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尚君 | 自恨为妻生较晚——崔氏《述怀》与卢氏《崔申伯墓志》发覆

宋初钱易《南部新书》卷丁,叙述了唐代的一件婚姻趣事:

卢家有子弟,年已暮而犹为校书郎。晚取崔氏子,崔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嫌色。卢因请诗,以《述怀》为戏,崔立成曰:“不怨檀郎年纪大,不怨檀郎官职卑。自恨为妻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

后来许多典籍皆转引此事,如《诗话总龟》卷四一、《锦绣万花谷别集》卷一三、《婚礼新编》卷一六、《事文类聚后集》卷一三、《合璧事类前集》卷六、《全唐诗》卷七九九等,事实没有增益,文字稍有差异,即两处“檀郎”或作“卢郎”,“为妻”或作“妾身”,皆不影响诗意的解读。卢、崔二姓皆唐之显族,两姓为婚最让人羡慕。卢家子弟不知名字,不明家世,年已暮则至少应在六十以上,犹为校书郎,即仍在官员序列之最低层,仕途之不得意可以想见。不得意归不得意,婚姻门第还是要讲究,于是年高而娶崔氏女。这位崔氏小姐能诗文,有才艺,婚后不愉快,毕竟有家族门风和世族修养,仅微有嫌色而已,一般人不易发现。卢也解风情,偶然夫妻间作诗为戏。这次卢郎出题《述怀》,偏要少艾的爱妻写写心情,崔氏不愧大家本色,挥笔而就。这首诗意思显豁:夫君啊,年纪大,官职卑,这些都不是你的错,为妻绝对不敢有任何怨望,唯一有错的是为妻我,出生太晚,没有赶在你年轻时与你喜结连理。想你年轻时也曾是翩翩少年,风流倜傥,可惜我来人世太晚,没有看到那段好时光。不是你的错,责任全在我,深得诗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之宗旨,也颇具谐趣,成为风靡佳话,是可理解。《南部新书》是钱易采集唐至宋初笔记与传闻而成的书,部分可以找到来源,也有一部分没有来源可觅,上引这条就没有更早记录。因为婚姻重视门第是唐人的习俗,认为此事出现在唐代,崔氏是一位唐代女诗人,应该问题不大。

上引崔氏其人其诗,记录过于简单,诗意也不复杂,没有太多的释读与讨论的空间。最近偶然的机会,读到洛阳近年新出土卢氏撰《崔府君墓志铭并序》(拓本收录于张永华、赵文成、赵君平编《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三编》七七三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版,第1081页),引起对前诗的兴趣。先将墓志全文抄录于下:

崔府君墓志铭并序

新妇范阳卢氏撰

唐故试奉礼郎崔公,博陵安平人也。公讳申伯,字重之。九代祖《座右铭》流庆史谍。七代祖昂,北齐散骑侍郎,魏鸿胪、光禄等卿,度支尚书兼左右仆射,华阳公,食济北郡,赠太尉。六代祖君洽,为随水部、司门二侍郎,左散骑常侍,聘陈使齐随,令誉具纪本传。五代祖昙首,随朝文异登科,莱州掖县令。高祖绍,唐初进士擢第,冀州武邑县令。曾祖顶,同州白水县尉,妣荥阳郑氏。祖譒,苏州司法,妣荥阳郑氏。考迢,和州司马、飞骑尉,夫人陇西李氏,有子三人,公即和州第二子也。弱娶唐逸士玉川先生卢宾一长女,五十六载出三男一女。长曰严,受具戒,僧难反初,躬耕为养。次曰凛,会昌六年陈商侍郎下登进士第,不禄,廿四早死。次曰冱,未立。女适马总仆射懿公之子河南县丞玄庆,先公二年而卒。公道高尚质,不矫求名,性直而坚,不饰以辞。居其贫,贫不屈操,处其俗,俗不污行,名不惬志,退居林壑,恬然自适。良木其坏,以咸通三年壬午夏六月辛未遘疾,九日丙午,春秋七十九,终于东都河南县伊汭乡龙门山中梁村告都里先茔,从古礼也。十月丙申五日庚子,二子号护,葬于先府君之北,崔凛之南,唯吉是庆。平生自卜,投可永安,千年万年。铭曰:

