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莫兰迪静物作品中的造型空间

摘 要:

20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乔治亚·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在具象绘画领域成功创造出大量既有现代艺术自由气息,又饱含传统艺术深厚底蕴的作品。在莫兰迪的创作中,呈现出他对绘画造型空间处理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本文从图底互换和空间互融这两个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具体解析,力图对莫兰迪绘画如何处理造型空间的艺术手法进行一次简要的归纳概括.

TEXT / 管瑞庭

  20 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乔治亚·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在具象绘画领域成功创造出大量既有现代艺术自由气息,又饱含传统艺术深厚底蕴的作品。在莫兰迪的创作中,呈现出他对绘画造型空间处理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本文从图底互换和空间互融这两个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具体解析,力图对莫兰迪绘画如何处理造型空间的艺术手法进行一次简要的归纳概括。

  一、图底互换

  画面一般都有图像与背景两种基本关系。丹麦心理学家埃德加·鲁宾(EdgarRubin)率先对图像与背景做出基本区别,他认为,一般的视觉经验由两个部分构成:图像与背景,即图与底。图像是注意力的焦点,凡是被封闭的面都是容易被看成“图”,而封闭这个面的另一个面总是被看成“基底”。另外,在特定的条件下,面积较小的面总是被看做“图”,面积较大的则总是被看作“底”。(1)

  在莫兰迪的作品中,“图”与“底”相辅相成,画面虚实互融。他并没有用传统的手法使前景具有“图形”的性质,使背景具有“底”的性质,以取得强烈的深度效果,而是模糊了“图底”的关系,减弱了空间的三维性,使画面上各种因素达到一种巧妙的平衡,从而使画面平面整一的效果得以保持。当“图”与“底”这个视觉范畴变得模棱两可时,对观者很有吸引力,因为它把视觉深度给平面化了,并由于打破了图像与背景的界限而造成了崭新的视觉张力。

  1、正负形互补:在画面中,“图”(单个物象)的外轮廓与“底”(背景)所挤压的外形雷同、相似。在这里,可清晰辨认的正形与被感知的负形外轮廓上趋向一致。正负形相似的互补,大大减弱了复杂的造型布局,使所有造型趋于同一,画面更加简洁。画面删繁就简到如此地步,已经走到具象艺术的边缘,再向前跨一步,即为不复有形的纯粹抽象。(2)

  图一上描绘的是两个极其相似的瓶子,两个瓶子之间与背景所挤压形成的负形外轮廓与瓶子本身的外轮廓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显然不是偶然的效果,而是他刻意安排的结果。这样一来,画面的主题就由两个瓶子的形变成了三个瓶子的形,并且排列方式是两个正着放的瓶子,一个倒置的瓶子。倒置的瓶子安置在两个瓶子中间,处于画面的中央位置。如此的安排使得画面上所有的造型要素变得整一,但又不会过分简单而导致呆板,更好的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艺术效果。

  2、黑白重置:画面中黑色和白色有规律的重复呈现,这是作为图底互换的另一个常用手法。图底互换不仅仅停留在正负形的互补上,更表现在对黑白色独具匠心的安排上。无论以纵向空间还是横向空间来看,黑白色的分布都呈现出一黑一白或一白一黑无限重复的有规律排列。这时的黑白色已经完全脱离“图”与“底”的范畴而游弋于整个画面之中,作为分割画面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图底互换更为彻底。这样刻意安排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使画面中黑白色的分布简约,更符合他的“至减主义”的风格。

  图二这样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很对称的构图中,为了使对称的构图显得并不呆板,为了让画面上分割而成的几个平面不显得过于单调,黑白色的重置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这里,黑白色不仅起到了区分物象与物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调节了画面上被分割平面的黑白灰平衡。一黑一白这样有节奏的涂抹遍布于整个画面,观者看到的只是各个平面上黑白色有节奏的互动,使得“图”与“底”的界限越发模糊,画面气氛更加平和。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授权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破墨法和泼墨法
甲方太挑剔?用图形征服他/她
素描做到这一点,就很厉害了
请注意油画中的灰色!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 绘画构成原理(之二)
书画课堂 | 工笔牡丹技法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