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的思考

导言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期待不断攀升,博物馆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对博物馆的基础建设、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博物馆的新建和改造过程中,保持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广阔的视野,立足新时代对博物馆发展的新要求,把握博物馆发展的未来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的前期工作实践出发,探讨性地提出对新时代博物馆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的背景

(一)新时代对博物馆发展的新要求

1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挑战

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文化方面需要的增长,而在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在持续提升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博物馆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博物馆提升自身的建设水平,增强自身的文化传播能力,为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务。

2

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高度

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博工作,将博物馆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实现博物馆管理运行的现代化,基本建立运转协调、惠及全民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博物馆文化深入人心,进入世界博物馆先进国家行列。

3

公众文化需求的新期待

当下,“博物馆热”现象已经形成,公众对于博物馆的需求和期待不断攀升,这就要求博物馆更加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传播作用,把改善民生落实到文化服务和建设中,着力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公众精神世界、增强公众精神力量,助力提升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行政副中心建设的新需要

行政副中心建设是北京市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着力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化调整城市布局,发挥首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重要举措。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行政副中心兴建首都博物馆东馆,打造成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名片。

二、新时代博物馆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博物馆的本质属性是公众属性

通常认为,博物馆的前身是古代君王权贵与寺院收藏有价值事物之所。一定程度的开放与共享,对于统治者而言,具有展现统治威权、调和不同阶层间关系、强化归属感、激励参与感的功能,比绝对的垄断与封闭更能产生效益。当这些“收藏有价值事务之所”结合了一定程度的公众开放属性之后,博物馆的雏形才得以形成,可见博物馆的产生是与公众紧密相连的。截至2018年底,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对博物馆定义8次修订中,都强调对公众的开放性是博物馆的重要属性,博物馆的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工作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向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

(二)共享是对博物馆的本质要求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博物馆的共享理念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民共享,体现在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精髓的全面共享,体现在对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共建共享。博物馆不应当只是少数专业人员和历史爱好者的文化殿堂,更应该是全民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三)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博物馆的核心使命

博物馆源于物的收藏、保护和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于人类文明认识的不断深化,博物馆的功能逐渐转变为基于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文化传承,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最新定义中诠释为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从起源到发展演进的过程不难看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博物馆的核心使命。

(四)以科技引领打造博物馆智慧运营

近年来,对于智慧化博物馆的思考和实践不断增多,博物馆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变时期,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逐渐被重视。随着5G技术的逐步成熟,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博物馆作为记录社会进步的文化机构,应该身体力行,实现自身的智慧化运营,提供更为智慧化的服务,更为智慧化的藏品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方式,更为智慧化的管理方案,用智慧化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五)博物馆建设是资源的多维建构过程

博物馆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领域,它力图建构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概念与范畴,以此作为学科身份的标识。从宏观上说,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具有更复杂的专业要求。从微观上说,博物馆的功能复杂程度在文化建筑中首屈一指,这种特点就决定了博物馆建设是一个资源的多维构建过程,无论是在新博物馆的基建过程中,还是在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和科研工作过程中,都需要充分发挥各相关学科的专业优势,实现多学科的跨界融合,才能满足公众对博物馆的发展要求,实现博物馆发展的既定目标。

三、首博东馆建设的思路与探索

(一)以观众为核心的建设理念

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之初,就提出了以观众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建筑结构、建筑布局、功能设置和运营理念之中,转变以往博物馆建设单纯以文物为中心的建设思路,调整为以观众和文物为双中心,从满足观众文化需求、增强观众文化获得感和保证文物安全的双重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反推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

1

更好的空间,更灵活的时间

现当代博物馆在设计过程中,多为一体化的建筑结构,在一个整体建筑架构下作内部功能分割。首都博物馆在多年运营过程中发现,整体性结构不利于博物馆分时段、分区域灵活开放。针对这一问题,在首都博物馆东馆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提出了分体结构的设计需求,将博物馆建筑分为观众共享区域和主体建筑区域两个独立部分,两部分通过地面和地下相连,观众共享区域建筑设计理念为灵活的开放空间,设置展陈、社会教育、观众服务、文创互动等复合功能,同时配套设计放映厅、报告厅、餐饮服务等服务设施,打造观众参观、休闲、教育一体的博物馆文化体验空间。同时,在主楼建筑内,将临时展览区域集中设置,并配套设计专属观众参观路线,便于根据需要,在特殊时间节点重点开放吸引力更高的临时展览,给观众更多更新鲜的文化感受。

