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书与天一阁 (上)

如果你去看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址图示,就会发现规模较大、文明程度较高的大多都远离海岸,分布在有河流经过的平原或山谷之中。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对于古代先民来讲,稼穑和狩猎的收获比出海捕鱼要可靠的多,稳定的多,从人身的角度来讲也安全的多。

但却有一处例外,就是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离海相当近,不过三十公里。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遗址的规模很大(约四万平方米),文明程度也很高。从挖掘出的文物看,有耕具(耒、耜等)、纺具(纺轮、纱棒、经轴、机刀等),同时还大量出土了稻谷、谷叶和秸杆,甚至出现了杆栏式的原始房屋。为什么在海边会出现如此典型、如此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遗存,相当令人费解。

河流纵横、便于灌溉是一个原因。河姆渡就在余姚江边上,不远处就是慈江。但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是我在和宁波出租车司机攀谈时想到的。

当时刚有一个台风在浙东登陆,多地大受其害。我问司机宁波的受灾情况,不想司机却说,别看宁波在海边,很少有台风能刮到这里,大部分都让舟山群岛给挡住了。

答案原来在这里!舟山群岛,我国最大的群岛,占我国海岛总数的百分之二十,舟山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包括1390个岛屿,1440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广阔的舟山群岛遮蔽住来自大海的巨浪狂风,让这一地区虽近海却无台风之患。同时余姚江、奉化江、甬江汇聚此地,留下了一片丰润、肥沃的甬上平原(宁波简称“甬”)。

 


因为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才有了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遗址,这方土地得以最早沐浴了文明的曙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她在沿海地区显得非常的早熟和另类。

先看历史沿革:“当宁波先秦时期设县建制(秦时宁波称鄞县),广州还是邻近番禺的宁静村庄;当宁波唐代建州(唐时宁波称明州)、已是“海外杂国,贾舶交至”的繁华城市,上海还只是一个海滨渔村;当宋代的宁波已是我国闻名国际的四大港口城市之一(宋时宁波称庆元府),天津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一片滩涂。”(引用自何伟先生《唤醒宁波的文化之魂》)

再看古今人物:宁波自古而今,重文向学。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宁波历史上曾出现过2432名进士、12名状元和数万名举人,秀才童生以数十万计。宋元后,宁波人更是执学林之牛耳,出现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万斯同等一批开宗立派的大师。直到今天,宁波人学力未衰,现有两院院士共110人,居全国第三位,被称为“院士之乡”。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女士,亦是宁波人。

宁波不光人杰地灵,她还有一项特别的好处,即默居于浙东一隅,较少兵匪之患。东南大邑,古来多称扬、杭,宁波距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得其实惠而少其虚名。不像长安、洛阳、金陵、汴京,虽极一时之盛,然问鼎逐鹿之祸、刀并火卷之乱,世代多有,难有长宁之日。与之相比,宁波地区人民的生活较为富庶、安定。

还有一事,亦上天对宁波之莫大眷顾。宁波毗邻东洋,海路通畅,与日本、高丽、东南亚甚至北非地区发生贸易,至晚可上溯至唐宋间,其后和番禺(今广州市)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两个最重要的出海口。到了近代,宁波商帮更是闻名天下,“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孙中山先生语)现代香港十大富豪中,宁波人竟独占三席。故“豪殖巨贾,无处不有。不至敌国者,羞于言富。”

以上发溯绵久、文心播越、地处偏安、财力雄达,非无故而言之。提及之由,乃因其正与本文主旨休戚相关。这一题目,便是藏书。

我们都从文学或者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很多人间悲剧,其悱恻哀怛,令人寸断肝肠,不能自已。但我想如果有个人以书为主角写一部作品,我们看到的所有悲剧都会在她的面前黯然失色。因为这“书”的命运,实在是太过于凄楚和悲惨的啊。

 


隋朝牛弘即有“五厄”之说(《请开献书之路表》),到了明代,胡应麟又续“五厄”,史称“书之十厄”(《少室山房笔丛》)。罗贯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来轻巧,哪一次江山易主不是生灵涂炭、血雨腥风。人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谁还有闲心思去照顾书呢?

