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鸟朝凤》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没落
当酷炫的特效、明星的面孔越来越多地成为电影卖座的噱头,对文化的思考与关照在电影里越来越不受欢迎。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心浮躁的产物,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令人含泪欣喜与感激的是,总有一些导演依然坚守着初心在认真做电影。《百鸟朝凤》,便是这样一部透着深深的人文关怀的电影。

唢呐,在90年代以前甚至2000年以前的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它。唢呐经历了”百鸟朝凤“的繁荣。那个时候,不只是唢呐,所有的“匠人”都印掌握一门手艺而格外受人尊敬。鼎盛时,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面前跪倒一片孝子贤孙。而吹奏的人数与曲子——四台、八台、与百鸟朝凤,更是显示了亡人的品德好坏和排场大小。百鸟朝凤是对亡人品德好的至高评价,更是对唢呐匠品德与技艺的至高评价——只有德行高技艺好的徒弟才能得到师傅的真传,学习这首曲子。于是村里的人们都以能学上吹唢呐为荣,更以能得到吹奏百鸟朝凤为荣。
村民对吹唢呐人的推崇,唢呐匠收徒的苛刻,都使唢呐这门技艺让人仰视。小时候的天鸣便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焦家班的解散游家班的建立,社会也在悄然变化。西洋乐器的涌入与歌舞相间的表演形式吸引着民众的眼球。不管是因为一时好奇还是持久的吸引,唢呐这门技艺,便真的从受人冷落,到慢慢无人问津。
外在人们的不闻不问,唢呐匠自身的养家糊口难以实现,都以必然之势使唢呐这门传统技艺在不可阻挡地走向没落。
主人公焦三爷与游天鸣对唢呐文化的坚守与挽救,可敬、可叹!唢呐不能再养家糊口,反而成了耽误挣钱与生活的累赘,唢呐匠纷纷自寻出路。焦三爷和天鸣一个一个将匠人们请来,也已经挽救不了没落的大势。再凑齐8个人合奏的“8台”已经实属不易,所有的努力也许并没有效果,但是匠人自身的坚守,淳朴的不能将“师父的师父的师父”流传下来的技艺就这样丢掉的“匠人精神”支撑着这门技艺。
然而盛极而衰是必然之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守更然焦三爷显得悲壮。最后一曲”泣血“的”百鸟朝凤“也是唢呐匠人们的最后一曲悲歌。他们身后那个大大的”奠“字不仅是对亡人的祭奠,更是唢呐匠们对这门技艺的祭奠。当所有的音乐淡,只留下唢呐声声悲鸣,8个唢呐匠和切换的八百里秦川的土地融为一体,敦实的黄土地间演奏着唢呐悲戚绝美的回响。仔细想想,这一曲挽歌是匠人们最后的坚守,又何尝不是唢呐自己发出的”救救这门技艺“的呼唤??
游天鸣是坚守的一群人的代表。之前拜师学艺的艰辛与学到至高曲目百鸟朝凤的荣耀,而今无人问津的技艺,游天鸣牢记在老师面前发过的誓言。是的,文化局长得出现给人们一丝希望,这样的 传统技艺是否真的可以借而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而得以延续呢???师父的遗言、他一个一个请唢呐匠想演奏最后一曲的艰辛,和最后他在师父墓前一个人独自吹响的”百鸟朝凤“让人泪如雨下。一个人演奏,似乎预示了已经没有人在坚守,也又预示了依然有人在坚守,即使只是一个人。
他坚守的,不仅仅是唢呐这一门技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是在保护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文化精髓。
但是,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传统技艺与文化不能只靠着匠人们的一腔热血来维系着不消亡,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文化认同与坚守。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思考。如何让这些濒临没落的文化得以传承,值得深思。
有人说,电影的叙事手法传统,剪辑与处理并没有太多亮点。是的,作为一部“寻根”类的电影,它扎根朴实的黄土地,人物也是淳朴的乡村人物。试想,如果你给身处六十年代的普通大众穿上现今Ladygaga的服装,是不是就变成了一出笑话?给长城和敦煌壁画涂抹上绚丽的色彩是不是显得突兀与难以接受?电影亦然。电影的叙事最终为故事服务,叙事手法与故事和人物相统一才相得益彰。这样看来,那些强调叙事手法的本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追求酷炫的特技的一类人,这样的电影本就不是给他们这些人看的,此种观点便没有再议的必要。

相反,电影中清新美丽的芦苇地、水田......无不组成一张张清新自然的水墨画,这种中国元素让人赏心悦目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导演弘扬传统文化的暗示。电影中充满生活气息的对白情怀满满,淳朴的乡情也让人怀念。不管你是80后还是90后,那些熟悉的场景都会勾起满满的回忆。

最后唢呐繁荣之后的没落稍显急促,转折的太快,而对现代文化产生的弊端(天鸣找师兄,而各个师兄都不同程度地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弊端得病、受伤)的处理也稍显单薄,但是瑕不掩瑜,一部好的电影将它想要传达的传达给了观众便是成功。无论如何,这种队传统文化的关照都值得尊敬。
最后一点, 剧中人名“天鸣”也是吴天明导演自身的写照吧。
作者墨绿的夕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鸟朝凤》:传统衰落深刺痛,唢呐声动放悲音
刘志荣:民间文化的历史命运| 评《百鸟朝凤》之十二
一曲《百鸟朝凤》,一支匠人、匠心的颂歌
如果能拍好点,也就不用制片人下跪了吧
《百鸟朝凤》余音绕梁,众生难忘
这才是真正的《百鸟朝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