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话之二 : 陈运彰批校《清真集》之美

今天(4月16日)收到样报,文章刊发在4月9日。


这是一部差点与我失之交臂的书。
  2015年7月初的一天,我在网上浏览本地一家旧书店时,发现这家店最近上了不少线装古籍,但性价比好的早已被人捷足先登。好不容易找到一部清初查慎行的《人海记》,也是残本,只有下册。好在价格不高,店主定价50元,我就当样品订下了。
过了几天,到了7月中旬,我又去浏览这家旧书店时,看到《清真词》一书,标价2000元,就点进去看图。看到第二张图,我就决定要买这书了,因为上面钤的印是“潮阳陈蒙庵藏书印”。这藏书印我熟悉,是西泠印社2009年2月20日举办的西泠拍卖五周年庆《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上拍出的那方印章!这是沪上篆刻名家叶潞渊为陈运彰刻的藏书印。

下图是西泠拍卖图

对陈运彰这位学人,我是在读夏承焘先生《天风阁学词日记》时知道的,因为夏先生在日记中多次提到过陈运彰。但说实在的,我那时对陈运彰没留下什么印象。真正关注陈运彰,则是在前几年读了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第1版)后开始的,其中《记陈蒙安》和《记十大狂人事》两篇,记录了一个活生生的陈运彰,介绍了他的为人、书法和词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运彰(1905-1955)原名陈彰,字君漠,一字蒙安、蒙庵、蒙父,号华西,原籍广东潮阳铜盂,生长于上海,斋名为“证常庵”、“华西阁”。早年从广西临桂况蕙风(1859—1926年,名周颐)研究词学,为入室弟子。历任上海通志馆特约采访、潮州修志局委员,之江文理学院、太炎文学院及圣约翰大学教授。工诗词、擅书画、精篆刻,又是书画金石收藏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士。
  下面就主要谈谈他批校过的《清真集》之美。

一、《清真集》之版刻美

这部《清真集》版本较好。
  第一,这部《清真集》为晚清郑文焯校订。郑文焯与况周颐、王鹏运和朱祖谋合称“清季词学四大家”,亦称“清季四大词人”。 晚近以来,北宋词人周邦彦的《清真集》为人瞩目,版本众多。郑文焯(叔问、小坡、大鹤山人)校本《清真集》是周邦彦词集的第一部校刊本。这一校本以律校词,一向以精审著称,代表了当时清真词校勘的最高水平,也被后世研究清真者看重。首录一淳熙序,说明这部《清真集》底本为宋刻。

第二,这部《清真集》是郑文焯校本正式出版发行前的试印本。大鹤山人校本《清真集》刊刻于宣统三年(1911),是在朱祖谋(彊村、沤尹、古微)、夏敬观(吷庵、剑臣)、诸宗元(贞壮)的帮助下刻成的。日本汉学家桥川时雄在考述郑氏著书时,于“大鹤山人校本《清真词》上、下二卷”条下记云:“《大鹤山人校本<清真词>》,上、下二卷,光绪二十六年稿,卷末附语云:‘光绪上章困敦之年大樑月既望。’宣统二年,朱彊村为大鹤所刊也,刊板已佚,流行甚稀。原稿本(傅元叔增湘藏有)中记云:‘校清真词前后几二十年,昨岁因老友彊村翁苦索旧稿以去,手录一通见示,将寄至武昌锲工陶氏写样雕版。’既一年蒇疫,复取初印红样本,斠勘至再,更得订误三四解,颇矜创获,具有佳证,同志嗟异久之。回思宣献言校书如拂几上尘,旋拂旋生,岂欺我哉?版甫墨而武昌兵变,天下纷纷,南北瓦裂,神州陆沉,此版恐付之劫灰中已。展卷泫然,率记岁月,又识余哀。辛亥岁不尽五日。’”从写样到红印样本,再到补校刊刻,校本《清真集》终于刻成。 郑文焯在收到样书后致书夏敬观云:“《清真集》昨承沤老(朱祖谋)先印成数十部,极精雅之至,若以皖造古色纸浓印,宛然宋本。书内封题,七月中曾写付,而沤老适如沪上,不及见。今已属穆工补刊,里页题岁月及尊贯姓字、开雕颠末,稍暇必撰小叙记之。”可见,郑文焯对先试印成的数十部非常满意,认为“极精雅之至”。只是刻本并不完善,因为书内封题、岁月以及记校勘始末、友人宏赞之功的并未纳入。我这部《清真集》就不见这些内容,也与近年拍场上所见《清真集》不同,因此我断定是正式出版发行前的试印本。

第三,这部《清真集》的刻工是当时著名刻工陶子麟。初观此《清真集》,其写刻字体秀雅、刻风峭立,熟悉版本的必定知道这是当时著名刻工陶子麟的作品,书末果然一行“黄冈陶子麟刊”。陶子麟(1857—1928),湖北黄冈人,清末民初全国四大著名刻工之一,以摹刻仿宋体及软体字为特长,当时有“陶家宋椠传天下”的美誉,曾为许多知名藏书家及士绅学者刻过书。其所刻书在封面或卷尾多刻有“黄冈陶子麟镌”或“武昌陶子林(霖)镌”等牌记。陶氏身兼刻工与出版家的双重身份,刊刻图书并经营销售。陶氏所刻之书多为孤本或珍本,影印宋元古籍,雕刻精良,堪与宋元旧椠相媲美。

