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东垣经典方——升阳汤与升阳除湿汤

作者简介

王庆其,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传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国际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黄帝内经》文化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医药治疗脾胃病临床研究。

李东垣经典


——升阳汤与升阳除湿汤

【原文】

升阳汤

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泄泻,腹中鸣,小便黄。

柴胡  益智仁  当归身  橘皮已上各三分  升麻六分  甘草二钱  黄芪三钱  红花少许

上㕮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升阳除湿汤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甘草  大麦蘖面(如胃寒腹鸣者加)  陈皮  猪苓已上各三分  泽泻  益智仁  半夏  防风  神曲  升麻  柴胡  羌活已上各五分  苍术一钱

上㕮咀。作一服,水三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


【评议】

升阳汤与升阳除湿汤都是李东垣治疗泄泻之方,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之处。

相同之处是均有泄泻、肠鸣、小便黄,皆治以升阳法。

差异之处在于湿邪之轻重,升阳汤证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薄不多,偶尔泄泻,湿邪较轻,故仅予升阳即可,用黄芪、柴胡、升麻升发清阳,橘皮、甘草导滞和胃,当归、红花养血活血,益智仁温中止泻;升阳除湿汤证不欲饮食,泄泻不止,四肢困倦,湿邪偏重,故升阳除湿并施,用柴胡、升麻升发清阳,羌活、防风、苍术祛风胜湿,猪苓、泽泻淡渗利湿,陈皮、半夏行气燥湿,神曲、麦芽消食和中,益智仁温中止泻,甘草、姜枣调和胃气。两方所治同中有异,运用时宜详加辨别。


【医案选录】

黄某,女,33岁,1992年12月28日就诊。

患者便溏4年多,某医院诊为非特异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自服西药小檗碱(黄连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等,病情时好时差。近两月来,大便溏薄,日2~3次,无黏液脓血,肠鸣活跃,食毕即欲如厕,泻后痛减,不耐油腻。服中药健脾温肾止泻之剂和西药均罔效。

诊见: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形体肥胖,纳食尚可。

诊为中虚湿胜,阳气下陷。

治以升阳除湿为法:羌活、独活、升麻、柴胡、甘草各6g,泽泻、猪苓、木瓜、防风、大枣各10g,苍术20g,黄芪30g,山楂15g,生姜3片。

服上方后肠鸣大减,大便成形,精神清爽,食欲大增。连服6剂,再以参苓白术散善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腹泻便溏,治法颇多,患者服温肾健脾止泻之品,屡屡罔效,何也?盖久泻之体中阳下陷,湿从中生。患者时当年壮,未有先衰之象,此清气不升则浊气不降,故使然也。欲降必先升。东垣谓:“湿寒之胜,当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愈矣。”吾效东垣之法;以羌、独、防、升、柴辛甘发散升举阳气;泽泻、木瓜、猪苓与苍术为伍,分消其湿;姜枣草辛甘发散,调和脾胃;山楂消积;黄芪益肺脾之气。下病上取而收全效。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泄泻』脾胃湿盛型小儿泄泻
风湿关节疼痛、眩晕、麻木,没想到李东垣一张方子就能药到病除〔除风湿羌活汤〕
【今日方剂】升阳除湿汤
升阳除湿汤,脾胃论
升阳除湿汤治疗小儿久泻28例
经方治疗下身潮湿瘙痒异味,让你不再有难言之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