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古代国画 篇三:宋元山水画

感谢很多朋友的支持,虽然停了这么久,依然持续的在为我之前的两篇帖子打赏,让我不好意思不写这第三篇

,这几个月因为忙着筹备一些自己的事情,同时去见了四川几个知名的画家,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去之前还是很忐忑的,怕老师觉得自己的画不入流,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画的肯定,也提出了很多的宝贵的建议,对我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先放一点最近几个月的新作吧



说起山水画,应该是受妈妈的影响,每当提起山水画,妈妈就会说起那种绘制在绢本上,色彩发黄,古旧充满韵味的水墨山水画,山水园林应该是每个中国文人心中的一块净土,古代文人,会想尽办法,在方寸之间的土地,营造出一个自己心中的乐土,这也就是为什么苏州,扬州这些江南之地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名园。

山水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境界,它或许并不是现实真正的存在,它只是文人心中对理想的一个投影,一种生活的向往,从12年开始自己生活之后,我就想着如何过的更有意义,记得在一个发烧群的群友就说过,人生在于折腾,这个折腾就是如何让自己过的更充实,做自己想做的事,从自己一个人一手重新翻修自己所住的90年代初的老房,从装修的过程中喜欢上日式园林和花道,在学习的过程中追根寻源重新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再到毅然决然决定离开讨厌的工作,为了自己的理想重新拿起画笔,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一个小小的事情,蝴蝶效应般的影响着你的人生道路。现在在这个小小的方寸之间的乐园,我也在完成这自己心中山水的梦想

“看你们的画,都是些山峰,石头,树林,流水,难道你们都是住在山里面吗”美国一个人在看完中国山水画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他们很难理解中国隐士文化在文人中的盛行,古代文人心中都有归隐山林的向往。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

千年来,这一直是中国文人所向往的人生最高境界。

宋元山水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三个时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构成了山水画的顶峰,后世难以超越

北宋时期

1.溪山行旅图 范宽 206.3X103.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溪山行旅图作为宋代山水画第一神品,长久以来,只能根据董其昌的题字来判断这是范宽的作品,直到195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画中的一片叶子上找到了范宽的落款,最终确定的画家。画面中铺面而来的巨型山石,以一种压迫感,几乎占满了画面,密如雨点的墨痕,将山峰高不可攀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笔法就是范宽有名的雨点皴。

范宽喜欢饮酒,终日坐在山石上放眼四望,任时光在山谷的风中流逝。。。。

作者在画面中为我们展现出三段景代表三种层次,象征人和宇宙的关系

1、前景-凡俗世界:前景行旅二人在炎夏中打赤膊、扇扇子,四头驴背驼重物、步履蹒跚。就好像尘俗的世界
,人们有远有数不尽的包袱,放不下的执着,很忙碌又辛苦的生活着。画中旅人前行的道路似乎宽广,但却永远无法提升层次,而且看不到天,因为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现世的人们也一样

2、中景-好道、求道、修道的层次
如果仔细看,你会看到中景画幅左方的树丛后有一位穿着僧侣袍的求道者。而这名僧人要从画幅的左方翻山越岭,经过危桥,在道路隐晦、丛林密布中探求摸索,才能到达画幅右方树丛后的寺院。中景象征着修炼者辛苦以求道、以及一道被遮掩的、不明的求道之路。

3、远景-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
占画面2/3的远景主峰,是这幅画中最独特的部分。坚实浑圆的主山巨大无比,高耸入天之极处,这似乎表现着坚强的意志,象征了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而祂一直恒常不变的注视着下方的生命。

范宽一共留下了3幅作品,分别是溪山行旅图 ,雪景寒林图,烟岚秋晓图卷

2.早春图 郭溪 158.3X10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早春图为宋神宗时期画师郭溪所作,神宗非常欣赏郭溪的画,曾专门用一间宫殿悬挂他的所有画作,神宗驾崩以后,继位的宋哲宗就不再欣赏郭溪,将他的画作全部撤下,一日有个大臣进宫,竟然发现宫女擦桌子抹布居然是郭溪的画,大吃一惊,于是向宋哲宗求郭溪的画,宋哲宗立马就把郭溪剩下的画作全部赏给了这位大臣,也避免早春图也沦为抹布的命运。

郭溪绘画喜欢用一种叫卷云皴的笔法,画面呈现出一种变化多端,构图丰富,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郭溪一共留下了树色平远图,早春图,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窠石平远图,溪山秋霁图,秋山行旅图

3.万壑松风图 李唐 187.5x13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万壑松风图描绘巨岩重岗,云雾缭绕的的景象,李唐布局中取近景,突出主峰和崖岸,以造成迫在眉睫的视觉感受。山石皴法,融合了李成、范宽、郭熙诸家技巧,用多种皴法表现不同的石质,如主峰,上端用长钉皴刮铁皴,中部偶尔参以解索皴;在山腰以下使用独创的马牙皴。此外还可以看出其后来创造出小斧劈、大斧劈的雏型。对皴法的运用是李唐在此图中的最大特点。

