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第九课:什么是至善?
userphoto

2023.05.21 浙江

关注

各位同学晚上好

今天这一课的学习,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最后一句,也即“止于至善”这四个字。

在上一课当中,跟大家分享了“在亲民”章句,也清晰了“亲民”的这个行为是为了更好地“作新民”。那么,在儒家学子的心中,其理想的“新民”状态是怎样的呢?

关于“止于至善”这四个字,本来是不难理解的,只要各位同学能用心地对照下《传》部分的解读,其实就能够很好地理解的。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里面的关键字“善”,被人云亦云地曲解成了世俗之善,而大部分的人又懒得要命,除了翻一翻《大学》里面的第四章,看一看所谓的译文,就再也没有人去打开《诗经》里面的原文去一一对应了......

止,是奋斗边界

于,是语气助词

至,是最高标准

善,是理想状态

止于至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承担上天赋予的使命,在职权范围之内,用自己的能力和才智去修身,去齐家,去治国,以达成“天下平”的最佳状态。

古圣先哲们考虑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语境变迁,特地用穿越时空的智慧,用以经解经的方式为我们这样的后学准备了五个典故来进行解读。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这个典故出自《诗经》的《商颂·玄鸟》篇,歌颂的是旧时的武丁时期的殷商盛况,其治国严明,疆域广袤,物产丰富,百姓安泰,万邦来朝。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这个典故出自于《诗经》里的《小雅·缗蛮》篇,这篇文章描写的是贵族之人如何帮助饱受劳作之苦的助人为乐故事,一个贵族子弟在架着车马的途中,顺带着捎上了一个挑着重担步行的赶路之人,一路上不但没有嫌弃其地位的底下,反而是好吃好喝地招待,而且在其吃饱喝足之后,还不忘敦敦教诲,为其指点人生......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这个典故也同样出自于《诗经》里的《大雅·文王》篇,歌颂的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追述的是文王代天授命而代殷的治理天下的功德。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兮!”

这段话也同样是《诗经》里的《卫风·淇澳》篇,其描写的是一个神态自若的谦谦君子,其品德,修养,文采,学识,胸怀,风趣等各个方面都让人一见倾心,难以忘怀。

如切如磋,这说的是他在学习方面是如何的用功。

如琢如磨,这说的是他在自我修养上的用心雕琢。


《诗》云:“於戏! 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这段话也一样是《诗经》里的文章,出自《周颂·烈文》篇,这是一篇歌颂地方诸侯如何治理番邦的治邦事迹,不但贤人君子会去设法亲近,就连普通群众也能让其喝其打成一片,并能实现其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以上五个典故,从五个不同的方面去说明各自的“至善”。

《玄鸟》篇,讲的是邦国盛世之至善

《缗蛮》篇,讲的是贵族助人之至善

《文王》篇,讲的是君王治国之至善

《淇澳》篇,讲的是君子修身之至善

《烈文》篇,讲的是诸侯治邦之至善

对照与我们的家庭教育现实来说,什么是至善呢?敬请各位同学将自己的理解打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次的答案明天晚上进行公布。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

第二天的分享

周五我们分享了什么是至善,也讲了五个具体的励志故事,

第一个是天下太平的邦国盛世之善,

第二个是贵族的助人之善,

第三个是君王的治国之善,

第四个是君子的修身治学之善,

第五个是诸侯的安邦之善

最后留下来了一个思考,也即如何将这些经典的故事对应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当中呢?对应到家庭教育当中,至善又会是什么呢?大家都有积极思考并参与吗?

根据班长及其各群管理的反馈,积极互动的同学并不多哦,这又是为什么呢?

是不善于用文字来表达所思所想?

还是压根就没有进行过思考呢?

又或是在自己思考出来的万千答案中,不知道具体得用哪一个呢?

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都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我们这里是家庭教育学习群,不是走马观花群,你自己都不去思考,不去学习,不去精进,又如何去指导孩子的人生呢?

当然了,群里也不乏积极互动并回答的同学,其中有一位同学提到庄子的思考,也分享了自己的对庄子思想的见解,首先我们先不管回答的对错与否,能主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就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

你思考了,思考的能力才能逐步独立。

你分享了,指导他人的能力才能形成。

你学习了,知识的体系和框架才能健全。

你决断了,领导的水平才能一点点提升。

至于什么是至善,这其实需要用到《大学》的格物法的

道家,以合乎天伦为至善

儒家,以建乎人伦为至善

法家,以通乎权变为至善

对应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是不是也可以来个细分呢?

比如个体方面,明德,修身,功成

比如家庭方面,荣昌,和睦,永续

个体方面是不是还可以继续细分呢?

健康上,长命百岁享天年

学识上,知至通达济万民

品德上,远感近悦君子体

技能上,巧夺天工成绝品

成就上,铁券丹青留芳名

同理,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可以如此细分的

夫妻关系上,夫倡妇随

家庭事业上,立命安身

孩子教育上,子女有成

繁衍继承上,千秋永祀

所谓至善,自然是要站在不同的背景和自身所代持的权利和责任高度相关的,作为华夏子民,因为我们曾经有过那段令人神往的“大同天下”,所以,不管是哪家哪派,其努力的终极目标都是相同的

能力和学识都不够时,那就修之于身,去努力地向那些神态,学识,能力,人品,胸怀等方面都人见人爱的《淇澳》式君子。

所以,《大学》给出了以下八个达成至善的经典路径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而《道德经》也给出了具体的步骤和方向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这些经典里的智慧,不管是哪一本,核心都是教导我们如何去一步步达成个人的至善,家庭的至善,乡党(企业)的至善,邦国的至善,天下的至善的。

好了,今晚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讲,我们一起来聊聊如何动手去做,也即从哪里做起的问题。欢迎大家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进群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05传】释“止于至善”|《大学》没有那么难
《大学》赏析(4)知其所止
***将《大学》的“止于至善”解释为“处于最完美境界”?误会!
《麟之趾》大义指引
《大学·传三章》意解
《大学》注解(敬守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