2

完善的服务配套和灵活的参观流线

在首都博物馆东馆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受众类型有指向性地开展功能设计。创新服务理念,充分运用智慧化手段,通过对观众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形成博物馆观众服务设计导向。在细节上下功夫,注重博物馆建筑对环境把控能力,引入声学、光学等专项设计提升观众参观感受。此外,整体建筑还设计了灵活的观众流线,满足不同兴趣点的观众个性化的参观需求,让观众感受到更人性、更自由的参观氛围。

3

丰富展陈形式,拓展博物馆展示内容

首都博物馆东馆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展陈形式,除了传统的封闭式的展厅外,还设计了半封闭式的展陈空间,连廊功能的展陈空间和户外展陈空间,利用这些展陈区域拓宽展陈的范围和形式,引入时政类、生活类和近现代艺术类展览,尤其是户外展陈,利用博物馆的户外空间,结合户外环境设计,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展览形式,实现闭馆不闭展,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在内容上,设计将部分文保工作向观众进行展示,让观众更多地了解文物保护及修复工作的内容,更深层次了解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增加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和热情,对博物馆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二)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兴则文明兴。博物馆既是文明的见证者,又是文明的记录者,本身就应是生态文明的引领者和践行者,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博物馆的建设当中。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思考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与周边的关系

东馆位置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地块内,为园林中镶嵌的博物馆,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就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设计的首要原则,以谦逊的建筑形态嵌入到绿心园林高低起伏的地形中,以大气朴实的姿态营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博物馆尊重自然、与自然共处的人文思想。

2

建筑选材过程

选用木材等“负碳”建筑材料作为部分区域主要建筑材料,让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发挥重要的结构作用,体现这些材料本身温暖自然的质感、具有自然生长痕迹的特色,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环境,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内装材料的使用,简化施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建设安装过程中对于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损耗。

3

建筑空间利用

利用大进深的建筑结构特点合理布置不同的功能区块,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满足博物馆功能需求;统筹博物馆各功能区块对空间高度的不同要求,叠合错落,增大竖向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建筑地下空间,利用下沉庭院引入自然光、自然风、自然景观,提升地面以下室内空间的建筑体验,提高土地利用率。

4

能源利用

充分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采用共享集中能源系统策略,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地块设置能源站的规划,与能源站建立能源共享关系,节约分建资金,简化建设流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三)以预防性文物保护为贯穿的文保特色

首都博物馆东馆在文保功能的设计过程中,从“治未病”的角度出发,研究以预防性文物保护为贯穿的文保功能设计方案。

1

在建筑结构方面

本着“藏品保管保护不分家”原则,设计藏品功能区,在功能上整体布局,将藏品库区与文物保护和修复功能区相毗邻,并设计专属安保通道,尽量缩短藏品移动距离,从空间上为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

2

在功能区设计方面

根据文保功能需要和藏品特点设计藏品库区和文保区布局。在藏品库区功能设计上,将临时展览外馆文物和馆藏文物分区保管,设置馆藏库区和临展库区,根据两个库区不同的特点设计专属的库前区,实现既满足功能需求又集约面积,同时避免不同归属文物交叉存放存在的藏品风险。结合临展展陈需要,在临展库区配套设置影像采集功能区,满足临时展览数字化和图录出版需要。在藏品保护和修复功能区的设计上,将重点集中在科技预防性保护的功能设计上,在面积和投入上进行重点倾斜,力求搭建专业文保科技研究平台。

3

在文物流线方面

对文物的流转进行全过程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文物在流转过程中的风险和环境控制;在流线设计过程中确保文物流线不与其他流线交叉,保证布撤展过程中文物流线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在文物流线的规划上,尽可能减少文物流转距离,科学规划藏品库区、展陈区的位置关系。