二、陈运彰批校之才情美

  据夏承焘先生《天风阁学词日记》,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陈运彰就开始在词学上用力甚勤。如一九四〇年九月二十九日:“早陈郁文来云:陈蒙庵近欲校刊元人词”;一九四一年一月二日:“蒙厂来,借《四当斋文集》去。谓新从东莞陈氏族谱中辑得陈季(当为“纪”)《秋江欸乃》词六首”;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九日:“上午蒙庵来,谓曾过得彊村先生所藏陈兰甫批山中白云,于其长调多贬辞。”据上可知,陈运彰的词学研究范围已经延伸到了校勘、辑佚等方面。
这部《清真集》上的批校共38条(其中理校3条)。具体情况是:批3条,校勘37条(主要据明代程明善纂辑《啸馀谱》,计22条,其他《词旨》3条、《景定建康志》3条、《阳春白雪》2条、《耆旧续闻》2条、《乐府指迷》、《颍川小语》、《草堂诗馀》、《齐东野语》和《鹤林玉露》各1条),据《京本通俗小说》补词3首。

另外,从陈运彰存世的书画作品看,他对前人词作烂熟于心。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藏有陈运彰一楷书十四言对联:“归计桔千头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新词光万丈有丝阑旧曲金谱真腔”。联中题款说明,该联是“集稼轩词水调歌头、樵歌念奴娇、蒲江词稿木兰花慢、梅溪词寿楼春句”而撰此长联。又如行书集宋人词句长联:“试为挹飞云玉垒澄秋萃一襟爽气,且图欹醉枕金尊任满听四壁松声”。上联集张先《山亭宴》“试为挹飞云”、张榘《满江红》“玉垒澄秋”、姚勉《沁园春》“萃一襟爽气”,下联集张抡《临江仙》“且图欹醉枕”、赵以夫《水龙吟》“金尊任满”、利登《齐天乐》“听四壁松声”。集前人诗词为联乃民国时期流行于文人间的文字游戏,要求集句者对诗词及平仄有极高的运用技巧。这两副十四言联集得宋人词句十首,其中数句出处颇为冷僻; 两副长联,偶对工稳,意境卓特,足见陈运彰对前人词作的熟悉和词学造诣之深厚。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清真集》还过录了曹元忠校勘(1939年)、郑文焯圈点(1940)。陈运彰在《清真集》末页有则题跋:“元和曹君直校本,今为王君欣夫所得。己卯三月二十二日借录一过。曹氏所用底本亦即此刻,此为吷庵丈所刻。版片今归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楼。蒙庵题记”下面又有一行小字说“庚辰正月临大鹤山人圈点一过”。圈点,是我国一种传统文学批评方式,目的是给读者以提示,同时圈点者意趣也尽在其中。
曹元忠(1865—1923),字夔一,号君直,晚号凌波居士,吴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屡应进士试和经济特科试,皆不遇。捐内阁中书,历官内阁诗读、资政院议员等。民国后为清遗老。先后从管礼耕、黄以周受经学,与其弟曹元弼同为古文经学家。其著作主要在古文献研究。工诗,为晚清西昆派代表作家之一。亦工词。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以施恩当之,云其“词笔骚雅,得白石神理”。跟词学名家朱孝藏交好,参与了《彊村丛书》中一些词集的校勘。又著有《笺经室遗集》,其中有不少关于词集的资料。生平事迹,见曹元弼《君直从兄家传》。
  陈运彰能通过交游途径转录他人研究成果,为后来者研究提供了方便,是我们后人的幸事。

三、陈运彰批校之书法美

  陈运彰固以词学名世,但艺涉多门,喜收藏、精鉴赏、能书画。他好收藏金石拓本、碑帖原件,集藏汉、魏、唐、宋碑帖颇多;而影印本必求有正书局、文明书局、北京故宫版本。尤好王羲之的《兰亭集叙》,生平竭力于兰亭拓本的搜集,并号其居室为“五百兰亭室”。且能详加考订,写出考据文字,郑逸梅谓之“博综治学,金石碑版,无不深入堂奥,颇多发人所未发”。近年,坊间网上常有陈氏题跋金石拓本旧藏出现,颇受追捧。

