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BC博物馆题材纪录片初探

作为世界顶尖的纪录片生产机构之一,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在人文领域的纪录片制作方面硕果累累。本文以BBC制作的博物馆题材纪录片为研究主体,从发展趋势、类型划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为国内同类制作与文化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博物馆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与媒体的联系亦日益密切,借助媒体手段进行文化传播,成为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所制作的纪录片中,也出现了诸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关注博物馆题材的作品,在社会中引发博物馆文化热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更多富于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题材纪录片不断创作产生的背景下,国外同类纪录片的制作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作为世界顶尖的纪录片生产机构之一,BBC在人文领域的纪录片制作方面硕果累累,也摄制了许多视角独特的优秀博物馆题材纪录片,为探索博物馆题材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一 BBC博物馆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BBC拍摄制作的众多博物馆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上成绩斐然,对纪录片的发展影响深远。人文领域的纪录片有时相当难做,因为艰涩的人文理论和抽象的艺术规律很难用画面和故事说清,但BBC对这类题材却尤为喜爱,制作了大量观察型纪录,摄像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努力从未知中寻找已知,这也正是BBC向来倡导的“传播、教育、娱乐”理念的体现。英国最佳纪录片20强中大多是BBC的作品,众多寓教于乐的优秀纪录片从BBC走向世界。

BBC最早制作的纪录片是1936年的《电视来到伦敦》。此后,BBC纪录片一度沉寂,直至20世纪50年代即二战结束后,BBC才开始重新制作纪录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虽偶有年份空缺,但BBC一直坚持纪录片的生产。1982年后,其每年制作纪录片的历史更是再无中断,一直延续至今。BBC早期制作的纪录片主要局限于其熟悉的本土题材和欧美历史文化题材,每年的产量也不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除极少数年份,每年的产量基本都维持在5部以内。90年代中后期这一数量略有提高,每年出产纪录片在10部左右。2002年后,纪录片的年产量开始冲破10部的上限,逐年攀升,2005年BBC年均纪录片数接近50部,2007年突破100部,2010年超过200部,2013年达到300部,2016年则一举跃升至400部,一路高歌猛进。伴随年均数量的增长,纪录片涉猎的题材范围亦愈发丰富广博,比单集纪录片体量更大、投资更多的系列专题纪录片也层现叠出。

截至2016年底,BBC制作的博物馆题材纪录片大约60部,年均产量呈现出与BBC纪录片年均增长相近的趋势。

20世纪30年代至2010年BBC记录片的增长量

早在20世纪50年代,BBC纪录片就开始关注考古、历史题材,然而最早的博物馆题材纪录片还要追溯到1972年的 《图坦卡蒙的宝藏》。这是BBC为配合大英博物馆图坦卡蒙展而专门制作的,片中著名文化人马格努斯·马格努介绍了展览盛况及相关展品。

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但总体来看,博物馆题材在2005年之前的BBC纪录片中寥寥可数,主要以博物馆展览、藏品为主题,也都是单集纪录片。2005年以后,博物馆题材纪录片的数量稳中有升,成为BBC纪录片历年均会涉及的题材门类,并涌现出了一批精心制作的多集专题系列纪录片,涉及博物馆题材的深度广度也不断拓展延伸。

2016年是BBC关键的一年。作为BBC确立信托管理模式的基础,从1927年开始由英国皇室正式签发、每十年更新一次的皇家宪章于2016年底到期,BBC面临续牌压力和英国政府的重新评估,亟须强有力的证据获取政府、公众的信任。该年度BBC纪录片和博物馆题材纪录片的数量均涨幅明显,博物馆题材纪录片所关注的内容类别更为广泛和细致,涵盖艺术文化、军事历史、时尚娱乐等多个领域,以锁定新媒体时代更为分散的目标受众;同时,纪实影像在技术美学风格上也有进一步提升。

