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才能彻底肃清儒家思想?——有意思有深度的国学问题之二十一

社会运行的规律是什么?

答:

社会运行没有规律。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规律来安慰自己,那么,这个唯一的规律就是没有规律。
社会的运行由无数个因素决定着,相互交织着、影响着、推动着、作用着,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那么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一个因素的变化人或许可以总结出规律,但是两个、三个因素发生综合的变化,人就无法总结出规律了。
所以你看到的总结社会规律,教人怎么做人的精神导师们,他们给出的结论,都是基于某一个变量来建立他们的理论基础的。
经济学家只用经济数据——但是经济学家既不能预测未来的经济也找不到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方案。
社会学家往往只用人际关系这一个维度上去找规律;法律专家往往只会从法律上去找规律,他们往往会觉得只要法制建设到位,社会就没问题了……
但是,他们给出的规律都是局部规律,单一维度的规律,甚至连单一维度的规律都算不上。
所以试图总结出社会运行的规律并从规律中捞到好处,恐怕只能让你失望。就像多少人希望能够总结出股市的规律从中赚钱一样,真正能够在股市中赚钱的永远不是玩股市规律的人,而是那些在股市中做局的人。
你要在社会中捞到自己想要的好处,得会在这个社会中做局,得建立你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关系法则。或者进入某个能够让你得利的关系法则中。
当然,你从社会中获得多,所要承受的反噬和反作用也大。自己能够承受就好。

“心静自然凉”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答:

大致从两个方面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算不算科学解释就不解释了,你自己判断。
热,是人的一种感知结果,既然是感知结果,那么就有种可能。一种是感觉正确的热,一种是感觉错误的热。感觉正确的热,也就是人所处环境绝对温度真的高。而感觉错误的热,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的热,一种是错觉的热。
人生存于环境中,对环境条件的宽容度其实大多由人的健康度所决定。即环境热,人要调节自身以适应环境的热,环境冷,人也要调节自身以适应环境的冷,同样,环境的过湿,人要调节自身,以保证体内环境的湿度适中,环境干燥,人也要调节自己减少对水分的依赖度。
人对环境的适应,需要能量的消耗。但是人生命的能量是有限的,同一时间所能够消耗的能量也是有限的。人对能量消耗最大的是思考活动——包括计算、推理、想象、归纳总结等等这些思想活动消耗的能量是最厉害的。当人停止了思维活动,那么支持思维活动的能量就可以被调用到其他方面。如果处于一个真正热的环境中,人如果不能脱离这个环境,那么停止思维活动,让自己静下来,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去进行自我调节,那么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强,对环境条件的宽容度也就能够变大。
人的感知错觉往往和身体的失调有关。如阴虚阳实,或者虚火上心的人,都会感觉到燥热。即便常人觉得不那么热的环境里,他们也会觉得燥热难耐。这类人如果不吃药不用外力调理的话,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克制自己的躁动、收敛自己的心神、强制自己安静下来,通过静功练习,让自己的虚火得以浇灭,自己的阴虚得以改善。
也就是说,不管是环境真的很热还是人因为自身的问题感觉很热,人要是能够心静下来,都是能够让体感变得凉爽一点的。

大彻大悟的人,都看透了哪些残酷的现实?

答:最残酷的是这个世界居然没有终极真理。人追求着的终极的价值,最终也不过是虚无。

怎样才能彻底肃清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危害千年,至今仍有人广泛发扬,像顽疾,总是难以彻底消灭。有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答:在准备肃清儒家思想之前,可否先从自己开始,找找自身有没有儒家思想的影子或者痕迹或者遗留,如果有,那么先从自身开始肃清。

如果你自认自己身上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儒家思想,请问,儒家思想与你何干?你完全游离于儒家之外,和儒家没有丝毫关系,操那份心干啥?

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中的二与三指的什么?

