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3、4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3期)


文史新探/ WEN SHI XIN TAN

《仪礼·士昏礼》夫妇同牢对席图考
(张逸舟)
摘要:《仪礼·士昏礼》中的夫妇同牢对席图,历代礼家各执己见,异说纷纭。有的不明同牢之意,如杨复《夫妇即席图》;有的不明腊特陈设,如张惠言《同牢图》;有的不明馔之方位,如郑珍《夫妇对席对馔图》;有的不明豆俎尺寸,如杨天宇《夫妇同牢共馔图》。今以《仪礼·士昏礼》经注疏为依据,辨析前人诸家之说,一一明其得失,最后附更为准确的《夫妇同牢对席图》于文末。


《韩诗外传》“三经之席”考论
(沈相辉)
摘要:《韩诗外传》等典籍所载“三经之席”中的“三经”,学界多认为是指三种经书。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考察,并联系孔子时代的实际情况,结合儒家经典系统的发展史,可知“三经”当指三根经线;“三经之席”即春秋时期士大夫所使用的用草或竹织成的三道编的席子。从礼的角度来审视“三经之席”的文本功效,可知此细节体现了孔子颠沛不忘礼的君子修养与临危不惧的圣人气象。


艰难的转身——入北之初的庾信和他的辞赋
(顾农)
摘要:庾信于承圣三年(554)出使西魏,不久江陵的萧梁政权覆灭,他失去了归路,西魏方面把他软禁起来等待他转身。期间他先后写下了几篇辞赋:最早的是《伤心赋》;稍后的《小园赋》表明他曾设想过死不屈服,但没有下定这样的决心。《枯树赋》则表示愿意重新开始自己在北方的新生活。后来他在《哀江南赋》中总结萧梁灭亡的教训,也说到自己的转变。那时汉族士人在少数民族主导的政权里当官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对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左纬交游及诗学考论
(钱志熙)
摘要:黄岩人左纬是北宋后期的诗人。钱锺书《宋诗选注》曾选其诗,后又删去。左纬的诗歌产生于禁抑元祐学术、政和禁诗赋,以及江西诗派流行、东南温台地域诗风等多重背景中,反映了两宋之际的诗风演变。黄裳等多位名家为其诗集作序跋,肯定其成就,并指出其渊源。左纬曾游历邻郡温州,与许景衡等温州学者关系密切。左诗受元祐至政和、宣和整体风气的影响,但能够自立,以、意、理、趣论诗,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对南宋诗人有影响。


明清唐诗选本中的时序错位现象
(张一南)
摘要:明清著名唐诗选本中普遍存在时序错位现象,即错误地排列了诗人的时间顺序。这种现象无形中反映了明清诗学家对唐代诗人的印象。地位较高的诗人更容易被前置。通过时序错位现象可明显看出,明清诗学家有着清晰的“四唐”意识,甚至因此形成一定刻板印象;尊崇古体诗,尊崇岑参、杜甫、李商隐等人,轻视与齐梁诗风、词和小说有关的诗人;以出身时间为判断诗人时序的主要依据。因此,探讨明清唐诗选本时序错位现象,有助于我们消除其带来的误导。


文献天地 / WEN XIAN TIAN DI 

《太平御览》引“唐书”为国史《唐书》考论
(温志拔)
摘要:北宋初官修类书《太平御览》所引“唐书”,按类书编纂体例,不可能是不同文献的通名,从引文关系上看,也不可能是刘昫《旧唐书》,而只可能是唐代修撰的国史《唐书》。据现存史料可证,唐国史修撰不止于代宗,而应当远及晚唐僖宗以前,这些国史“唐书”文字,按照《唐书》的编修体例,相继补充附录于前代《唐书》之中,成为北宋所见之国史”唐书”,即《太平御览》所引“唐书”。


