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伤寒论详解396~398



原文

396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C412

这一条论述中寒的证治。

大病虽然好了,但还是胃气虚寒,不能够输布津液,而且肺金之气也冷了,肺寒金鸣,不能敷布津液,故而出现.喜唾..久不了了者.,不是一朝一夕,时间很长久。也有的本质是胸上有寒,也就是说两太阴,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有寒了。有寒,阳气就不运了,津液就不化,聚而为饮,所以喜唾。.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应当用温药来温太阴,用理中丸。《金匮要略》上也有.上焦有寒,其口多涎.;虚寒肺痿,用甘草干姜汤治疗。用理中丸,能够温中焦,暖上焦,能够运化津液,所以能够治这个病。这是大病瘥后脾胃虚寒的。


原文

397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C413

竹叶石膏汤方

三参二草一斤膏病后虚羸呕逆叨

粳夏半升叶二把麦冬还配一升熬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

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论述病后虚热欲吐的证治。

这一条是跟上条相对的。张仲景写文章有内在联系,是互相对比的。这一条是虚热,理中丸证是虚寒。

大病解后,.虚赢.言其形,反映精血、津液缺乏;少气言其气,反映气虚。合起来就是气阴两虚。.气逆欲吐者.,胃气上逆,总想要吐,不欲食,因为胃的气津两虚,虚热上逆,胃气不降。有的还发热。.竹叶石膏汤主之.,要用竹叶石膏汤补气生津,使胃的虚热下行,这个病就好了。临床中不管是有欲吐,还是有热,还是心里发烦,都可用竹叶石膏汤滋补气液,清胃中虚热。

竹叶石膏汤由七味药组成。麦门冬甘寒,用的多至一升,能续阴气,补血脉。人参、甘草都是补中益气的,因为它是虚赢少气,气阴两伤,光滋液不行,还得要补气,再加上粳米既养胃气又养胃阴。石膏清气分之热,治虚热上逆。竹叶是凌冬不凋,秉阴气最盛,能滋水精以上奉,降虚热以下行,还能利小便。半夏止呕,下胃气。同时,这些药都是甘寒滋润之品,稍微加上一点儿辛热阳性之药,就能够行滞,降逆,使中气活泼,所以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加半夏。

我看过一个妇女,在乳腺炎手术以后发生了败血症,体温39℃多不退,恶心,不乐意吃东西,一闻见味就恶心。脉数而无力,舌红无苔,我用竹时石膏汤就治好了。

.三参二草一斤膏,病后虚赢呕逆叨,粳夏半升叶二把,麦门还配一升熬。.竹叶石膏汤中麦冬要多用,现在一般用一两(30g)。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均能清热生津,但前者以清气分之热为主,主治大烦、大渴、汗大出、脉洪大、大热;后者以滋补气阴为主,主治虚赢少气,气逆欲吐。


原文

398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C414

这一条论述大病新差,不可多进饮食的道理。

病人的脉已解,就是脉平和了,反映邪气已经解除。

.日暮微烦.,这是病刚好,家属勉强叫他多吃东西,脾胃之气尚弱,不能消谷,水谷使胃气产生了热象。胃气不能消谷,被饮食所羁縻,就有点儿发热。下午发热是阳明之气旺于申酉,那时候发热,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这时候不要吃药,减去一些饮食,使胃能够消谷,这个病就好了。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涨知识】

张仲景六经辩证中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病

阳明病

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后附二: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5)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伤寒恒论》
伤寒论注(十) 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
讨论《伤寒论》条文第396 条到第398 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