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悦墨文化】郝鹤君——山水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六)




郝鹤君,本名郝学仁,斋名槐风堂,1938年生于山西省榆次县。1954年考入中南美专附中(即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2年与林丰俗联合举办“林丰俗、郝鹤君画展”,1990年举办“郝鹤君山水画展”,1992年举办“郝鹤君写生画展”,1998年举办“郝鹤君台湾写生展”,2008年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锦绣河山——郝鹤君画展”,2013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地行踪——郝鹤君山水画展”。出版《郝鹤君台湾写生集》、《郝鹤君山水写生精选》、《锦绣河山——郝鹤君画集》、《大地行踪——郝鹤君山水画集》等。



山水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六)

文|郝鹤君   发表于一九九三年


六、学生作品像老师与不像老师的关系

有一个普遍现象:某些大师的学生作品酷似其师,越是成就大的老师,其学生越像老师。这种现象又好又不好,初学则好,后期则不好。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原因在老师,其二,原因在学生。老师是成功者,出于对学生爱护、让学生走老师自己的路才不至于走歪,才会成功。学生崇拜自己的老师,长期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忘了自己。按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大师们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以某一位前辈的作品作为自己唯一的楷模来步步紧随的。他们学习的对象很多,古今中外对自己有用的都学,而且很会结合自己的特点吸收,融会贯通。同时无一不重视到生活中去印证、去再发现,最后形成自已的风格。齐白石是这样,黄宾虹是这样,李可染先生跟随齐、黄十几二十年,也不是齐、黄第二。人是很奇特的动物,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人,即使是孪生兄弟、姐妹,形态、性格气质都有很大差异,更何况各人的经历、学识、修养、爱好、环境、际遇的多样性,绝不会重复。艺术就因为如此才呈现出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如果人人一个样,那是很可悲的。




像指导老师,在学习初期,绝对应该这样。学谁就应该像谁,这样才能学到具体的方法与规律,为进一步触类旁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到后期,就必须按各人的具体情况有侧重地学其他,逐渐发挥自已的特点了。武术界也有这种例子,某人初期跟随某前辈名家,基本功打得很扎实,老师的本事都学会了(并不是能打败老师,而是该学的学到了)。满师后再到外面以武会友,或再拜其他名师学习别派精华,逐渐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形成有自己特点的绝技,成为一代宗师。画界大师不也是这样吗?反过来,也有只守住本师门那一套的,往往一代一代衰落下去,呈现出“近亲繁殖”的颓势。这在艺术的天地里,也不乏其例子。我自己认为单凭我个人是培养不出大师的,对学生初期基础必须十分严格,而在高年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他们广取博收。他们探索,只要有点滴可取之处,都要即时肯定,引导他们逐步完善。千万不能将学生的那点“闪光”扼杀在萌芽阶段。对画得像自己的学生,“听话”的不一定喜欢;而对那些画得不像自己,“离经叛道”、“不听话”的学生也不一定排斥,不一定就不喜欢,相反可能会更重视这类学生。实践证明,后一类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大都有所作为,确有成就。














广东悦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书画定制 / 策展收藏

联系方式:13902731890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衡山路花木市场怡园H3(悦墨文化)

悦墨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心得】山水画教学的几个关系(三)
郝玉林山水画
大地行踪——郝鹤君山水画
道劲清幽 -- 郝鹤君山水画
郝鹤君山水画作品欣赏
道劲清幽 -- 郝鹤君山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