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第十九 玉機真臓論(下)

脈有兼併勝傳之變,病亦速也,然七惑之卒發,則脈遲病先。令人大病者,气發無常,觸則變也。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因而怒,氣剛,則肝气乘矣。因而悲,氣滞,則肺气乘矣。因而恐,溼澑,則脾气乘矣。因而憂,識憊,則心心气乘矣。乘者,乘其所虛者也。故病有五,二十有五變,及其傳化。

傳者,乘之名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气動形,期六月死。眞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眞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睏,眞臟脈現。十月之內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眞臟脈見。期一歲死,見眞臟,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胷中氣滿。腹中病。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睏脫肉,目眶陷,眞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絶閉,脈道不通,气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爲期。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眞臟雖不見猶死也。

眞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案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眞心脈來,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眞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

眞腎脈至,搏而絶,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眞脾脈至,弱而乍數乍踈,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眞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

五臟者,皆稟气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气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爲而至於手太陰之動脈也。故邪氣勝者,精气衰也。

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脈俱至於手太陰。故眞臟之气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凡治病,緣其形气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形气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見也。

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病有四難,曰形气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邪甚。

脈逆四時,爲不可治也。必察四難,而明告之。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縣絶沉濇者,命曰逆四時矣。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濇,秋冬而脈浮大,亦名曰逆四時也。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也。五實者死,五虛者死。五實者,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五虛者,脈細,皮寒,气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若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道家版《黄帝内经》第十四 湯液醪醴論篇

道家版《黄帝内经》第十五 玉版論要篇

道家版《黄帝内经》第十六 診要經終論篇

道家版《黄帝内经》第十七 脈要精微論篇

道家版《黄帝内经》第十八 平人氣象論篇

《黄帝内经》第十九 玉機真臓論(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黃帝內經素問譯解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
《黃帝內經 素問》玉機真藏論第十九
黄帝内经中认为真脏脉是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
玉机真脏论十五
29、《黄帝内经》19-玉机珍藏论3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