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学于文 | 敢于质疑陈寅恪的游寿先生



1942年至1947年,游先生任职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央研究院图书馆、中央大学。此间,游先生在中央图书馆《图书月刊》第二卷第三期发表《金文与〈诗〉、〈书〉论证》。在《图书月刊》第三卷第一期发表《梁天监五年造像跋尾》。在中国书学研究会《书学》第三、四、五期连载《书苑镂锦》。在金陵大学文学院《斯文》第二卷发表《楚汉之际人物与成败》《六朝人之苦闷》。在《斯文》第三卷发表《金文之策命与赍赐仪物》《山中闲居志》(一)。在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第二卷第二期发表《金文武功文献考辑》。在《中央日报》副刊发表《唐人卜葬邙洛之风尚》《晋黄淳墓表跋》。在《中央图书馆馆刊》复刊第一号发表《梁守谦墓志与唐代宦官》。另,著《冢墓遗文史事从考》,未能刊行。


——栾继生教授 《游寿先生传》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这里的李崖州指的就是晚唐名相李德裕




五公祠李德裕石像



李德裕,字文饶,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唐宪宗宰相李吉甫之次子。李德裕少好学,以父荫补校书郎。穆宗时,擢为骑林学士,累迁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唐武宗时宰相,唐宣宗时则被贬崖州。同时代的中晚唐才子李商隐曾赞誉李德裕为“万古之良相”。李德裕的文采也是独标一时。他与同时期诗人如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绅均有文字交往,刘禹锡、元稹很赞誉其诗作。宣宗时人裴庭裕说他“文学过人”(《东观奏记》卷上)。宋朝一代文豪欧阳修称李德裕“文辞甚可爱也”(《集古录跋尾》卷九)。



李德裕题《华山碑》手迹



近代学者罗振玉则推崇李德裕的书法,以为唐人隶书“尚存古法者,有唐惟李卫公一人耳”(《石交录》卷四),出身贵族,文辞书法俱佳,这大概也是唐武宗笃信他的缘由之一。


 

四川李庄史语所


李德裕卒年,旧史说法不一。陈寅恪《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考辨》(《史语所集刊》1935年12月)定为大中年十二月十日。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推算,当在公元850年1月26日。


 











陈寅恪《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考辨》节选



陈寅恪十分注意利用新出文物以为考史之用,曾对学生说:「墓誌铭很重要,即使是妇女或非名人的,亦可作为史料参考」。他研读《旧唐书·李德裕传》,针对「唐自武宗后史料缺略,故此传末所言多误」,利用洛阳新出土的与李德裕有关的数通墓誌,论证自己的独特之见,並自述方法道:「旧传史料之疑为伪造,及新出石刻之可资旁证者,皆讨论及之」,「千年承譌之事,一旦发明,诚可快也」。



游寿先生论文手稿



而与陈寅恪先生同在李庄史语所工作过的游寿先生则认为李德裕贬死的准确日子应当是“大中三年为可信(十月或九月卒不可知,十二月卒为史所得讣之时,此俱不可推究矣)”。


 

游寿先生读书照


 

游寿先生《李德裕年谱》 1985年



游寿先生《李德裕年谱》手稿



游寿先生在早年作《李德裕年谱》开篇写道:“新旧唐书《李德裕传》俱言六十三卒于珠崖贬所,补录传记亦云焉。唯续前定,录云六十四。于是前诸说者稍有考订是非。新旧书本传云三年正月方达珠崖郡,十二月卒。今据新出土所撰彭城刘氏墓志末烨咐记云:已巳岁十月十六日,贬所奄承凶讣,则公之卒在大中三年为可信(十月或九月卒不可知,十二月卒为史所得讣之时,此俱不可推究矣)。定其年岁为六十三。”




千唐志斋


《刘氏墓志》拓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也相倚靠也相难:陈寅恪与傅斯年(下)
人事丨邓广铭:怀念我的恩师傅斯年先生
【转】傅璇琮先生印象:汲古得修绠 绩学若灵光
陈寅恪长沙旧巢情结对其文史之学的影响(下)
傅斯年的藏书题跋
逢人说项的陈寅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