明代何孟春《陶靖节集注》考论
(邓富华)
摘要:现存明代第一个陶集注本,即何孟春所注《陶靖节集》。何孟春不仅对陶集进行了重新编排,且为陶集所作注文,较宋汤汉、元李公焕本更为详实,既有对字词的笺释,也有对句意的疏通及对旧注之驳正,特别是对于陶诗个别问题的注解已经初具集注的性质。当然,何注本也不免有过度阐释陶渊明诗文“忠愤”之处,重在从陶渊明对国事之“忧”,欲有所为而不得之“愤”及对晋室之“忠”进行解读。总的说来,何注本在李公焕注本的基础上,无论在文献的搜集整理还是笺注的水准上都能后出转精,在陶诗笺注史上功不可没,代表了当时陶诗学研究的成就,对后来陶诗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马纪与《齐民要术》
(葛小寒)
摘要: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农书,《齐民要术》在明代中期以前的流传其实非常有限。不仅刊刻极少,而且仅有的刊刻大多留存在“秘阁”之中。但是明中期以后,随着“侍御马直卿”所刻的“湖湘本”《齐民要术》问世,该书才广为流传开来,明人丛书《秘册汇函》《津逮秘书》,清人所刻《学津讨原》本、崇文书局本、渐西村社本,均以此“湖湘本”为底本校勘而成。但是学界对于具有存书之功的“侍御马直卿”则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对于马氏生平的考证,有助于深化《齐民要术》的研究,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理解刊刻农书其实是明代地方官员的“善政”行为。


再谈明万历赵用贤刻本《合刻管子韩非子》
(冯坤)
摘要:《合刻管子韩非子》或称“管韩合刻”,明清学者常取为校勘底本,因而受到一定关注。对于“管韩合刻本”,学者研究及图书馆著录多仅针对《管》《韩》之一,同时难免失落一些具体细节。本文以现存数种《合刻管子韩非子》善本为基础,将二书视为整体,总结其初印、重印及翻刻诸特征,为梳理其版本源流提供更多信息,也借此讨论现有研究及书目著录中出现的问题。


也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编者问题——兼与尚小明教授商榷
(高思莉)
摘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自问世以来,编者问题颇受争议。俞正燮《癸巳存稿·全三古至隋文目录不全本识语》中“实阳湖孙渊如观察之力”之语为始作俑者,至今学界争论未曾断绝。经过考证,俞氏《识语》当另有所指,而非严氏《全文》。孙星衍对《全文》成书之功当另加详考,全面客观评价严氏的辑佚之功理应回归《全文》,系统考究。


文化广角/ WEN HUA GUANG JIAO

东晋褚太后敬父礼之议考论
(张锐)
摘要:东晋褚太后敬父礼之议是一次经学立场、价值取向与现实政治考量交织在一起的大辩论。此议发生的时间不是《通典》所记的永和九年,而最可能在永和元年正月到七月之间。争议围绕褚太后以何种礼仪与其父褚裒见面而展开。蔡谟等人主张依邴原议,何充等人主张依郑玄议。尽管蔡谟等人的意见更符合当时流行的“亲先于君”的观念,而且得到褚太后本人暗许,但何充依仗自己执掌建康朝廷大权的地位与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仍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谈杜甫的《登岳阳楼》
(孙玉文)
摘要:针对既往对杜甫《登岳阳楼》释读中存在的一些误读,本文论证杜甫写这首诗的立足点是岳阳楼,不是洞庭湖。进而根据岳阳楼和洞庭湖的相对地理方位,结合诗歌内容和杜甫对典故的运用,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等,论证《登岳阳楼》写杜甫站在岳阳楼上,依次按东南西北顺序眺望周遭风景的所见、所思、所感,从而对《登岳阳楼》一诗的一些关键字词以及整首诗的内容和形式都作出新的释读。


北宋中央勒留官制度演进研究——以“宋白制书”为中心
(黄泽凡)
摘要:宋代勒留官是指在中央百司机构内担任吏职的官员。宋真宗咸平年间,朝廷制定了沿堂五院、宣徽院、学士院、三馆、合门、客省等机构中的吏职人员出官办法,详细规定吏人出官的程序、年限等,出任勒留官成为这些机构内吏职人员出官的一个环节,因该规定由翰林学士承旨宋白起草,故称“宋白制书”。此后,宋白制书成为宋代中央机构吏职人员出官的基本准则。北宋中后期,朝廷为满足中央机构行政事务运行的需要对宋白制书稍有增补、修订,但其规定的中央吏职人员出官前需出任勒留官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宋。


元顺帝至正十四年会试赋题考辨——兼论进士徐恢的登第时间
(张相逢)
摘要:元代科考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乡、会试第二场有古赋一项,是汉人、南人的考试科目。仁宗延祐二年到顺帝至正十一年各科的会试赋题皆已确定,至正十四年会试赋题目前普遍认为是《铜柱赋》,而《铜柱赋》实乃至正十年湖广乡试赋题,《九章赋》才是至正十四年会试赋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考证《九章赋》的作者徐恢是至正十四年进士,而非泰定元年进士。


