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肘部损伤

伸直型占90%以上

Gartland 1959年提出了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

Gartland分型示意图

I型(A)、 ll型(B)、 lll型(C)

治疗:

对于ll型以上骨折通常要求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对于难复性或伴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常需开放复位内固定

经麻醉师评估并按规定禁食水,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下常规消毒铺单患肢肩外展置于C臂机上。

术中重点观察

Baumann 角影像学上的角度,前后位上肱骨纵轴延长线(A)与肱骨外上髁的斜线(B)相交形成的角度(正常范围 64°至 81°)。

肱骨前缘线经过肱骨头中心

典型病例

术前

术中

术后

病例二

术前

术中

术后

病例三

病例四

术前

术后

克氏针拔除后

术后三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复位体会:

肿胀发生前,最好急诊手术。

复位屈肘时机要合适,牵引不够及牵引太过。
避免反复多次粗暴的复位,复位不理想时开放复位,同样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术中透视必须要有标准的正侧位片。

穿针体会:

1.克氏针穿针角度与肱骨干长轴约成40度,克氏针直径要合适,1.5-2.0,太细容易往髓腔走,不稳定,超2.0增加骨骺损伤。

2.穿过两侧皮质有两次落空感,如果没有很可能复位丢失。
3.内侧穿针时摸清楚内上髁最低点,稍偏内上方2mm进针。尺神经损伤风险可控。
4.一般先穿尺侧克氏针,桡偏型先穿桡侧克氏针。
5.针道有感染的情况,但拔针后很快痊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菁讲:儿童高位肱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选择,你学会了吗?
内侧搞不得?17例肱骨近端双板策略分享
268元一本,《3D骨科学》揭露3D打印在骨科的应用
重度膝关节退变的治疗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
病例·精选|3D ACT技术辅助为93岁高龄患者精准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
付中国教授:再谈髓内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