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解析水产常用解毒产品的原理及使用技术

鱼大大课堂

没有围墙的水产大学



深度解析水产常用解毒产品的原理及使用技术


作者

   李叫兽·李样红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鱼苗的放养之前和养殖过程中刺激性药物使用之后,很多养殖从业者都有解毒的操作习惯。


有需求就有市场,解毒的需求导致了市场上与解毒概念相关产品的繁荣。但是,很多养殖从业者在解毒操作的时候,并未真正清楚水中的毒素究竟是什么,解毒产品能解除水中的毒素真正的机理是什么就急于进行解毒的操作,加上厂商出于商业利益的诱导(很多解毒产品的说明书上都宣称解毒范围广,能降解氨氮,亚盐,藻毒素,杀虫剂,农药等),导致养殖从业者在解毒产品的选择过程中无所适从。


因此,本文就常见的解毒产品的解毒机理及解毒范围展开探讨,为养殖过程中解毒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水产养殖中有毒物质的来源和危害


1、养殖水环境中的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余氯。


常见的藻毒素包括生理活动中分泌及死亡分解产生的微囊藻毒素等蓝藻毒素,甲藻毒素,裸甲藻毒素等。


藻毒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主要为微囊藻毒素;另一类为神经毒素,主要为鱼腥藻毒素-a。肝毒素直接导致肝胰脏肿大、萎缩、出血、坏死以及胃肠道炎症、坏死等病变;神经毒素是一种潜在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止剂,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骨骼肌肉等瘫痪,重症者可因呼吸系统屏障而致死。引起虾的肝胰腺、肠道病变。


上图是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结构

 

2、刺激性药物的使用。

如重金属杀虫剂,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以及其他一些成分不明,以非药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的杀虫药等。


重金属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容易造成重金属在肝脏中的蓄积,造成水生动物慢性中毒有机磷,菊酯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之间的安全范围区间比较小,容易导致水生动物中毒。


 

3、饲料中的毒素,主要有霉菌毒素,氧化油脂等。

由于劣质的原料和贮存方法不当等原因,往往造成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以及油脂的氧化。


水生动物摄食了霉菌毒素超标和氧化油脂超标的饲料,造成肝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碍,肠内黏膜上皮组织细胞坏死,导致水生动物生长缓慢,饲料效果变差,机体免疫受到抑制,易发病等

 


二、解毒产品的解毒机理


1、缓解水生动物中毒的症状。

主要是通过增氧,抗应激增强机体体质的手段等手段。增强机体自身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有毒物质的代谢,转化能力,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2、促进有毒物质的转化,将有毒物质转化成无毒的物质。

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氧化或者其他作用,破坏有毒物质的物理形态和化学结构,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3、降低水环境和机体内毒物的浓度。

主要方式是通过换水,吸附等手段,降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通过内服解毒产品,促进机体内有害物质的代谢和排除,来解除动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毒性。



三、常见的解毒投入品


1、有机酸类

优质的有机酸主要成分是果酸,柠檬酸,生化黄腐酸等。


解毒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有机酸含量的多寡,解毒机理主要是通过羧基-COOH或-COOR或-COR的螯合和络合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有机酸还可用通过促进水体中的酶促反应,促进有机磷,菊酯类和藻毒素的分解。有机磷和菊酯类还有藻毒素,都属于有机化合物,酸性物质可以催化上述有机化合物的水解反应,加快有机物化合物的分解,从而起到解毒的功能。

多元有机酸含碳量大,分子量越大,刺激性越小。有机酸的碳属于小分子有机碳,藻类能利用,有助于解毒后的肥水。


有机酸用于解毒时,用量一般为500-1000毫升每亩米。


【如何鉴别有机酸的质量】

在鉴别有机酸的质量是,可以打开瓶盖闻味道,优质的有机酸由于含有果酸,有果酸味。此外,优质的有机酸由于具有表面活性的作用,摇动瓶子,药液的表面会有泡沫的产生;倒在粗糙的水泥地上,会起泡沫,泡沫的量越多,质量就越好。