中国历史上,书难以避免的和这世道紧紧地系缚在一起。清平之世收书、聚书,可到了乱世,却又是毁书、焚书。宋以前私人藏书还不发达,主要是官藏。官藏相比于私藏,具有巨大的强制力和财力优势,所以能达到巨大的藏书量。但这千辛万苦搜罗到的书籍,由于集中存放,毁灭起来却更为方便,一把小小的火炬倾刻之间便可让其化为乌有。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书是收了烧,烧了收。中国历史上城头大王旗的每次变换,对于书就意味着一次灭顶之灾。即使假设一次改朝换代书能保存下来百分之三十,稍微翻一下历代年表,我们也可大约知道,“晋”之前的古代典籍保留下来的其实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实在是令人极为痛心疾首之事啊。

不光胜利者烧,失败者自己也烧,最典型的是梁元帝萧绎。梁承圣三年,即公元555年,梁元帝萧绎在西魏军攻占江陵后,命侍从高善宝将两朝所收十四万卷藏书付之一炬,许多珍稀的母本古籍自此不复存世,造成中华文化史和藏书史上的一次浩劫。

还有更令人奇怪之事,是藏书人自己也烧书,这其中的缘故多半是因为文字狱。中国文字狱之酷烈,世所罕见,自春秋而至满清,无代不有,多少书因之而灰飞烟灭。元代有一个著名藏书家叫庄肃,一生嗜书如命,晚年积书至八万卷。元惠帝下诏求书时,庄氏后人惧其收有禁书,竟将庄肃的八万卷藏书焚毁,余册不足五百卷。

书之不传,还有一个隐密的缘故,就是官家征书。中国历代帝王,最倾心于文治武功,这文治中的一个大题目,便是要重修典籍。要修成这卷帙浩繁的煌煌巨著,必得广征遗书。可这征书,却从来都是“寓禁于征”的,能保留下来自然是好,但因各种说不清道不明原因被禁毁的,却也不在少数。

书运命之多舛,由上述便可见一斑了。各位亲爱的读者,你可知道,那每一本古代典籍,无不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来到你手中。她能呈现在你的目前,可是有多么的不易啊。

 


前文中提到“晋”朝,并非随意言之,因为在中国藏书史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下面用尽可能短的篇幅,简述一下书籍形制的变迁。

春秋战国之前,文字是记录在甲骨和青铜器上,这种“书”每一“本”都几乎是绝版。从战国到东晋,即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后三世纪这七百年间,书的存在形式有三种,竹简、木牍和缣帛,其中以竹简为最常用。这时的书较之前当然是易得和普及了,但真正使用起来仍有许多不便之处。比如竹简就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刻写不易,另一个是重量和体积都太大。这使得晋之前书的制作和存放成本较高,造成整个社会的存书量较少而书籍的分散度较低。

所以晋之前的每次书厄都给中国文化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像秦始皇和项羽六年间放的两把大火,(始皇焚书情况特殊,以后会专文详述。),新莽的长安起兵、东汉末年的董卓焚洛和西晋的八王作乱,因为当时书少存放又集中,烧了就没了,所以这种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但就在这期间,书籍命运的曙光也开始逐渐的显现了,那就是在东汉和帝的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蔡伦造出了纸张。我把史籍中关于此事的记载摘录在这里,因为这件事对于书而言,实在是太过于重要。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范晔说“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这是有些夸大了。实际上,纸张替代简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两者是一个并存的状态,从现在文物出土的情况来看,简牍的使用还要更广泛一些。直至东晋安帝元兴三年,即公元404年,事情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年,桓玄废晋安帝自立。虽然他在龙椅上只坐了短短的四个月就被刘裕赶出了建康,但却颁布了一条影响极为深远的诏令 --- “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至此,纸作为编纂书籍的主要使用材料,正式被确定下来。

