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只眼睛看国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仓廪实而知礼节”,国人的文化自信逐渐回归,另一方面,面对资本和物质对人的异化,试图回顾传统文化,找出安身立命之处。因此,近几年来,国学逐渐成为一种风潮和流行,人们趋之若鹜,各种细枝末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都以国学名义出现,更有奉梵文研究专家为国学大师者,一时间,不知何以为国学矣!

国学,有好多种定义,也随着时代变化有所发展。清末民初,多以“中国固有之学术”定义之,此时之国学尚以儒家为主。后来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范畴逐步扩大,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广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也正是因为对于传统文化中驳杂万象、不符合不适应现代社会之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需要,有人提出了“文化传统”的概念。如庞朴先生曾界定“文化传统”是“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相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有众多的表现形式,“文化传统”概念的抽象意味更浓些,有些让人捉摸不定。

无论是现在流行的读经也好,还是历史上的经学、理学、心学、朴学也好,基本上都是在人文范畴内打转转。因此,在英人李约瑟挖掘中国科学技术史料的影响下,一些国人提出了“自然国学”与“人文国学”的区别概念。

“自然国学”的概念美则美矣,但也只是以自然科学的角度去梳理中国存留的典籍,对于其中的合理性也是以西方科学现代科学去界定,并未对“自然国学”何以产生、何以发展以及何以新生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所做的也不过是故纸堆的整理而已。

有一点至为重要,清末李鸿章曾有言: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此一句虽为说明中国边患由西北陆防向东南海防的变化,实际上也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向东方扩展、东方文化被迫接受的反映。国学,现在最早也就推至先秦诸子,然此三千年来的国学发展,也仍然没能在清末抵抗住西方文明的侵蚀,到现在更是以接受西方文明创造的成果为现代化。

三千年来,是什么创造了曾经辉煌的中华文明?是什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我们现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仅仅回归“固有之学术”是否足够?过去三千年之典籍乃过去三千年之人物所留下的遗迹,那么,现在我们是否能够应对三千年之变局而留下适应现代社会之典籍?

任何文明、任何文化,最初的起源与发端都是天文学。古人穴居野处,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日月升降,五纬起落,流星闪烁,彗孛耀空,节令代谢,草木枯荣,动物行藏,在我华夏则有伏羲画卦、黄帝作甲子、尧帝传历法,由此开端中华文明。西方文明的近代飞跃,也是由天文学突破而来,由开普勒、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开创了近代天文学和物理学,进一步发展出了现代科学体系。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那么,中华文明的传统中,天文学是如何体现的?

(本文作者微信号 lsyd26)←长按复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国学、儒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思考
在中华文化中寻觅大国治理的根由
[文明之旅]国学与传统文化(20110919)
国学是什么?国学容易学吗?
摆脱西学对国学的束缚
孩子们该不该学点国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