“打秋风”考源
(王晓)
摘要:“打秋风”是明清时期一个常见的俗语词,很多辞书都将其解释为假借各种名义向人索取财物之义,但对于“打秋风”何以会有这种含义,即其语源是什么,却无定论。本文通过总结和评判现有的几种关于“打秋风”语源的观点,认为“打秋风”的语源为抽取丰富,它的最初形式为“抽丰”,后与“打”字头相结合,又因语音相近而产生了“秋风”“打抽丰”“打秋风”“打抽风”等形式。


《金瓶梅词话》熟语解证
(杨琳)
摘要:《金瓶梅词话》中运用了众多明代流行的熟语,对当时的读者或听众来说,这些熟语大都眼惯耳熟,心领神会。但时过境迁之后,加之传抄刻印中文本的鲁鱼亥豕,其中相当一部分熟语或者表义不明,或者理据难解,给阅读利用造成障碍。本文从《词话》中选取十条疑难熟语加以解证,以期考镜源流,辨明是非,正解文本,平息聚讼。


读书丛札 / DU SHU CONG ZHA

《韩非子》字义辨正
(连劭名)
摘要:《韩非子》有旧注,清代以来学者作训诂、校勘工作,剩义仍多。《韩非子·主道》:“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老子》:“善行者无辙迹。”《韩非子·主道》:“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往谓意志所向往之目的。”往指王道,《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韩非子·扬权》:“若天若地,故谓是帝之累解。”累解如悬解,《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故谓是帝之悬解。”


古籍编校札记一则——文渊阁本《春秋大全》卷三十七删削数页内容
(王长民)


学界纪事/ XUE JIE JI SHI

我与《文选学》
(穆克宏)


补白

”充壮”补释
(裴瑞玲)

英文要目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4期)

文献天地 / WEN XIAN TIAN DI 

蜀石经《毛诗》摹写本考原

(姚文昌)

摘要:吴骞将旧藏蜀石经《毛诗》、《左传》摹写本与《周礼》校记合订,题“蜀石经残字三种”,现存国家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收入。本文通过校勘和研究认为:吴骞旧藏蜀石经《毛诗》摹写本最早为黄丕烈所有,乃黄氏家庭塾师邵朗仙于嘉庆八年冬据拓本摹写,后经陈鱣而归吴骞。该摹写本既是王昶、阮元等人所见摹写本共同的底本,也是陈宗彝重刻张敦仁旧藏摹写本的底本。

记新发现的宋十行本《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零叶——兼记重庆图书馆藏元刻元印十行本《公羊》

(张丽娟)

摘要:宋十行本是元明以后通行《十三经注疏》的最初源头,此前仅知有《毛诗》《左传》《谷梁》三经传世。2019年笔者有幸参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工作,获见重庆图书馆藏元十行本《公羊》,确认其中配补的七叶黑口版叶为宋刻十行本。此为《毛诗》、《左传》、《谷梁》之外又一种宋十行本实物遗存,对于经籍版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重庆图书馆藏元十行本《公羊》本身也是难得的元刻元印本,可反映元十行本本来面貌,值得充分重视。

《四朝闻见录》南宋版本研考

(邹贺)

摘要:叶绍翁撰《四朝闻见录》在南宋出现过两种刻本:第一版《闻见录》二册,成书于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到淳祐元年(1241)间;第二版《四朝闻见录》,成书于淳祐元年(1241)到宝祐四、五年(1256-1257)间。第二版《四朝闻见录》只是对第一版《闻见录》部分条目、字词的增补、修订,小字原注作者可能是陈起,而且,宋本原书没有条目标题。在潜说友《咸淳临安志》中,保留了宋本原书部分条目的原文。

邵傅《杜律集解》考论

(汪欣欣)

摘要:邵傅的《杜律集解》是一部重要的杜甫律诗集评本,由《杜律五言集解》和《杜律七言集解》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以赵汸《杜律五言赵注》为底本,以单复《杜律单注》为补充;后者则以赵大纲《杜律测旨》为底本,兼采旧题虞集《杜律虞注》之评语。《杜律集解》主要采用“熔裁”式的集评方式,典型体现了明代杜诗集评本的诠释方法与特点,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此书在日本流传甚广,表明了日本学界对杜诗的接受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受容。

俞正燮《全三古至隋文目录不全本识语》之价值——答高思莉

(尚小明)

