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巅峰之作——《校雠通义》



《校雠通义》是清代目录学名著。作者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人。清乾隆进士,官国子监典籍。精于史学,以纂修方志,名重于时。所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


《校雠通义》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共四卷。该书总结了自汉代刘向、刘歆以来目录学的优良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宋代郑樵的目录学理论,在理论与方法上均有新的创见,明确提出校雠学的根本任务“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倡图书编目的应用辅助著录法“互著与别裁”,主张编制索引。


《校雠通义》在目录学发展史上的成就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用社会发展的观点,分析了我国整个图书资料的发展历史,系统的总结了我国目录学史中编制目录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新的、完整的目录学思想体系,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这一体系的精华。


首先,章学诚给校雠学下了科学的、系统的定义,使其与传统的目录学区分开来。《校雠通义叙》说:“校雠之学,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后世部次甲乙、记录经史者,代有其人,而求能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见于坟籍之初者,千百之中,不一十焉。”这就明确指出了校雠学的任务不仅仅要甲乙丙丁地排列书的目录,而且更重要的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


其次,章学诚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强调目录的编制方法和形式也要适应并揭示图书发展的规律,把能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作为评价目录得失的准则。“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原本是章学诚对于刘向父子《七略》体系的总结,却被他发展成为目录学的明确任务,及编纂和评价目录的基本准则,而贯穿于他的目录学的各个方面,成为章学诚完整的目录学思想体系的经纬线。“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章学诚目录学的精华所在。


二、为更好地实现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任务,章学诚提出了图书分类著录的辅助方法——“互著别裁”法。
所谓“互著”,是指把一书不避重复地著录在两个目录之内,主要用于“书之易淆者”、“书之相资者”两种情况。前者是指书虽有一个主题,但那个主题却和两个类目有关联;后者指一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那就必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目相适应。所谓“别裁”,是指把原书著录在主类之中,而把书中与他类可以“互通”或“两用”的部分,裁篇别出,著录在相关的类目之中。


可见,“互著”、“别裁”都是在分类目录中,遇到“理有互通、书有两用”的时候,在两个类目中兼收并载的著录方法。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发挥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绳贯珠联”,“即类求学”的功用,也标志着我国图书分类法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也使我国的系统目录,尤其是专科目录与参考目录,在学术思想史结合的方法上更大地提高了一步。



章学诚这种新的目录学思想体系,使为封建政府校书编目服务的目录学,开始走向研究和编制专科目录、参考目录的方向,因而代表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最高成就。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
李金华|章学诚与《史籍考》编纂新论
校雠通义叙 章学诚
名家谈《校雠广义》
【原创摄影】走近章学诚记念倌
1982年文物出版社借调浙江图书馆藏嘉业堂刊版《章氏遗书》5函40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