这一幅画在主峰旁边的远山上,题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甲辰是宋宣和六年(1124),两年之后就是有名的靖康之变,北宋灭亡。本来李唐也在押着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技艺工匠等数千人的队伍之中,队伍行出不远,就有小道消息隐秘传播: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已经南渡,意欲在南方建立朝廷。李唐听说后,逃出金营,向着南方直奔。行到太行山,李唐只顾赶路,天色已晚,正想寻个落脚处,不料山坡上杀下一伙强盗来。强盗们将他团团围住,料想行囊中必有财宝,一把夺来,行囊里只见颜 料画笔。强盗之一名萧照,本是喜画之人,被乱世裹挟进山寨,便问其姓甚名谁,方知眼前即是他极为倾慕的李唐。萧照管不得同伙的惊异,对着李唐纳头便拜。李唐感激萧照的救护,便真心收他为徒,师徒二人终于回到南宋画院

李唐现在留有画作长夏江寺图,采薇图,万壑松风图,秋林观泉卷,濠濮图,晋文公复国图,秋林放犊图,江山小景图,牧牛图页, 松湖钓隐图,炙艾图

南宋时期

不同于北宋山水多表现北方山石的雄壮,南宋因为迁都临安,画家多描绘江南景致,这时更多展现水的灵动,画面留白越来越多

南宋四家: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唐

刘松年,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画学李唐,画风笔精墨妙,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马远,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第一幅踏歌图,此图近处田垅溪桥,巨石踞于左边一角,疏柳翠竹掩映,有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垅上。中段空白,云烟迷漫,似乎山谷中还有蒙蒙细雨。远处奇峰对峙,宫阙隐现,朝霞一抹。整个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诗意 。

马远的画深受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喜爱,由于存世少,基本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馆藏,私人收藏家极少出手,一旦出现在拍卖会,预计估价每尺3亿人民币


南宋以画'边角之景'而著名的画家夏圭。边角景构的特点是,主体形象少,画面简洁洗练,留白面积较大,多用'计白当黑'的手法,有效的利用边角相互呼应,利用对角线保持平衡感,虚实对比强烈,它在提炼景物时,求劲求少,以很少的景物来衬托意境而不是直接用景物去'画'意境。

元代时期

从元代开始,有别于宋代的画院派,文人画开始成为主流,大批的文人志士感叹于亡国之痛,自我的才华和抱负得不到重视,转身投于艺术创作中,对自然的精细的描摹不再是绘画的主流,更多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感,自然的山川和心中的理想相结合,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和真谛,而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开创了文人画的先河的赵孟頫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皇室后裔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当时的文人多对他不齿,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他在书画上杰出的才华,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鹊华秋色图可谓是文人画的典范,也是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有一次,赵孟頫和几位好友喝酒作诗,大家谈笑风生,说起曾经游历过的名山大川,赵孟頫盛赞济南山水之胜。谈及鹊山和华不注山,一个浑圆敦厚,一个尖耸入云,两座山峰形态迥异,穷尽山之峻美巍峨,使在场的人为之神往。听了赵孟頫的描述后,周密对济南更加产生向往之情,遂央求赵作幅画,以补其未曾涉足故土之憾。赵遂凭着记忆描画起济南华不注山和附近鹊山的秋天景色,他一边画,一边给周密介绍济南的山水、民俗风情,并题上'鹊华秋色'四个字--- 《鹊华秋色图》

然而这幅旷世神作,却被后来的乾隆提满了打油诗,令人恶心,后来更是差点被他焚毁

来到最后一个大画家,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

黄公望是元代著名全真派道士、画家。为'元四家''(外三家为吴镇、王蒙、倪瓒)之首。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开始创稿于至正七年(1347年),时断时续,历经数年,至正十年,他83岁,为此图作题时,尚未最后竣稿。画面绘制江南富春江沿岸的风光,连绵起伏的丘壑峰峦,丛林村社,渔舟小桥,云山烟树传达出淡泊悠远的心境。

富春山居图同样也木有躲过乾隆的咸猪手,幸好他水平太差,把赝品错当正品,现在这幅赝品也被他提满牛皮癣,反而真品躲过一劫,留的干干净净的画面

如何临摹

因为重心在宋画花鸟上面,所以山水画现在画的不多,而且都是选择小品和长卷的部分节选来临摹,毕竟才刚开始,画技需要磨练,二是山水考验用笔,还是把书法练好,再临摹大幅作品,特别像溪山行旅图这种,开幅就是2米,全画全是小笔皴擦,不敢想象画完一副要用多少时间

山水画画具很简单,勾形我用的是青山挂雪,皴擦用狼毫笔,染色用兼毫笔,宋画山水用色比较少,特别是追求仿古意味的话,基本用清墨勾形,以便后来的修改,再用稍重墨色皴擦,用淡墨染出明暗,重墨勾出前景中景的轮廓,只用少量的赭石色点染,原画会有用到青绿色,但是经过千年的洗刷,色彩基本已经脱落或者变色,所以现在看到的只有水墨,整个上色过程由淡逐步加深,这样即使出现错误也好修改

天津杨柳青画社这本山水画临摹非常不错,今年出了第一本,大家可以关注下,应该会持续出其他本

很多人都会觉得传统宋画工笔和家里的装修不是很搭,毕竟装修成新中式还是少数,其实宋画是各个朝代绘画中最百搭的,因为他的简约,精细,精致,就是现在流行的极简风的鼻祖,当宋画放入家里,会呈现出各种的美

至此,三大绘画体系的帖子都已写完,中间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依然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别是一直鼓励我的朋友

,以后应该还会有些小旁支的介绍,再次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对传统工艺的喜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美术史上的那些扛把子及其代表作(一)
35第七章宋代美术
岁寒三友 | 中国文人的最爱,松竹梅高清绘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七)
赵孟頫山水画赏析
元代绘画的发展与继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