摘要:俞正燮曾参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纂辑,是目前我们所知唯一一个既见过嘉庆二十三年孙星衍去世前所成《全文》稿本,又见过截止道光十四年经严可均增补后之《全文》稿本的学者,并且先后见过四次。其所撰《全三古至隋文目录不全本识语》对《全文》纂辑情况记述准确、清楚,丝毫不存在误导后来学者的问题,是厘清《全文》纂辑情况最可靠的依据。

关于《顾广圻初校〈史通〉三题》的几个问题

(李庆)

摘要:本文是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编《史学史研究》2019年第4期所载《顾广圻初校〈史通〉三题》一文提出的问题、对拙著《顾千里研究》批评的商榷和答复,并对该文所反映出的古典文献研究中应当注意的一些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史新探/ WEN SHI XIN TAN

燕国始封地考疑

(孔华)

摘要:周初召公封燕的始封地,其地望歧说纷纭,聚讼不已。北京房山琉璃河大墓的发掘及克罍、克盉的发现,可证燕国始封时的都邑不在北京大兴、天津蓟县、河北涞水,更非河南郾城,而是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城址。约在西周中晚期之际,燕并黄帝之后的封邑“蓟”(今北京广安门白云观一带),始徙都其地。至春秋时期,燕都迁往河北临易,战国时期返迁蓟城,是为燕上都。《汉书·地理志》谓蓟为燕国始封地,是以后来燕国的都邑言说其事,致使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略有出入。

梁武帝萧衍的早年行止(建元至隆昌)——兼谈萧衍对其早年形象的塑造

(李猛)

摘要:关于梁武帝萧衍早年行止的文献记载相对较少,且颇多歧异。他重视自我形象塑造,常自述行止,《孝思》、《凈业》二赋序颇多重要信息。加之他早年出仕,既有不得志之经历,又有不光彩事迹。而这些都是他自己、儿子萧绎以及萧梁公私撰述极力晦饰、掩盖的。当然,这也是他引导所致,吴均撰《齐春秋》实录其事而遭诘问、免职,就是其证。故而须重新认识关于萧衍早年仕履的诸种文献,分析其史源、层次与歧异,进而探究导致歧异之因。

论庾信诗歌写景场域及艺术的新变

(黄鸿秋)

摘要:庾信诗歌的写景构成连接南北朝与唐代写作的津梁。在公共性和贵族化写景占主导地位的南北朝后期,庾诗以独具特色的小园和乡野世界的构建,开辟出个人化和世俗化的崭新写景场域;入北之后,以风物节候和边塞风光为代表的北地生态的大规模进入,又使得庾诗的写景场域由南向北转变。庾诗在情与景日益疏离的宫体诗风背景下,通过“景中情”和比兴艺术接通了诗歌中融情写景的传统,同时沿着谢朓、何逊的道路,将意境营造推进到篇体浑成的层次,并进一步恢复了汉魏写景中悲慨壮烈的美学理想。其在写景的工笔写真、融合古今、出小入大、设色艺术、变藻绘为拙朴等方面,亦形成对齐梁写景一般造诣的突破与创变。

韩愈诗“岁在渊献牵牛中”发覆

(凌郁之)

摘要:《容斋随笔》记有韩愈诗“岁在渊献牵牛中”一句,今各本韩集均未见载。《诗渊》所收韩驹《寿郑丞相》诗的首句,与此正同。今考此首《寿郑丞相》是韩愈佚诗,而误署韩驹之名,《容斋随笔》所记韩诗佚句应即出自《寿郑丞相》。诗中“郑丞相”指郑馀庆。郑馀庆对韩愈有奖掖教诲之恩,但是柳宗元称其“及为大官,名益少”,《旧唐书·郑馀庆传》说时人“不全德许之”。李翱、皇甫湜所撰《韩愈行状》《墓志铭》均未言及郑馀庆,似在刻意掩饰韩愈对郑氏的阿附。《寿郑丞相》之被刊落,其故或恐在此。

文渊阁《四库全书》未全据《四库全书考证》校改原因考辩——兼谈《四库全书荟要》与《四库全书考证》之关系

(张春国)