不同于美国纪录片产业的商业化运营,BBC的收入主要来自收视费以及少量的政府拨款,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公共服务特性,这使它更倾向于以独立视角展示文化遗产、建构民族身份、传递社会责任与底层关怀。因为频道播出没有广告,时长一小时左右的纪录片可以保留电影纪录片起承转合的结构,具有叙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BBC纪录片的文化传承视角,对细节的专注与坚持,对于问题的层层深入和整体性思考,都非常适合博物馆题材独特的人文气质,独具艺术魅力,因此锁定了忠实的高端观众群体。

二 BBC博物馆题材纪录片选题类型划分

纪录片是记录历史、关注社会、表现人生的一个载体,选题视角决定了纪录片最重要的内涵与精神特质。从选题内容的角度,BBC博物馆题材纪录片可大致归纳为直接以博物馆和美术馆为主题的纪录片、以博物馆展览为主题的纪录片、以博物馆藏品为主题的纪录片、以博物馆人物为主题的纪录片、其他以博物馆相关工作为主题的纪录片五类。

需要认识到,纪录影像的制作和主题选择是自由且个性化的,五类博物馆纪录片选题类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重叠,其类型划分是相对而非绝对的。

01

以博物馆、美术馆为主题的纪录片

这类直接选择博物馆或美术馆作为关注对象,切入主题的纪录片,常常从片名就能直观辨别出来,这也是出产博物馆纪录片精品较多的一个类别。以系列形式推出的博物馆题材纪录片很多都属于此类。

此外,直接以博物馆、美术馆为切入主题的单集纪录片也很多。这些纪录片因为体量较小,无法像系列专题纪录片那样面面俱到,涉及博物馆的方面相对较为单一,或集中于博物馆的建造历史,或偏重于文化藏品,或介绍博物馆特定时期的面貌等。在这些单集纪录片中,也不乏一些与人文、政治等结合紧密的特殊选题。

统而言之,直接以博物馆和美术馆为切入主题的纪录片在几类博物馆纪录片中内容跨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制作经费也最为充足,是在人文内涵与美学表达上都较为成熟的类型,虽数量不多但精品屡现。博物馆是内涵多元的文化综合体,而此类纪录片限于篇幅,切入点与论述角度的选择是其亮点也是难点所在,若处理不善易浅尝辄止、泛泛而谈。

02

以博物馆展览为主题的纪录片

以博物馆展览为主题的纪录片是博物馆纪录片中最古老、数量种类最多的类型。这类配合博物馆特定展览而制作的纪录片,按照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三类:

(1)配合展览主题进行的文化科普

这类展览纪录片通常在展览开放期间于BBC播出,为特定展览尤其是国际交流展,提供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是博物馆纪录片中最常见的类型。

(2)导览式的展览参观

这类纪录片直接引导观众参观展览,就展品本身展开讲解与讨论。

(3) 展览项目进程纪实

这类纪录片重在纪录展览从最初策划到最终呈现所经历的过程,如《秦始皇兵马俑》记述了不列颠博物院花费一年时间策划、设计与陈列“始皇帝和兵马俑”这一特展的全过程。

总体来说,以博物馆展览为主题的纪录片历史悠久,题材丰富,是博物馆纪录片中最为繁茂的版块。这类纪录片生产量大,制作精良,与博物馆合作紧密,已然形成了成熟的生产模式;由于配合展览宣传作用突出,通常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03

以博物馆藏品为主题的纪录片

这一类博物馆题材纪录片非常容易与相关艺术文化题材混淆,要注意区分纪录片主题是侧重博物馆藏品,还是偏重艺术家与艺术史。

博物馆藏品纪录片所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博物馆众多的精品名作。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6集系列纪录片《大英博物馆的杰作》。在纪录片《美物:瓷之狂热》中,华莱士收藏馆的前馆长兼策展人罗斯·萨维尔展示与介绍了收藏馆所保藏的大量美轮美奂、匠心独运的赛夫勒瓷器精品。