陈运彰收藏既富,临习亦勤。他的书法主要由宋四家上窥褚遂良,行书尤得力于《兰亭序》,又参以魏晋碑版,这些都是奠定和充实书法功底和魅力的条件。故他的书法具有平淡爽快、潇洒中见天趣的书卷气特点,形成温文尔雅、端庄大度的艺术风格。陈运彰运笔讲究,点画及转折极为精到,行笔中强调了起伏顿挫,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又有意识地糅进了欧体的劲健,褚字的典雅,钟王书法的神韵,其点画、字形灵动、体势劲逸,实为精妙之作。陈运彰的草书,圆转流畅,蕴籍典雅,深得王羲之之韵味。而其行书则笔画圆润,流转秀逸,字体娟秀,行间宽疏,温文尔雅,含有宋四家的风格。陈运彰尤善小楷,陈乃乾编《清名家词》,各卷篇名都由陈运彰题写,以行楷出之,明显有褚河南笔意,寓刚健于柔韧之中,“婉媚遒逸,波拂如铁”,流露着“闲情寄兴、自娱娱人”的笔墨情趣。

陈运彰对于书法自视甚高,也得到当时书法界的认可。书界泰斗沙孟海自订《书学师承交游姓氏表》列当世名家57名,“潮阳陈蒙安运彰”的名号与名家巨宿吴昌硕、康有为、梁启超等同列其次。

四、《清真集》所钤印章美

陈运彰又擅长于印学。《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说他“善书法及治印。”据传,陈运彰弱冠之年,即求索沙孟海刻赠“蒙庵所得金石”朱文印,可见他年轻时便喜收藏印章。他与同时代名印人十分稔熟,如与易大庵、陈巨来陈夷同兄弟和张鲁盦、邓散木、沙孟海等。陈运彰也能治印。陈运彰与当代名印人稔熟,操刀博采众长,融以已意,印风得奇丽峻峭韵味。惜其所作今多散佚。
陈运彰与易大庵交情甚厚,为忘年之交。易晚居沪时,与陈过从甚密,日课一词相互酬答,极文酒之乐。易大厂为其刻印二百余方,为朋侪中得易印较多者。他把其所藏印章辑成《证常印藏》一书,共四册,大都是易大厂的作品,寄悼念一代印人之情。易大庵,本名廷熹,字季复,广东鹤山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卒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大庵为其号。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在北平艺专、铸印局、上海音专任职。以诗词书画篆刻擅名。生平着述颇富,仅篆刻有《无阝斋印稿》、《孺斋自刻印存》、《魏斋印集》等。所刻印篆法奇诡而放纵,也善拟古玺,朴野浑穆。与番禺李尹桑并立岭南,各领风骚。孙洵称:“岭南擅书画篆刻者代不乏人,若求能以一身兼精文、诗、词、书、画、篆刻、音乐、声韵、训诂、佛学者,民国学人中当推易大庵。”

  陈运彰与浙江印人陈巨来陈夷同兄弟过从甚密。其子陈焕道,则拜陈巨来为师,研习篆刻。他对陈夷同的印风,尤为喜爱,在二三年间求刻得近五十方。陈夷同去世后,陈运彰又应陈巨来之请,将所藏夷同印章48枚拓印成为《夷同印存》一册,并集陈后山句成五绝二首题之,其中有“更堪悲手足,未许细商量”,由此足可见其与当世印人亲密无间的关系。

此书第一页盖有沪上名家叶潞渊为陈运彰刻的藏书印:“潮阳陈蒙庵藏书印”。
叶潞渊(1907—1994),名丰,字露园,别署静乐簃、寒碧居。江苏吴县(今属苏州)人。为宋代著名词人叶梦得(石林)后裔,自署石林后人、石林精舍。
叶潞渊未及弱冠即师从赵叔孺,为赵氏门下优秀弟子之一。工丹青,善绘花卉、果品,初师法恽寿平、华喦,又上溯沈周、陆治,设色清新明丽,风神超逸,尤喜作仙桃及家乡洞庭山盛产的枇杷。叶潞渊篆刻极负盛名,早年从浙派诸子入手,致力于陈鸿寿,兼及赵之琛,用刀豪迈、明快,得陈、赵神髓。叶潞渊又精研古文字,凡商周金文、两汉碑额、瓦当封泥等,无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最终演化成自家面目。也擅汉白文印一路,章法善于汲取赵之谦大疏大密的手法,线条间残破并笔尤为一绝,使平稳的印作虚实相映,极具金石古厚之趣。韩天衡认为,叶潞渊的“拟元朱文、汉玉印能比肩陈巨来、方介堪”。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唐云、沈尹默、吴湖帆、叶恭绰、潘伯鹰、邓拓等喜其手刻,获印颇夥。叶潞渊生前出版有《静乐簃印稿》、《潞翁自用百印册》、《叶潞渊印存》等数册,虽未称盛,然精品累累,足以楷则。(叶潞渊与陈巨来、方介堪、沙孟海都是赵叔孺的弟子,均为当代印坛大家。)

《清真集》一书上所钤印章,除叶潞渊“潮阳陈蒙庵藏书印”外,其他都难以确知为谁所刻,但均为名家之作无疑。
  这部《清真集》具有词学、书法、篆刻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中秋-苏轼词篆印欣赏 篆刻书法陈积芳
文脉流传 薪火相承——关于《沈祖棻诗学词学手稿二种》
近代印坛四象之一,鹤山才子易大厂篆刻作品精选,震世骇俗
专辑 ▌刀锋精锐 ◆ 陈如生瓜蒂印选
云泉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