即便其属海外公私藏书,无法收购至店中,亦必设法影印数部发售,藉以嘉惠学林,以广流传。


前苏联公藏《金本诸宫调刘知远》影印记


1937年春节,来薰阁以珂罗版影印了一部《金本诸宫调刘知远》,原书珍藏于前苏联莫斯科研究院。影印本小巧精致,以“蝴蝶装”装帧面市,颇为独特。所谓“蝴蝶装”,是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的一种书籍装帧方式,只用糨糊粘贴书页,与后世通行的“线装书”不同,这样的装帧方式虽不用线,却很牢固,亦颇美观。《金本诸宫调刘知远》原本即是金代所印古本,付梓时正处于盛行“蝴蝶装”的宋元时期。来薰阁以蝴蝶装来影印装订这一古本,颇得古意,也颇为契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暂且抛开独特的“蝴蝶装”不论,无论对于时人还是后世读者而言,面对这样一部“奇书”,恐怕还会心生一个疑问,即影印前苏联官方所藏珍本古籍,来薰阁掌柜陈杭(1902—1968,号济川)究竟是如何做到呢?为此,不妨细读一下书末附印的两页陈杭跋文,开篇曰:

愚居书林,日日过眼经手,一袭成规,于年代则贵旧而贱新;于造作或重写稿,或宝绣梓,无暇究心内容,但以物稀贵耳。一日得此照片,检诸各家著述,知是金本,亟为上石以广流传。盖上海生活书店发行郑振铎先生编印《世界文库》第二册有《刘知远诸宫调》一种,即据此摆印者也。

应当说,陈杭在跋文中道出了古旧书店的“成规”,即对古籍首先看重的是其印制的年代,所谓“贵旧而贱新”是也;其次则看重稿本与有版画插图的古籍,而很少去关注古籍的内容。某日,陈杭得到了此《刘知远诸宫调》的照片,查阅文献之后,发现这个版本乃是金代的版本,至为稀见,遂决定要将其影印出版,以广流传。这一部年代不算特别久远(并非北宋或更早期的版本),刻印也称不上精美,也没有版画插图的古籍,缘何能让陈杭不再“一袭成规”,而郑重其事地予以影印呢?

《金本诸宫调刘知远》正文页面。

陈跋开篇首段之后,紧接着即是两段郑振铎对“金本”《刘知远诸宫调》的介绍,这一版本的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可谓一目了然。末了,陈跋仅以两句收束,即告结尾,称“谨录郑先生序文作为说明,考证研究,学者所有事,愚无能焉。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春节,南宫陈杭识于北平琉璃厂来薰阁”。据此可见,陈杭对郑振铎的介绍是完全认同的,且以自己身为古旧书商“无暇究心内容”“愚无能焉”为谦词,结束了这样一篇仅有两页内容,陈文仅有开篇结尾数句,大部皆为引用郑文的跋文。

20年后,1958年8月,文物出版社再次以珂罗版影印了此“金本”《刘知远诸宫调》。只不过,这一次主持影印,并为影印本写跋文的不再是陈杭,而是郑振铎。此本印量达1200册,这在当时算是较大的印量,流传至今,60年过去,后世学者与读者,提及《刘知远诸宫调》的早期版本,大都即以此本为准。殊不知,在此本诞生20年前,早已有来薰阁的蝴蝶装影印本面市了。


日本学者私藏《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影印记


1938年春,来薰阁影印了一种名为《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的古本,原书乃是元代刊印的孤本;与一年前影印《金本诸宫调刘知远》相仿,仍是独特的“蝴蝶装”,珂罗版影印原本,书末附印跋文一篇两页。值得注意的是,影印本中有钤盖“来薰阁印”与“陈杭”的公私印鉴者,当年或有特制版本;又在影印原本的末页,特意附印了一把公制直尺,以此展示古本的原尺寸,更见郑重其事。

此次影印的古本既不是中国藏书家私藏,也不是国内图书馆公藏,而是日本学者的藏书。这在当时中日交战的时局情势之下,难免会令人别有一番揣摩。且看跋文中所交待的历史细节,原文如下:

《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一卷,元刊本,原书为日本林秀一教授所藏,《书志学》第一卷第五号有教授所作解题一篇,与长泽规矩也先生同撰其略云:

此书自序末记云,至大改元孟春既望,宣武将军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小云石海崖北庭成斋自叙。按:《元史》云,小云石海崖家世见其祖《阿里海崖传》,其父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小云石海崖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会议科举事多所建明。忽喟然叹,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赠集贤学士、中奉大夫、护军,追封京兆郡公,谥文靖,有文集若干卷,《集(直)解孝经》一卷行于世(《元史》一百四十三)。据此知,小云石海崖者,即贯酸斋别名,所谓《直解孝经》即此书也。酸斋散曲,噪于词林,而此书不见于明清藏家之目。朱氏经义考亦注云佚,则其湮埋久矣。其注解纯用白话,以语言论,已为可贵,其上图下文之式,复兴建安余志宋刊《列女传》、虞刊《全相平话》同,以版式言,亦足珍也……

