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说浦东建筑 勾勒时代变迁
画说浦东建筑 勾勒时代变迁
浦东时报数字报刊平台2014/04/24/B3
  ■见习记者  曹之光浦东报道 

  建筑,挺立起一个城市的生长脉络,凝固成一方水土的情感音符。它们于无声处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我们,则在和它们同生共长中,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前行。 

  4月18日,第三届“画说浦东——建筑作品展”,在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海岸艺术空间举行。从高桥黄氏民宅、三林任孝俨旧宅、黄石贞节牌坊、吴昌硕纪念馆、新场“天下第一茶楼”,到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浦东国际机场、东海大桥……全国画家不远万里来到浦东,通过实地采风,以东外滩建筑群、滨江大道、川沙八景等几十处标志性的浦东建筑为蓝本,创作出85幅各类优秀画作。 

  时代裂变,古城斑驳。在现今川沙、高桥、惠南镇,保存有三段明代城墙。其中,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的川沙古城墙,原长2000米,曾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墙建筑。沧海桑田,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天灾人祸,如今仅剩下80米长的城墙遗址。画家周多劲在作品《雨淋城头岁月移——记川沙古城墙》中,运用了由水溶性、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综合材料,将被岁月剥蚀、被铁锈污秽的墙砖“复原”出来。创作过程中,周多劲有了深入地思考:“古城墙曾是农耕文明抵御外敌的堡垒,但却在用钢铁武装起来的工业文明面前,永远地沦陷了。” 

  这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还是生铁成钢必经的淬火过程?在浦东滨江的世博园区,其中的很大一片区域,曾是盛极一时的上钢三厂厂区。上钢三厂曾是上海人民的骄傲,它的拆迁,一度牵动着众多念旧的心。80后画家陈迪,就赶在厂区拆迁前夕创作了油画《上钢三厂·记忆》,定格大工业时代的最后一抹落日余晖。回想起曾经林立的车间与烟囱,他哑然失笑:“记忆很美,现在更美。” 

  艺术家,是时代的预言家。在整个展厅中,最引入瞩目的是由画家关岩创作,长度超过3米、宽度近1.5米的巨幅国画《崛起》。它以陆家嘴为中轴线,全景式地描绘了整个浦江两岸。从西到东,卢浦、徐浦、南浦、杨浦四座跨江大桥一字排开,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在陆家嘴三足鼎立。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并非画家新近作品,而是1998年的旧作。“《崛起》是我对建国50周年的献礼之作。”关岩表示,从1996年开始,他开始广搜城市规划图等资料,确保每一个建筑细节的精确性,无论当时存在还是仅停留在纸面上。他笑道:“不过还是有细节错了。根据最早规划,环球金融中心上部是圆孔设计,但在2005年方案修改后,变成如今的方形空洞了。”这一处“错误”,恰恰记录了发展中的曲折插曲。 

  新的历史进程中,画家手里的画笔,如同工人手里的铁锹,都为了明天而挥舞。画家宋海军创作于1个月前的油画《迪士尼乐章》,以表现主义手法,描绘了热火朝天的迪士尼工地。背景中鳞次栉比、巨人般的建筑塔吊,笼罩在金黄与墨绿的光晕中。有心的人们则能发现,这片神奇的光晕,暗藏着一个“米老鼠”头像。 

  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表示,已举办的三届“画说浦东”艺术展,分别从自然人文、桥梁、建筑三个方面展示了浦东的变迁与进步,也折射出艺术家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艺术家通过创作,实现了聚合正能量的文化担当,也为人文浦东的前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名胜】川沙大厦知多少!
拍于浦东川沙老街
【浦东川沙百年“内史第”明起免费开放
【原创】浦东川沙公园
在上海,浦东川沙城东开到城西
上海区划演变4:浦东新区区划变迁|小交景广播电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