在大量以博物馆藏品为题材的纪录片中,也会涉及藏品流转历史中的一些特殊主题,甚至牵涉对政治、道德、法律等问题的探讨。

除了介绍多件博物馆藏品,也有纪录片只围绕某博物馆的一件特定藏品展开的。

概括而言,以博物馆藏品为主题的纪录片通常需要与专业机构及权威人士进行广泛合作,在所有博物馆题材纪录片中最具专业性,又因其小而精的切入点而兼具故事性和趣味性。这类纪录片往往依据所述藏品的种别和特性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通过对藏品研究层面的剖析探讨,发现被忽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真相。

04

以博物馆人物为主题的纪录片

博物馆人物包括博物馆的创建者、管理者、工作者和捐献者等。此类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主持人寻访故地讲述人物生平,有的是直接与人物面对面进行对话采访,还有的通过技术手段再现历史场景。

一个人物有时具有多元身份,当相关纪录片侧重于表现其博物馆身份时,某些著名历史人物也可能成为博物馆人物纪录片的主角。

各类人物纪录片一直是BBC钟爱的题材,但选择博物馆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数量不多,是直到近十年才开始出现的新门类。这类纪录片作为对博物馆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必要延伸,趣味性和观赏性强,未经开发的选题素材充足,其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许。

05

以博物馆相关工作为主题的纪录片

除了以上四类博物馆题材纪录片,还存在一类以博物馆考古、科学研究、藏品征集等博物馆其他工作为主题的纪录片。

这类纪录片有时还另辟蹊径,通过反向视角观察博物馆工作。如《赝品之家》讲述了英国的一个三口之家17年间伪造120多件艺术品,愚弄了包括不列颠博物院在内的诸多艺术机构及专家学者的真实案件,另类讽刺且颇为令人玩味地审视了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工作。

相较而言,以博物馆考古、科学研究、藏品征集等博物馆其他工作为主题的纪录片数量最少,创作较为自由,是对博物馆题材纪录片的丰富和补充。

三 结语

博物馆题材纪录片是近十年来BBC纪录片每年均会涉及的题材门类,日益受到BBC相关制作方的青睐,并涌现出了众多广获好评的纪录片精品。这些博物馆纪录片往往立足欧美文化,选取细小而精妙的切入点,擅以独到的文化传承视角、严谨理性的整体性思考深入挖掘博物馆题材,展现人文气质和艺术魅力。其所涵括的丰富而多元的选题视角既是博物馆作为文化综合体的系统性与复杂性的客观反映,又是影视艺术创作的自由性与个性化的必然要求,这也使本文大致归纳的五种博物馆纪录片选题类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交叉,彼此渗透,互为补充,从而为博物馆题材纪录片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解读视角。

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题材纪录片不乏一些口碑佳作。总体来说,我国博物馆纪录片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逐渐探索出一套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崭新模式,发展态势喜人,特色鲜明。BBC博物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与制作经验,可以为中国相关题材纪录片提供选题视角的有益借鉴,使之在学习国外先进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地域的优势要素,吐故纳新,蓬勃以继。

BBC与众多博物馆的长期成功合作以及收获的良好传播效果,也为中国各类博物馆的形象推广、文化传播以及社会教育提供了可资摹仿的与媒体合作运营的模式。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正面临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博物馆题材纪录片研究,加强纪录片在博物馆文化营销中的影响力,以优秀的博物馆纪录片作品,科普历史文化知识,提升观众对博物馆的关切与兴趣,增强社会大众对博物馆的了解,是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应有之义。

本文改编自BBC博物馆题材纪录片初探

本文改编自BBC博物馆题材纪录片初探,原文刊载于《博物院》2019年第1期(总第13期)。作者:冯喆颖 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调研 | 2019年博物馆临展现状调研
策展方式新探索:从云端漫步,到线下五馆联动
【卢浮宫】1000张藏画 BBC艺术纪录片,名画尽收眼底!
被印度封杀的BBC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兔年二聚,主题:景明先生的饼印展
大英展终于来魔都了!观展指南看这一份就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