《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跋文页面。

原来,《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原书为日本学者私人藏书,陈杭获得原书照片后,在友人“怂恿”之下,“亟付影印”。再看上述600余字的陈杭为影印本所撰跋文,引述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1902—1980)的版本介绍达400字之多。与一年前影印《金本诸宫调刘知远》时所撰跋文大量引述郑振铎介绍相仿,陈杭依旧是一番谦谦君子风度,只是将学者评判附印于后,自己对古本价值从不多言。至于如何获得原书照片,如何得悉长泽对原书的评价,“怂恿”其影印的友人究竟是谁等细节信息,陈杭概未透露,只是一笔带过式的简述而已。那么,这里就还有必要约略介绍一下长泽的生平及其与陈杭的交谊了。

长泽规矩也,字士伦,号静庵,神奈川人,日本著名文献学家。从1927年到1932年的六年时间里,长泽或是得到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的资助,或是受静嘉堂文库的派遣,每年都有两三个月或近半年,前往中国,盘桓北京,跋涉于扬州、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地,调查书业行情,以专家的眼光和超越个人的财力,大批购买中国珍籍善本。也就是在这一时期,1928年至1930年期间,来薰阁不到30岁的陈掌柜,进入日本学人长泽规矩也等人的视野。受日本学界邀请,陈杭先后四次东渡日本,在东京、京都、大坂、神户、九州、福冈等地展销中国古籍,并结识了日本专营中国古籍的文求堂、临川书店、汇文堂书店的老板,走访了一些学者、藏书家和图书馆,从而把中国古旧书的业务做到了东瀛,来薰阁亦名振一时。

1931年,长泽在《中华民国书林一瞥》(详参:《长泽规矩也著作集》第六卷,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84)一文中,提及他对来薰阁及与陈杭交往的印象,称:“陈君正值盛年,与我同岁,和我往来频繁,为人温厚善良,因此很得日本人的信任,但鉴赏功底不够深厚。他以小说获利,前年以一百五十元把嘉靖黑口本《三国志演义》卖给文求堂,又以洋钱若干将原本《平妖传》卖给马隅卿,至今传为话柄。”

《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正文页面。

不久之后,长泽发现陈杭并非是“鉴赏功底不够深厚”,而是在古籍珍本的收售方面明显地倾向于中国学者,对日本学者有所保留。为此,长泽在最后一次访华之后,于1932年完稿的《中华民国书林一瞥补正》一文中感慨道:“来薰阁陈氏欲求利而并非唯利是求,他将明嘉靖中官刊黑口大字本《三国志传通俗演义》卖给文求堂,却并不知晓其实际价值,而其他贵重书籍,在与我们联系前,则先请马隅卿、王孝慈等人过目。据称天下只有两本的二十卷本《平妖传》,也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了隅卿。我想他是知道这书的真正价值的。当时,我常出入于隅卿处,隅卿常把从他处购得的善本给我看,令我羡慕不已。”

美国汉学家贾德纳与《孝经直解》


美国汉学家贾德纳(Charles Sidney Gardner,1900—1966),曾在来薰阁购得《孝经直解》影印本,将其作为新年礼物送与友人。据著名学者杨联陞(1914—1990)忆述,上个世纪30年代,贾德纳是哈佛大学远东语文系助教授,照例有一年休假进修,到北京时全家就住在北平住南池子,1939年返回美国。(详参:杨联陞《哈佛遗墨》,商务印书馆,2013)因此,贾德纳购得《孝经直解》影印本的时间,应为上个世纪30年代。

新近发现的一部来薰阁《孝经直解》影印本中,夹有一页贾德纳的留言条,留言内容乃是向友人介绍此书并赠书致意,显示出这位美国学者对此书的珍视与喜爱。留言条原文为英文,中译如下:

贾德纳的留言条。

这一部以原本图像石印所成的复制本,源自1308年编印的、关于“子女孝敬的典型”的一部古书。此书非常有趣——每页都有插图,且每页与之相配的还有以口语方式记述的评说。此书最后一页的跋文,出自著名的目录学学者、静嘉堂文库的长泽规矩也;文中他考证了此书作者“小云石海崖”的中文名即“贯云石”。此人死于1334年,有专门的传记列于《元史》之中第143节,12-13页(1739年版)。他的著作在中国失传了数个世纪,直到1938年,才通过林秀一教授所摄样本,再通过北平来薰阁书商陈杭,方才为世人所知。此书在最后一页,附印有一把公制尺,与原书文本相比较,可知影印本尺寸约为原书的三分之一。此书以高丽纸印就,与元代书籍印制技术相仿,且装帧还用到了“蝴蝶装”。愿此书为您带去最良好的祝愿,贾德纳全家祝您及家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诚如长泽与贾德纳所言,《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乃元代著名文学家、散曲家贯云石所著,日本学者所藏元至大元年1308)建安刊本,实为海内孤本。此书的来薰阁影印本,80年来,因再无其它影印本面市,亦为国内“孤本”。如今,研究儒学,探研《孝经》版本流变,这一影印本仍是唯一可以参照的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来薰阁在抗战期间影印海外古本之举,着实是为中国学术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中国文化传承倾尽了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孤本《孝经直解》的前世今生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源流新考(二)
南京图书馆藏宋刻本《医说》及其影印
影印巾箱本《琵琶记》俞平伯、周作人题跋释录
桥本秀美:古籍整理的理论与实践(理论篇)
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集注》残卷研究述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