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古文人多小气 ,藏书刻印做票票



古人云:“名似云烟金如土,清闲一世亦知足。”


好似一副两袖清风,慷慨大方,即将出世的样子,其实自古文人多小气,只是未到动心时。


文人不爱书不如卖红薯


在读书人眼里,其实有一件至要紧至宝贵,绝对不能如烟似土而去的东西,那就是今天很多人很久都没有碰过的——书。


民国有个藏书家叫叶德辉。他专门设计了一间藏书室名为“观古堂”,耗费了整整40年心力,往里搜罗了30多万卷古今典藏。为了守护这一屋子书,他在书架上明晃晃贴了条子:“老婆和书都不外借。”避了人祸还要防天灾,叶德辉在每本书里夹上春宫图,对外解释说,“火神是女性,看了春宫画会不好意思,所以就不会来烧书了。”




还有一位爱书人士叫黄侃,他在不在意钱不知道,但总是举外债也要买书。有一天整理爱书,发现《古书丛刊》第二函不见了,立马疑神疑鬼觉得被人拿了,还在那天的日记了骂:“此儿取书,从不见告,可恨可恨!”另外在书架上粘了张便条:“血汗换来,衣食减去。买此陈编,只供蟫蠧。昼夜于斯,妻孥怨怒。不借而偷,理不可恕。”大意是“我节衣缩食好不容易买来的书,把老婆都得罪了,谁也不能碰。”话里话外不知道有多小心眼。

 

谨防刺猬 随时一吻


爱书自然就有保存珍藏的办法,西方读书人的藏书票流传至今也蔚为大观。藏书票其实还有别的名头:人们把它叫做书中精灵、纸上宝石。勘称书中思想与读书人之精魂碰撞的结晶。藏书票上,一般会有书籍主人自己构思设计的专属图案和名号,以及一句宣誓主权的“EX-LIBRIS”(属于私人藏书)。西方最早的藏书票诞生于15世纪,主图就绘着一只刺猬,上面写了主人对擅动图书的人委婉的警告:“谨防刺猬随时一吻。”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藏书者的个性也表露无遗。


世界上第一张藏书票

 

在这不会超过15公分长宽的纸片上,历代读书人藏书家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而动人的画面,他们仿佛无声的视频,向后人诉说那些读书人和珍藏典籍之间爱恨纠缠颠沛流离的故事。


曾经有位美术史教授说过,藏书票自身的价值,远远不及它与书、与书主人在一起时的价值。也因此,藏书票展总是将没有票主和配书的展品拒之门外;也总是有很多人反对将藏书票单单与小型版画摆在一起鉴赏。藏书票设计、鉴赏和收藏,其意义更多的是在其中找寻和分享天下读书人“血汗换来,衣食减去”,求书若渴,珍之重之的美好心情。


老婆与书恕不外借


中国传统文人的藏书习惯是做一个藏书印,也就是篆刻,到手的书一定要划个领地盖个戳才行。而不能藏书的人也有办法,古时不少文人雅士为了读书不惜伸出“罪恶之手”:匡衡小时候为了看书把邻着隔壁的墙面凿穿偷借别人的灯光算一件;也不乏无名无金只好去人家店里窃书的事情。鲁迅笔下孔乙己偷书被抓还引出了至今出名的论调:“窃书不能算偷!”




大多数文人雅士还是理解和体谅这句话的。小学语文现在还有篇课文,作者就分享了小时候窃书被发现又获赠的经历。至于这句话是不是鲁迅先生自己所感,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鲁迅确实也是一个宝贝书的人。据说他幼年时读书,就一定要先净手。至今博物馆还保留着他修补整理书籍用的工具。每本经他手的书都打理得跟新的一样。


不得不提的是,鲁迅除了爱书还爱版画。近代中国的版画发展缘起就是他牵的头。版画在西方有时会被用于藏书票设计和印刻。于是鲁迅把二者结合了起来——这下终于为天下爱书嗜书,想给书盖戳的读书人提供了灵感。版画藏书票立刻在国内风靡开来。




当然,心情可以分享,书可不行,藏书票贴着,那就是有主的书了。话说回来,很多文人贴藏书票的动机就是那么小气。藏书票对于他们,是书架上“老婆与书不外借”的艺术加工升级版便条。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文人例如鲁迅,看不得别人对书不好,弄脏弄坏,他也就不外借书,但他不吝于送书。可能送出去的书眼不见为净,也可能想让别人也看到好书的心情实在太迫切了。


时光荏苒,与书共生


我到现在还记得一天下午在图书馆无意翻开一本书,扉页正正贴着另一位我很喜欢的作者的藏书票的心情——说不清楚是因为藏书票太精致,还是因为离偶像太近。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愿,有一栋带书房的房子,书房宽敞明亮,阳光撒下,一排排从小看到大的书整整齐齐得罗列着,每本喜欢又珍视的书里,都贴着自己精心设计的藏书票,就像嵌在银托上熠熠生辉的宝石,与书共生,不会褪色。


也许哪一天,我们都可以一起来做一张自己的藏书票,把那些年陪我们渡过漫长岁月的书本,都贴上时光的印记。




编辑 | 茹、Sara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知识】“版画珍珠”藏书票
藏书票的故事·建筑类丨影像
计算机版画--藏书票
藏书票教学设计
孟兆应与藏书票
“版画珍珠”藏书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