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之 发热与恶寒

上次我们总结了表证中的身疼痛的症状,首先回顾一下:由于机体驱集了大量津液到达体表,毛窍闭塞,表气瘀闭,汗液无法排出体外,壅滞不通,不通则痛,或是由于失血、大汗、泻下而造成体表血气不足,而无法荣养肌肤,或因气血阻滞不通,而使气血不能敷布,从而造成体表气血虚少不能荣养,不荣则痛。还有一个遗漏,就是当肌肉筋脉不松弛的时候也会产生疼痛。疼痛在表证中是非常典型的症状,需要我们进行特别关注。如果辨证为表证,则需要从表证进行论治。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发热与恶寒”的症状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感冒过,发过烧,在你重感冒发烧的时候,你有什么症状?是不是身体一边发着烧,一边有恶寒的感觉。恶寒就是怕冷,穿着厚的衣服也不能得到缓解的怕冷感。同时还有浑身肌肉疼痛,包括头痛、项背疼痛、四肢肌肉关节的疼痛等。甚至在温暖的被子中,还有一个冷的、身体蜷缩的状态。

太阳病的发热恶寒是同时出现的,一边发热一边恶寒。你来我往的寒热往来,多见于半表半里。但发热而渴而不恶寒属阳明。恶寒而不发热是表阴证,即少阴证。另外有些慢性病,只恶寒不发热,多见于太阴病。这是发热恶寒的六经鉴别,但是也不能完全根据发热、恶寒的症状来判定,而是要综合四诊合参来进行辨证。

表、六经发热恶寒鉴别

恶寒和恶风都是机体体表对外界的一种反应,由于外界的自然温度低于人体的温度,皮肤受损体温调节功能减退,防寒能力低下,于是出现了恶寒怕冷的感觉。阳明病其实同样也会存在恶寒恶风的感受,只是由于恶热刺激过于亢奋而恶寒刺激反而被抑制,结果就成了“不恶寒但恶热”了。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解读:这里的阴阳是指表阳证和表阴证,也就是太阳和少阴证。表阳证具有发热恶寒的症状表现,而表阴证,正邪交争的病位仍然在表,但正气沉衰,故在症状上只恶寒而不发热。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处。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解读:此条头痛脉浮形似太阳病,但是有一个关键的证“渴”,这是内热盛,属于白虎汤证里热之病,不恶寒。太阳病法宜汗解,温病属于里热,里热不能发汗,越发汗津液越伤,内热越盛。

风温是温病的一个症候,类似于太阳中风,发热、身灼热自汗出,其热实蒸蒸发热、脉阴阳俱浮,“身重”乃肌肤中有湿。此时,虽有里热,同时有湿,说明里热尚未成实。由于热向上壅,故而“鼻息必鼾,语言难处”。此时切记不能使用桂枝汤,甚至银翘片、桑菊饮也不可以用,而只能使用白虎汤以清里热。

如果再误用下法,则津液更伤,“直视失溲”。下药,在于把胃肠水谷之物,不管是否消化完成,即可催下排出。这种作用一定会失津液。汗、下法都容易伤津血,津血过伤,目失去濡养而“直视”,进而影响脏器,出现“失溲”。

这是告诉我们温病不能汗、也不能泻下,更不能火攻。此条放在太阳病篇,是为了与太阳病进行鉴别。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温病与太阳病区别要点就是:渴而不恶寒。

因此六经皆有发热恶寒,所以最重要的辨病位,是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如果是表证的发热,即正邪交争于表,欲汗出而不得汗所致发热恶寒、身疼痛、脉浮紧,一旦出汗了,汗出热退脉静身凉,身上也不疼了,脉也不浮了,当然疾病也就痊愈了。所以表证的治疗方法,也称之为解表,也就是发汗。

听老师讲,在《伤寒》中具有解表作用的药物就有5味,即麻黄、桂枝、生姜、葛根、葱白。只要解表就离不开这几味药,目的就是为了借助药物的作用让身体汗出,达到祛邪解表的目的。当然,如果我们身边并没有麻黄和桂枝的药物,我们也可以给自己煮一碗生姜汤,放点葱丝或者香菜根,趁热喝下去,被子捂一捂,都能汗出热退解表。或者喝一碗酸辣汤,或喝一碗胡辣汤,身上也能有微微有汗的感觉。除了麻黄,桂枝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羌活、独活、荆芥、防风这些同样具有解表发汗的药物来代替。

很多人认为只有按照仲景的原方来治疗才叫经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学习经方医学的核心是掌握六经辨证、方证对应的思维方法以及治疗疾病的一般规律,绝非只是记住某一个具体方剂;还要掌握每一个方证后面的病理病机以及药物功能功效与组方原理,做到灵活应用,即掌握定法又要圆机活法,从而游刃有余的面对临床中的各种问题。

今天的笔记就写到此,下次再见,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



“中医药同学计划”是中医学习者自发组织的研究式学习实践活动,参加同学计划的每个学习者都将按照蒙曼学习法的原则,自主设定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自主的研究和学习,并通过多次的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向其他的学习者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以完成对中医药学的总结、提炼和升华,熟练掌握中医药知识,打造中医药知识的影响力。

是名笔记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郭生白伤寒六经求真第二编第二章太阳病纲领
胡希恕讲伤寒论讲稿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61)-阳明病的两大类型:外证与里证
《伤寒六经求真》太阳病纲领(2)
《伤寒论》第6条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