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值得期待的新人:吴永熹

郑润良《贵州民族报》新作评论8月14日专栏文章:

全球化时代的爱情样本

——读吴永熹的中篇小说《情感教育》

作者:郑润良 版面:第C3版 制作:高小明 时间:2015-08-14
   之前从未听说过吴永熹这个名字,当我在《中篇小说选刊》上读了此文后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作者是何方神圣。读了吴永熹和文珍的对话《面向内心的挖掘》才知道,作者是一位80后女作家,安徽人,经历与同龄人相比有些特别,北大毕业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东亚研究系读硕士,而后在香港工作两年,之后回北京,2014年又到了纽约。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娴熟的外语使她翻译的莉迪亚·戴维斯的小说集《几乎没有记忆》颇受好评。《情感教育》是她在正规刊物发表的处女作,但从文字的老到、叙述的掌控能力可以看出作者之前漫长的准确期,她只是引而不发,因而一出手便有不凡的表现。
   中国长久以来由于农耕文明的影响被称为“乡土中国”,但事实上自2010年起,城市的居住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越来越多的文学刊物开始更多地聚焦那些能够较好地表现都市经验的作家,这方面,我们当代的作家们多少显得有些差强人意。50后、60后作家更擅长的是写历史,70后作家中写乡土社会的也居多数,许多身处都市的80后作家都还在时时回望乡村。如何表现当前的时代、当前的都市情感伦理、全球化时代人性的复杂状况,对于许多作家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正因为这些原因,《情感教育》令我眼前一亮。它显然是基于年青作家自身的生命、情感体验与人生观察,作者甚至直言不怕读者把小说与她本人的经历相联系。如果只看人物经历处所的粗线条,的确也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对男友情爱故事的叙述中把握住了这个时代情感伦理的特殊肌理与内核,为我们理解这个时代的复杂与暧昧之处提供了一份独特、深入的观察。
   故事从女主角曼婷(她的生活轨迹与作者似有很多重合)回到北京后回忆在香港与已婚男士C(大学教授、知识精英、稳健成熟)、Y(外籍学生,青春帅气但又薄情寡义)的交往始末。张爱玲笔下现代都市男女即使深陷情场依然保持相互的功利算计与警醒在这篇作品中得到了某种传承,但又添加了新时代的色彩。曼婷硕士毕业后独身留在香港,举目无亲,她的位置无疑是极为卑微的。C对她的关爱不能说没有发乎真情的成分,对内里其实充满了一种无意识的优越感,带有垂怜的成分。所以,两人的关系C处处占了主动,从开始的确定关系到后来的突然离开,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也凭借自己的身份以及阅历、知识的丰富以导师自居。但曼婷毕竟是一个见过世面、接受了多种教育资源的女孩,她不会容忍自己在情感关系中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所以她又主动与偶然邂逅的Y发展关系,意在找到自己与C关系的平衡点。但C显然无法接受这一点,他可以有妻子,但不能接受曼婷有自己的男朋友。平衡的失却使得两人关系破裂。曼婷在Y身上同样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平等感。她并不在Y未来的蓝图里,只是一个临时的身体伴侣。小说中的男女多多少少还是对彼此付出了真情,但现代人过于发达的理性使得他们无法完全投入,即使在做爱时也保持着一种“游离”的状态。而曼婷与C、Y的交往也并非纯天然,而是带着全球化时代不同地域男女接触时必然携带的身份印记、性别政治与权力关系。这部处处洋溢新时代气息的情感小说因此值得细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当代诗星||【吴睿诗词精选】
江一:挣钱养家,爸爸就应该这么俗
【热风】《沈从文的前半生》:抵达一场“情感教育”
周小勇 ∣ 全球化时代呼唤全球素养教育
《逆流时代》:只要有追忆,往事就不会如烟,近距离追溯全球化危机是如何遭遇的
暧昧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