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悦墨文化】郝鹤君——山水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三)




郝鹤君,本名郝学仁,斋名槐风堂,1938年生于山西省榆次县。1954年考入中南美专附中(即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2年与林丰俗联合举办“林丰俗、郝鹤君画展”,1990年举办“郝鹤君山水画展”,1992年举办“郝鹤君写生画展”,1998年举办“郝鹤君台湾写生展”,2008年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锦绣河山——郝鹤君画展”,2013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地行踪——郝鹤君山水画展”。出版《郝鹤君台湾写生集》、《郝鹤君山水写生精选》、《锦绣河山——郝鹤君画集》、《大地行踪——郝鹤君山水画集》等。



山水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三)

文|郝鹤君   发表于一九九三年


三、 画内功夫与画外功夫的关系

一般来讲,学生对专业技法是重视的。但每个班的学生对国画技法的掌握与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又不一样,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因人而异,只能因材施教,缺什么就补什么。写生能力强的可以让他们自己画,个别指导,写生基础没过关的就要补课,甚至是我在前面画,让他们在旁边跟着画,尽快补上基础技法。




画外功夫如人品、修养、学识等等,一般来讲学生不十分重视,往往欠缺。技法可教(如素描、色彩、解剖、透视等等)。画外功夫很重要,它是艺术的灵魂,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但又是课堂没法教,几乎是摸不着的东西。教师只能结合教学来灌输,启发他们去自我“修炼”。否则绘画技法再好,“诗情画意”、“迁想妙得”无从谈起。关云长单刀赴宴过长江时,看到滚滚而去的江水,感慨万千,称之为“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而周仓只知使劲地叫:“好水啊!好水!”他们一个有文化,一个是文盲。这很说明知识修养的作用。学生的技法再高,水画得质感很强而没有“迁想妙得”,也只能是“好水”,而不能进入更高的层次。




因此,每次外出写生的地点路线定下来后,在要求学生准备工具、衣物的同时,还希望他们能读一些有关当地的文学作品、诗歌、游记。这样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这对全面、立体地认识当地大有益处。到了目的地,一般也不要求急于画,而要多走、多看,山上山下山前山后走走,作点记录,还要留心看看当地的碑刻、对联、前人题记等文物,争取对所画之处有一个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有些联句、题记水平很高,对我们很有启发,如“岳阳楼记”、昆明大观楼的长联等。这样,思路就开阔了,境界便有可能提高。这也算是补一点画外功夫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心得】山水画教学的几个关系(三)
山水画创作最大的问题是对着对象画古画
大地行踪——郝鹤君山水画
道劲清幽 -- 郝鹤君山水画
郝鹤君山水画作品欣赏
道劲清幽 -- 郝鹤君山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