天地生空,水月非坚。公以寿终,竟何恨焉。孀妻拭血,勒石于泉。

进士杨缄书并篆

十多年前,我曾撰文《唐代的亡妻与亡妾墓志》(刊《中华文史论丛》八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指出唐人为亡妻所撰墓志逾百方,而妻为亡夫所撰墓志仅见三方(即《容斋五笔》卷二南宋庆元间江西上饶发现周氏撰《曹因墓志》,《芒洛冢墓遗文》卷中载“妻陇西辛氏”撰《大唐故左威卫仓曹参军庐江郡何府君[简]墓志铭》,及《偃师杏园唐墓》载“妻荥阳郑氏慈柔撰”《大唐故游击将军河南府轩辕府折冲都尉兼横海军副使上柱国赵郡李府君(全礼)墓志铭》)。十多年来,新见亡妻墓志所得又逾百方,而亡夫墓志久无新见。就此而言,此志弥足珍贵。仔细阅读,更不难发现,妻是少妇,夫是老夫,是唐代此类婚姻的特殊记录。

先说志主崔申伯的生平。墓志记载很清楚,他卒于咸通三年(862)六月九日,得寿七十九,也就是说生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他的家世,墓志从远祖说起,首先是“九代祖《座右铭》流庆史谍”,这里指东汉崔瑗。崔瑗《座右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文选》收录:“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传达儒家立身原则,历代影响很大。崔瑗是崔骃之子,《后汉书》卷五二有传附其父,是一世纪末之人,到唐末怎么也不止九代人,故九代祖云云纯属传闻。

崔昂以下家世大致可考。崔昂,《北齐书》卷三有传,墓志也已经出土,知道他生卒年的公元记录为508—565年。从崔昂到崔申伯,三百年间七代人,记载大致可靠。从墓志可知,崔家号为世家,政治地位早已江河日下,历官皆无足称道,值得提到的只有婚姻。墓志记录了曾祖崔顶以下四代人的婚姻,即两婚荥阳郑氏,一婚陇西李氏,卢申伯本人则两婚皆为范阳卢氏,恰可见所谓讲究门第的风习之具体执行。

至于崔申伯本人之第一段婚姻,墓志颇存微旨,须加仔细解读。墓志云:“弱娶唐逸士玉川先生卢宾一长女,五十六载出三男一女。”这里之“弱”指崔申伯弱冠之年,即二十岁以前。“五十六载出三男一女”的句法,在唐墓志中是首次见到,五十六载应指卢申伯第一段婚姻的存续时间,即他与前一位卢氏共同生活时间长达五十六年,其间生育了三男一女。前面推定卢申伯的生年,如果他在十八岁初婚,即为贞元十七年(801)事,五十六年后则为大中十一年(857),假定这一年前卢氏去世,崔申伯已经七十三岁。卢氏撰志时自称“新妇”“孀妻”,是与崔申伯有正式的婚姻。夫妻两人年龄落差之悬殊,可以想见。一般推测,大约相差在五十岁。

“唐逸士玉川先生卢宾一”,可以确定指中唐著名诗人卢仝。宾一应该是卢仝的字,以往文献中没有记载,可补史阙。称字而不称名,可见执笔者卢氏对这位诗坛前辈的尊重。卢仝(?—835),自号玉川子,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县),在扬州(今属江苏)有旧业,早年隐居济源(今属河南)山中,是韩愈、孟郊最铁的朋友。卢仝生年不详,大约与韩愈、柳宗元相当,即出生在大历五年(770)左右,比崔申伯年长十到十五岁。其长女嫁崔,可能在贞元末或稍前。卢仝有《示添丁》《寄男抱孙》等诗,是唐诗人中最喜欢晒娃的一位。其诗偶亦可读到“痴牛与女,不肯勤农桑。徒劳含淫思,旦夕遥相望”(《月蚀诗》)、“谁家女儿楼上头,指挥婢子挂帘钩”(《楼上女儿曲》)、“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石答竹》)等诗句,其间或即包含这位长女。

崔申伯与卢仝女漫长的婚姻期间,诞育了三男一女。墓志所载子女情况是:长子崔严,受具戒出家为僧,会昌僧难时反初归俗。崔申伯去世时,宣宗复兴佛教已经过了十五年,崔严估计因为结婚生育,无法再回寺院,也无法入仕,于是只能务农,“躬耕为养”。次子崔凛,“会昌六年陈商侍郎下登进士第”,这一记录很可靠,与《登科记考》的记载吻合,这一年的同科进士有后来官职与诗名都很显赫的薛能。对崔家来说,这是很荣耀的事,虽在执笔者卢氏归崔前许多年,仍能记载准确。很可惜,崔凛没有等到授官,就于二十四岁那年去世了。如果崔凛登第年为二十岁,即生于大和元年,是崔申伯初婚后二十多年方出生。而第三子崔冱,墓志说“未立”,不是指未到三十岁,而是指未及成年,很可能为崔另外纳妾所生,因唐代妇女的生育年龄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年。“女适马总仆射懿公之子河南县丞玄庆,先公二年而卒。”马总(?—823),是中唐名臣与学者,两《唐书》皆有传,曾任桂管、岭南、淮西节度使,著作今存《通历》《意林》。崔申伯与马总结亲,当然是荣耀之事。崔女卒于咸通元年(860),这时距离马总去世已近四十年,其女享年或可得五十以上。崔申伯去世时,二子即长子崔严、幼子崔冱尚在,葬事“二子号护”,即哭喊着办理丧事,但撰文既由卢氏,书丹更倩杨缄,或二子皆有不足胜任的理由,在此不足揣测。