2、维生素C

水产上使用的VC包括普通维生素C、包膜维生素C、VC磷酸酯等。

在水产上主要用于外泼和内服,作为机体内的强还原剂,参与机体内的生化反应,清除动物体内摄入的氧化油脂,霉菌毒素等产生的氧化自由基,同时增强机体内的代谢功能,促进有害物质的代谢转化成无毒的物质和有害物质的排出,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维生素C属于强还原剂,在于在水环境中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脱氧抗坏血酸,在中性和碱性的水体中很快被氧化。这也是行业里对于VC的抗应激作用有很多质疑声音的原因。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尽量选用稳定性VC磷酸脂,延长在水中的作用时间。


维生素C稳定性的鉴别:利用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将放置一段时间的维生素C的水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看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程度来判断水溶液的维生素C是否在放置过程中已经被氧化。


由于泼洒VC通过水生动物皮肤和鳃吸收,因此在缓解中毒症状时,为了让水生动物体内吸收到足够的VC,建议用量为500克-1000克每亩米水体。


3 、葡萄糖

肝脏是动物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其解毒功能能力的大小与肝脏内糖原含量有关(进入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可合成肝糖原,从而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肝脏的部分解毒机能,又是通过葡萄糖的氧化产物葡萄糖醛酸与毒物的结合,或依靠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酰基的乙酰化作用而使毒物失效。同时,葡萄糖通过增加组织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而提供解毒作用所需的能量。故葡萄糖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因此,常用于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杀虫剂等中毒的急救。


4、硫代硫酸钠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硫代硫酸钠主要用于解除养殖水体中重金属和余氯的的毒性。硫代硫酸钠自身有较强的络合作用,能够络合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并与之形成络合物,从而掩蔽重金属离子,消除其本身对水生动物的毒性。


余氯是使用氯制剂消毒后残留在水中的有效氯,包括HClO、ClO-和NHCl2等。硫代硫酸钠本身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够与水中的余氯反应,将次氯酸根离子还原为氯离子,自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从而达到中和水体中余氯的目的。


使用的时候一般每亩米用量为1000克

在使用硫代硫酸钠解毒时,不能和有机酸混用。硫代硫酸钠能够和酸(以盐酸为例)反应,产生具有毒性的二氧化硫和硫单质,这些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



5、过硫酸氢钾复合盐

过硫酸氢钾自身具有非常强的氧化能力,氧化还原电位高达1.85V.。在水产养殖中,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解毒过程主要是利用自身的强氧化性,氧化养殖水体中的余氯,破坏藻毒素,有机磷,菊酯类等杀虫剂的化学结构,将它们转化成无毒物质,从而起到解毒的作用。


50%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用于水体解毒时,用量一般为250克每亩米


6、腐殖酸钠

腐植酸是一类高分子有机弱酸,是植物残体腐解后形成的产物,结构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空洞孔隙。由于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团,因而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强的吸附性能,离子交换,络合和螯合能力,能够达到吸附重金属离子,净化水质的目的。


7、中草药

中草药中的很多成分如鞣制,有机酸等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的甘草,黄芩,黄连,穿心莲等均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能,其中以甘草的解毒功能最为突出,被称为中草药中的解毒之王。


现代医学认为,甘草的解毒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甘草酸与毒物结合。使其转化为毒性较小或无毒性的物质以达解毒之功能。如甘草酸与喜树碱结合的单胺盐比原喜树碱毒性降低而抗癌作用增强。


(2)甘草甜素吸附毒物以解毒。其解毒作用与吸附率成正比关系。如士的宁、水合氯醛、阿托品均为被吸附而解毒。


(3)甘草甜素及水解后生成的葡萄糖醛酸具有保肝解毒和诱导药酶加工处理毒物之功能。葡萄糖醛酸经脱水后可与体内一些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毒物质如醇、酸等结合变成无毒的化合物由尿排出体外而起到保肝解毒作用。


(4)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并能起到保护机体作用。


(5)甘草甜素尚具有阻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激在肝脏的代谢功能,从而相对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作用。【1】

 

 [1] 甘草的解毒作用及机理陆秀萍叶军林   海峡药学 2007年 第19卷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产用的解毒产品那么多,到底该选择哪种?怎么用效果才好?
【科普】解毒
水产养殖开年第一步--水体解毒
关于水产养殖中的消毒和解毒,你都了解清楚了吗?
水产养殖有机酸作用只有解毒?有这5大妙用!可别小瞧了!
对症解毒,看看什么状况需要那种解毒产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