摘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有大量文字未全按《四库全书考证》校改,本文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得出结论:(1)文渊阁《全书》未全据《考证》校改最重要的原因,绝非仅仅是誊录人员抄写失误。《考证》大量校记系针对《荟要》而作,并非针对文渊阁《全书》,这是文渊阁《全书》未全据《考证》校改最重要的原因。此类情况绝非个例,其书籍数量占《荟要》所收书籍的一半,不容忽视。(2)《荟要》、文渊阁《全书》、《考证》校记均源自底本及其校签。有些书其《荟要》本办理早于文渊阁《全书》本,《荟要》本所据底本校签完整,在办理《考证》揭下底本部分校签后,文渊阁《全书》所据底本校签已不全,导致文渊阁《全书》未全据《考证》校改而《荟要》本已改。(3)《荟要》与《考证》关系密切。《考证》校签最初由荟要处、全书处兼办,最终由考证处汇纂成书。

清人自《永乐大典》勾辑古佚方志考

(刘波)

摘要:《永乐大典》中保存有大量古佚方志资料,早在清前期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但清代未见利用《永乐大典》辑本方志刊刻行世,方志辑佚成果大多融入各地后修方志中,以致现代学者对清人在这方面的辑佚成就评价不高。从方志中可以看到一些清人从《永乐大典》中勾稽古佚方志的事例,如李绂辑宋代临川地方志、周永年辑明初东昌志、孙星衍辑松江府史料、袁锡光辑宋《嘉定袁州志》、李天秀校勘《华阴县志》等,可补充对《永乐大典》辑佚史、流传史的认识。

文化广角/ WEN HUA GUANG JIAO

“相如题柱”典故的形成与唐初文人心态

(赵鑫)

摘要:“相如题柱”是一个与原始事件不同的,经文人改造而形成的新典故。《华阳国志》记载司马相如的誓言题于送客观观门,而非升仙桥桥柱。但因“升仙”二字具有功成名就的美好寓意,与唐初文人心态契合,且“题柱”的画面感更具体,所以约在初唐时,此事被改造成为司马相如题桥柱。此后,“相如题桥柱”被作为事实而载入史地书中;“题桥”“题柱”成为新的语辞,类书、辞典纷纷收录该词条;相关诗赋、戏曲等文学创作的内容也得以丰富。

论朱子《诗集传》“旧诂新说”的特点

(张钊)

摘要:本文通过对勘《毛诗正义》与朱子《诗集传》,提出朱子《诗集传》具有“旧诂新说”特点,即他基本继承了《毛诗正义》中的故训,同时仍能发挥与小序不同的新意。而朱子实现这种解说并不是简单依靠理学理论,还依靠了巧妙的训诂学手段,从中可以窥见其经学独特的理路。由此亦可以更深入地观察汉宋《诗》学的因革异同。

线装书的起源时间

(陈腾)

摘要:线装书兴起之后,逐渐演变为东亚汉字文化圈书籍装帧的主流方式。关于线装书的起源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重新检讨线装书的起源时间问题,需要将版本实物与文献记载相互参证。原装古籍实物如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蓝印本《药性粗评》,可以证明嘉靖年间已经出现线装书。杨循吉诗、王穀祥尺牍等书事史料指出,明代嘉靖年间苏州地区流行用线装订书籍。线装书当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苏州地区,万历以后盛行全国。

通行本冯梦龙辑《挂枝儿》《山歌》未收民歌六首及其他

(周玉波)

摘要:明代戏曲选集《万锦清音》上栏所录冯梦龙辑《挂枝儿》《山歌》,较通行本《挂枝儿》《山歌》多出六首,各首民歌在排列次序和具体文字等方面与通行本亦有不同;《破愁一夕话》中的《挂枝儿》《山歌》,与通行本内容也有差异。

论道咸时期清宫“串头本”

(徐建国)

摘要:清宫内廷“串头本”是一种特殊的演出用本,民间未见记载,主要记录了清宫戏曲的武打场面即武打角色上下场、动作衔接及武打的套路等,是清宫武戏排演的原始演出记录,之前少有学者研究。本文通过道光、咸丰年间宫廷“串头本”的论述,揭示最初清宫武戏演出的真实面貌,并对此时期的宫廷武戏演出特色作以探究。



补白:苏轼《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系年辨正(陈灿彬)

英文要目


相关链接:《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1、2期目录



组稿:小孟

排版:小孟

统筹:凤凰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四库全书荟要》
《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500册目录
《文献》2022年第3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四库全书·经部·诗类《毛诗指说》
张晓芝丨​四库底本与文渊阁本《蚓窍集》版本问题辨
《文选》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