4

在文物保管、展陈环境控制方面

根据文物存放状态,开展专项环境控制设计,尤其是对文物影响比较大的温湿度的控制设计。在藏品库区,结合藏品的分类保存情况,根据各文物类别对温湿度等空气质量要求,个性化地设计库房空气质量标准;在展陈区,根据展陈形式及展品对环境控制要求,结合展厅展陈类别、展厅空间结构、目标观众人群、人流量预测、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等情况重点研究空气质量目标的实现形式,同时针对特殊展品的裸展需求,结合裸展展品的展陈和保护需要,专门设计空间、环境质量、安保措施符合要求的临时展厅。

(四)以5G技术为依托的博物馆特色智慧运营

实现博物馆智慧化就是将信息化贯穿于博物馆运营之中。在首都博物馆东馆智慧化建设规划中,重点对博物馆信息化进行了整体的思考,从公众服务、展览陈列、藏品保护、科研管理到安全保卫、行政办公、设备设施管理都提出了功能性的需求,并要求各功能模块的集成和数据互通,力图通过大数据的形成及对大数据的分析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随着5G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首都博物馆东馆的建设中,对5G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权威技术单位合作,在大数据、边缘计算、AR/VR/MR、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博物馆观众服务、文物保护、展览陈列、社会教育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同时,还将充分利用5G的技术优势,创建高效的博物馆运营网络,提升一馆两址条件下的统一指挥调度、信息同步与共享方面的能力与水平,保证两馆高效运行。

(五)以公众共享和共同参与的办馆方针

提升公众的文化认同是博物馆的重要使命之一。首都博物馆东馆在建设中,着重思考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的转变,在功能设计中,细分观众人群,为观众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活动空间;开放专业工作区域,为观众提供更深入了解博物馆的渠道;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功能和半开放式展陈空间,积极倡导观众参与博物馆展览的设计、制作、布撤展工作,让观众从被动地参观、受教变为主动地参与、思考,提高博物馆自身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强化观众对博物馆的认同感,打造公众共享共建的博物馆。

(六)以多元、跨界和融合为一体的功能设计思路

首都博物馆东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深刻分析了博物馆功能的转变,将博物馆建筑与周边的关系进行了整体分析,与相关专业机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

结合博物馆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情况及毗邻地铁线的现状,开展博物馆隔震及抗工业振动的专项研究。

结合观众参观环境提升要求,开展博物馆声环境专项研究。

根据文物对光环境的要求,探索文物和观众需求的结合点,开展光环境专项研究。

与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术领域的专业机构合作,开展藏品保护实验室建设研究。

分析博物馆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在整体建筑的空调系统中专项开展空气质量控制研究。

设置博物馆气象站,开展空气质量对文物的影响研究。

提出在勘察、设计、施工和生产运维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提升工程设计、施工水平和未来博物馆运营水平。

在博物馆建筑建设过程中实现多元化跨界融合的同时,开展多学科的博物馆运营研究,与力学、化学、生物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光学、声学等专业学科的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物保护、公众服务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拓展博物馆的学科体系,实现博物馆运营的多维度资源建构,提升博物馆整体科研和运营水平。

四、结语

新时代对博物馆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博物馆新使命,更带来了新挑战。这种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元的,将迫使博物馆的建设、管理、运营思路产生很大转变。在博物馆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全域性的视野。目前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仍属前期阶段,其建设规划思路有待论证。笔者的思考,尚不成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敲修正,不揣谫陋,只为能唤起更多同仁的关注与研究,共同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建设添砖加瓦。

本文改编自《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的思考

本文改编自《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的思考》,原文刊载于《博物院》2019年第5期(总第17期),为首都博物馆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当代博物馆建设及展览诠释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作者:张宇 首都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
博物馆展陈设计有哪些常见问题?
建造一座新的博物馆 —— 湖南省博物馆篇
关于博物馆安全问题的思考
博物馆设计方案及平面图欣赏
首都博物馆馆藏精品鉴赏(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