在作出以上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到,崔申伯虽然活到七十九岁,终官仅是“试奉礼郎”,即虽有做官的资格,其实从来也没有担任过具体职守,徒沾官名而已。他与卢仝女之婚姻长达五十六年,待卢仝女去世,迎娶执笔者卢氏时,他至少已经七十三岁,甚至更为年长。执笔者卢氏的家世、年龄及与崔申伯婚姻之过程没有记录,估计也是来自世族而已没落之旧家,一方面有家族之声望与门风,曾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吟诗作文之能力,另一方面,只要门当户对,名分恰当,其他可以不计,因此而有这样年龄相差几乎五十岁的离奇婚姻。从墓志文本分析,卢氏为亡夫撰墓志,是一项庄重的工作,即写定的文本必须得到家族中同人的审视与理解。有关崔氏家族的记录,显然得自崔氏家谱的记载。有关崔瑗的年代有错讹,看到卢氏对史书年代的理解还不够精确。有关崔申伯卒葬的记载,文字上似有窜夺,不然则语意有不够完整处。卢氏对崔申伯为人品格的记载,是如下一节:“公道高尚质,不矫求名,性直而坚,不饰以辞。居其贫,贫不屈操,处其俗,俗不污行,名不惬志,退居林壑,恬然自适。”即行为朴质,性直率而不加矫饰,因此完全不合适做官,其实也从来没有在官场上混过,一生其实就是“退居林壑,恬然自适”,既不富贵,也无恶行。人是好人,除了结婚生子,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一生就结束了。卢氏对他的去世,似乎并不特别悲伤:“天地生空,水月非坚。公以寿终,竟何恨焉。孀妻拭血,勒石于泉。”前两句是佛法常理,次说得享遐年,人生无憾,最后说自己的悲伤,也属套话,基调是冷静的。整篇墓志客观平静,几乎没有太大的波澜,唯有一句“五十六载出三男一女”,将崔申伯前一段婚姻揭出,也将自己婚入崔府的实际情况传达出来。然而卢氏又很肃穆,全文几乎没有涉及自己人生的任何感慨,即她已经接受了这段特殊的婚姻,坦然面对,虽然她应该还很年轻,但已经有正妻的名分,今后总还有道路可走。

从这方墓志里可以读到一位嫁入世家大族,成为一位老迈而平常闲适的隐士妻子的真实状况。虽然有些无奈,但崔家还是好人家,崔申伯也是好人。如果某天崔申伯知道她会作诗,以《述怀》为题,卢氏写出:“不怨檀郎年纪大,不怨檀郎官职卑。自恨为妻生较晚,不见崔郎年少时。”应该说很合适,卢氏的修养使她能够把握分寸,崔申伯看到也会很开心。当然,我绝对无意说根据这篇墓志,就要考证墓志执笔者卢氏就是前述谐诗的作者。从文本考证来说,毕竟其间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是,因为这方墓志,知道唐代老夫少妻婚姻的实际情况,也因此而知道《南部新书》所载此事的确有所据。当然,唐诗的本事故事很多都有错讹,如二者之崔、卢易位,卢官校书郎与崔试奉礼郎,都在允许范围以内。

与崔氏之少妻作诗稍有不同的是,也有人从老夫立场陈说。南宋人詹义有一首《登科后解嘲》:“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佳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宋诗纪事》卷五三)这是假设,并非实情,与前引崔氏诗正可对读成趣也。

本文原刊载于《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第6期





组稿:《古典文学知识》编辑部

排版:小孟

统筹:凤凰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源流研究 | 唐代范阳卢氏研究
[精品]一流士族崔卢李郑王
《唐朝诡事录》中的范阳卢氏到底什么来头
三国时期:卢植的显赫家世,家族出现22位宰相
中国还有五姓七家后裔吗?有江左世家的后裔吗?
唐代卢仝茶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