有了纸,最大的好处是书可以抄了。这大大的提高了社会上书的保有量,同时书也分散化了,老百姓家里也有书,藏书不再是官府或者官员的专利,这实际上是提高了书籍“存活”下来的可能性。

王朝的更替改变不了,焚书的乱世消弭不了,书想流传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数量多些,更分散些,你烧了这本还有那本,这就是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纸的出现,于书来讲,确实具有无比重要之意义。

中国人并未就此止步。约五百年后,(约在唐懿宗咸通年间)他们又做出了一项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史的伟大创新,那就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这一伟大发明,又一次深刻地改变了书的命运。

在雕版印刷术未出现之前,书籍都是卷轴式的,现在很多书画作品还采取此种方式。中间是一根木轴,纸粘轴上,缠绕作束状。轴突系签,记书名与卷目,唐中叶前的书都是这种样子的。这种卷轴图书,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检索不便。另一个是一张纸字数有限,一本书须由多张纸熨烫粘连而成,时间稍长,则易断散成页,非常不利于书籍的保存。

雕版印刷出现后,随之而来两大巨变。

第一,改抄为印。之前要保存一本书,只能靠手抄,费时费力还易出错,现在只要刻好了模板,很快就可印制出大量的图书。一百年后,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又发明出活字印刷,再一次大幅提高了成书效率。沈括在《梦溪笔谈·技艺门》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版,一版印刷,一版已自布字,此印者毕,则第二版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第二,变卷为册。雕版印刷术的关键在于制作书籍母版,为了保证印刷质量,母版不能做的太大,所以小页纸开始被大量使用,直接带来了卷轴书向册页书的转变,这是书籍进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正如明代学者胡应麟在他的《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中指出的那样:“至唐末宋初,钞录一变而为印摹,卷轴一变而为书册。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四善具焉!”

造纸术、印刷术,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中的两项,书皆受益良多,此堪为不幸中之大幸。但也正因如此,它们才能跻身四大发明之列。宋以后的书,不但字迹清晰,还轻便易携,几与现代书无异。更有宋元刻本,因校勘缜细、装帧精美,历来被视为稀世之珍,后代藏书家莫不以得一册视为平生之幸。

 


技术的发展终于让书不再那样孱弱,她的生命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她要想生存下来仍然是困难重重。

书是可以印了,但印什么却是个问题。没人愿做亏本的买卖,费心费苦制好的书版不是拿来给读书人做慈善的,除了官府指派的那些经史子集,什么赚钱才会印什么。所以中国历史上印刷量最大的书不是经典名著,甚至不是演义小说,而是佛经。

那许多没人印的好书怎么办,只能靠我们马上就要提到的藏书家。他们把这些书或抄录、或购买,然后再世世代代保存下来,后人才得以看到这些伟大的作品。中国的古代书籍富甲寰宇、称首海内,这些藏书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藏书之所起,必得四事:一曰蕴深,二曰文心,三曰少乱,四曰财阜。宁波四者皆具,故自宋以降,藏书之风大兴于甬上,万卷上者不可计数,逾五万卷者拟过百人,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私人藏书之地。

但藏书欲得之久,却是那样的艰难。除须避过天灾兵燹,尚有三要。分别是:一要靠制,二要靠人,三要靠术,三者缺一不可。通俗些说,制度要完备,堵死所有可能出现的隐患;人要有爱书之性,否则制度再完备也是摆设;术要切实可用,防火、防潮、防蠹、防盗,一法有失,则必不能长存。而最大的考验,在于不是一代人要做到这些,而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要做到,这才是难中之最难者啊,所以黄宗羲才会发出“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的深沉叹息。

聚书一时易,传之后世难,一座座曾在宁波城风光无限的藏书楼,绝大多数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无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珍贵古籍善本精美书影赏析(一)
护帙有道——古籍装潢特展 / 台北故宫2014年底的一个展览
讲堂实录| 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 ——最美古籍宋版书
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_纸钞和纸牌促进了印刷术的外传
法老的宝藏:莎草纸与西方文明的兴起
如何保存书不产生霉味?书本有霉味的处理方法,藏书的人看一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