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卦掌运用之解释,动静之变化。

第一节八卦掌之八反

八卦掌法,亦可谓之八反掌法。盖因进则先进前步,退则先退后步,此谓之一反。人则直步,出则弯步,跨则横步,回则倒步,此谓之二反。人则五花八门,我则静以待动,此谓之三反。人则拳打脚踢,我则穿掌掩肘,此谓之四反。人则使稍,我则使稍先动根,此谓之五反。人则使权变之拳,我则用直伸之掌,此谓之六反。人则回身乃能对后,我则动步即按八方,此谓之七反。人则挺身直进,我则掌到步随,此谓之八反。有此八反,自然有出其不意之妙诀也。

第二节 八卦掌之力

八卦掌之使,其用力由脊而肩、而臂、而指。用力不足,则筋骨懈弛;足则骨节张开,其力必厚,非浊力可及。务须意到力随,而又不可无存力,否则必难变化;且又不可过力,过力收回则难。盖轻则喻于游丝,重则喻于泰山。故有“一羽不能加,猛虎不能遏”之言,此比喻甚切。

用力轻则手足轻灵,变转自如,有如蜘蛛游网,蜻蜓点水之意。故其外体虽轻,而其聚精会神,气贯四肢百骸,实含有百倍刚毅于骨内,所以用“轻则轻于游丝,重则重于泰山”,来阐明此精妙之境。

第三节 八卦掌之步

掌之用法,远以步取,近以腰成。步之动或正、或倒、或合、或掰、或冲、或扣、或跨,无一非进。故掌之走 ,腰膝如轴,而腕肘肩为辘轳,足行如鹤,中枢不动,目视不摇,要沉气勿躁,精神贯注。在步动中,高低远近,求其极,可用“高欲摘星斗,低欲击九泉 ,推出十万里,动转总相连',来形容之。

第四节八卦掌之手眼身各法

眼欲平视,望欲远,若扬脖仰视,胸难空,胸不空则脚站地不稳,膀根无缩力。若两肘无叠无伸,两掌无腰力相随,则发力不速,发而不中,既使中亦如螳螂挡车,毫无效力。

发招要稳,要准。不稳则人之虚实不明,我之手足失措;不准则人易脱化而走,我易失势而空。稳则不慌不忙,从容中矩。准则不偏不过,恰合机宜。即或机势稍差,应从腰腿运用上求之。

我动若有含蓄力,不可用之过猛,猛则遇空即失。用力不可先足,先足无继续力。力之初发动用五成,见其根拔身懈,再续力四成。如此,人不足而我常有余,变招自灵,进退必利,乃为常胜之道。

用兵有要诀:知其道者如主帅指挥兵将,行则行,止则止,部曲行列皆遵令而行,无或少违。而八卦掌用掌要知诀,欲高则高,欲低则低 ,欲近则近,欲远则远,左右进退,攻守击避,皆合其法。

第五章八卦掌动静之变化

第一节步法之重要性

步法在八卦掌技击中,最为重要。若不讲步法,则进退涣散,给人有隙可乘,而我之行门过步失去机宜,亦不能取胜;无步法则掌法亦因之不灵。步法之讲究,若进则须先进前步,退则宜先退后步,在前论中已详言;今再引伸推广之。欲跨左步,须先动左足;跨右步,则先动右足;欲回身先掰步,欲转身先扣步,虚步者为抽身轻灵,实踏者为发力之根。发右掌先进左步跟右步,发左掌先动右步跟左步。

讲究步法之目的,是为求动作迅速之妙。

第二节 桩步立定法

足有三诀,为趾、跟、心三字。可谓趾跟心?即足趾、足跟、足心三诀。三诀之用法不同。

第一,先论立定。立定时要足心踏地,方能中立不倚,且无前栽后仰之虑;足趾尖抓地,方免软膝之病;足跟委地,可避前扑之失。此为立定桩步之功夫。

第二,再论行动。行动时,进则先抬足趾,尤其要先撬大拇趾;退则先起脚跟,再行退步,自无扑跌之患。

第三,再论发招。发招时,前脚尖略向里扣,膝盖骨须要屈实,能使嫩薄之腓骨得以保护。若发招时,后足要跟步向前,腰腿一齐送之,务必使足尖点地,以免后腿力量震动前掌之发力。

再者,扣步须叠腰,掰步须飏腰,快步须沉腰,慢步须直腰,转 50 

身步须磨腰,跑步须探腰,倒步须抽腰,连环步须先沉腰而后长腰,偷步须吸胯扭腰,蹦步须颤腰。

总之,步以腰为轴、腰以腿为轮,并以足趾为根,方为得机得势。

第三节 腰腿屈伸各法

膝要屈而不要死,前(脚)要虚而后(脚)要实,前(脚)稍横,而后(脚)要直,方能屈伸自如,进退方便。

要屈不要死者,是为大腿与小腿屈至方角时,失却膝关节颤动之能力,故曰“不要死”。要屈者,在大腿与小腿,由屈膝而成桥孔之半圆形,是屈中含有伸意,方不至于死板不灵。

第六章八卦掌虚实之理

第一节虚实之变化

前要虚而后要实者,是膝屈必能下腰,则全身重量皆集于背后,以及臀及足跟。而前胸空涵勿着力最,只丹田气实,以便与命门,脊柱、脑桥相呼应。故膝实,以为前面之砥柱。前膝为何屈而要虚?因全身动作亦受其影响之故。

何谓实屈膝?何谓虚屈膝?一言以蔽之:实屈膝则足要全踏地,虚屈膝则为足尖点地,或足跟稍虚,双脚前后均应如此。若遇进退则应以虚实调度,自能动转灵活。

前稍横而后若直者?因前脚稍横,膝关节自然随之,一可以掩档,一可以下单(塌)腰,一可以护小腿脆弱之腓骨。亦且扣步、掰步、跨步、倒步、转步,均可得机得势,易于运转。

至于后要直者,为使足跟之大筋,与臀、胯、腰各部之大筋,成缓舒之状态,以便伸长缩短,活动自然,并且可使后直与前横成三角之势,藉以稳定全身。

第二节 腰胯足步之虚实

为何前胯要缩,后胯要直?盖因胯为上身之主要关节,若两胯具缩,则沉而不灵;若两胯具直,则浮而无力。因而前缩者,须重腹吸胸,以成小月微钓之象。后胯微直者,应为似直非直。以成斜杠之状。若进步则举足平踏,前胯仍缩转,后变为前,直缩相宜,有如辘轳之旋转,毫不滞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八卦掌“三十六歌诀”及注释(全书终)
郭氏锦囊··2
八卦掌技击四十八法实用(之二)
八卦掌身顾截领带随追打法心得
《拳学新编》--齐执度 续
太极拳步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