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挑菜”要比“摘菜”好

如果您拿了刀,到田里把种植的蔬菜或野生的茹菜、马兰等“弄”回来,这个动作应该用什么动词?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时真还不好回答呢。你可以用“切”、“割”这些动词,但仔细一想,会觉得都非常不确切。在媒体上,我多次看到有记者用“摘菜”这个动词。自然,这肯定也是不确切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个动作的词语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可它在上海西南方言里却有,这就是“挑菜”。凡这类动作,方言中都叫“挑”,除了“挑菜”外,还有一个就是“挑草”,即用刀把草从地里“弄”回来。

  上海方言的形成就是在吸收周边地区方言的同时形成的,其演变过程历史上都有记载。至今还保留在上海西南方言里的这个“挑”字,古人也早就用过了。我曾看到有作者撰文探讨过这个“挑”字,但只认为它要表示的仅是“挑野菜”。这固然有点道理,但只说了其一,还有其二没有说到。就我的阅读范围看,古人用“挑”字,除了“挑野菜”外,“挑”种植的“家菜”时也是这样用的。谓予不信,请看宋朝时的苏州人,诗人范成大的诗句:“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诗中的踏地菘,就是今天称的塌棵菜,这是种植的蔬菜,相对于茹菜、马兰等野菜,它是道地的“家菜”。从诗中可看出,是范成大自己去把塌棵菜从雪中“挑”回来的。几百年前的那个“挑”字,同至今还在上海西南方言中使用的“挑”字,词义一样、用法一样。

  沪方言对普通话的贡献也很大,很多今朝看来属普通话的词语,在以前却是正宗的方言。如“阴阳怪气”、“一搨糊涂”、“脚碰脚”等当今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但在1923年出版的《上海俗语图说》中,它们还是道地的上海闲话,书中都设专门章节予以介绍、解释的。这种例子多得举不胜举。尤其是沪方言动词,简直可以说有一个动作就有一个相对应的动词,远比普通话中的动词准确、生动,“挑菜”仅是其中一例。这些特色动词在明清以来的古籍(尤其是吴语作品)中都有记载并代代相传,但时至今日很多在上海市区早已消失了,只有乡下头的农民还在使用,这就越发显示出它的价值来。从这个角度说上海西南方言是研究上海闲话和吴方言的资料库一点也不为过,从语音到词汇,从实词到虚词,方言里不仅有文字、语言的信息,也有民俗、历史的信息,能看出发展脉络,很多内容值得研究。2007年6月,上海西南方言被列为闵行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畴了。方言保护的最大要义是使用,如遇到需要用此类词语时,各位应该大胆去讲、去用,不讲、不用,老祖宗传下来的“遗产”真个会在我们手里丢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褚半农:裹粽子,包粽子
挑菜之“挑”
上海话中的“……煞”(下)​|作者:陈永生
上海人近几个月最常说的“筛”字,到底该怎么读?
上海话中的动词同义词​ (七之三)/ 作者:陈永生
上海话中其他词性的词及其同义词(七之七) / 作者:陈永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