答:

如果去较真一是啥,二是啥,三是啥,就掉进了固定宇宙观的坑。
一二三,怎么解释合理,就是什么,都可以,都对。但是没意义,有时候解释也很牵强,但是对人而言,就没有意义。
那么如何理解才对人对读者有意义呢?
这是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要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去观测,才能对观测对象产生概念和边界,才能够对观测对象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比如观测一个碗,看到一个斗笠状的对象,这是一;上手,可以触摸到其光滑的手感和坚硬的质感,这是二;碗可以盛水盛饭,有容器之用,这是三……人对事物的观测维度越多,得到的信息就越完整,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越正确越完整。工业制图,一个工件一般用三视图就可以把主要信息记录在图纸上。三视图就是从三个方向对工件进行记录。记录一个立体的三维物品,至少三个视角三个视图。
老子的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
就是建议读者以这种次第方式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完善。
道是规则。还是以工业零件来说。道就是这个零件的材料性质,用到哪儿,需要什么样的强度、精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和规则;一,是这个工件的毛坯,原材料,二是这个工件的加工过程,三是这个工件进入他的使用环境。然后这个工件就开始成为万物的一员,在万物中开始发挥它的作用……这个过程就是人对工业零件的解读过程、认知过程。
对自然存在的事物也是一样,可以用信息叠加的方式对一个事物产生认知:这是一棵树、这棵树的树干很直、它很坚硬、所以这棵树可以用来做家具。这就是对事物的认识逐步加深逐步完善的过程。
其实《易经》也是这种思维模式。事物可以看作是信息不断叠加后的结果。一个爻看作一个基本信息,两个爻叠加就有了四种可能性,三个爻叠加就有了八种可能性。再往上叠加,就有了六十四卦,对宇宙间的事物就能够极大地概括分类、定性……
同样,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也不要当作对事物的解释和定论,而是人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和研究的思维方法。

庄子:怎样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答:如何看世界,建立宇宙的认知体系,这一主题主要在《齐物论》。对事物对象进行观测,找到事物同维度的参照物或者事物的变化前后作为参照进行对比,通过比较认识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变化前后的区别,从而实现认识事物本质。齐物,就是把事物在同维度上取齐,找到基准的意思。

高深的道家思想是不是不接地气,相比入世的儒家来说在生活中是否很难运用?

答:

澄清一下,道家思想不高深。高深的是故弄玄虚的人。人一旦悟道,则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道啊,这不跟平常认知只隔一层纸,轻轻一捅就破了。甚至道就是平常的认知。
真正的道家人也不会不接地气,而是太接地气,接到你都难以发现真正的道家高人在哪儿。那些故作高深的,说话说一半留一半,讳莫如深的,穿个唐装玩个串、留个胡子、开口闭口规律、磁场的,大多要么装道家要么是半瓶醋晃荡而已。
真道家没有什么出世入世的选择。事儿临头,去做就是,问题出现,解决问题即可;没必要宣扬自己是道家,也没有必要传播道家思想。
很大程度上,道家的《老子》、《庄子》等这些典籍,极大的可能不是不是为了传播道家的认知,而是自娱自乐。《老子》是不得已的应景之作,《庄子》是庄子自己的修炼笔记为基础,后人添油加醋的。
道家人就是普通人。
儒家人把自己从普通人中剥离出来,给自己贴上道德模范的标签,到底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这个要问儒家人才能够得到答案,至于答案是不是儒家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个问者自己判断。
不过在古代,儒生是有很多特权的,有超国民待遇,这是真的。给自己贴一张标签,说话有分量,做人有特权,只要是儒生的身份,就可以直接拥有满满的优越感,这可以看作是入世。其实也更可以看作出世之为,把自己藏在身份之后享受某些特权,让身份成为自己的保护伞,躲在里面,脱离现实,也挺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方琢月文:《说说老子的“无为”》
这是一篇可以让周芷若找回自我的文章
学点国学吧!儒家让你活得自信 道家让你活得自在
《黄氏圈论》对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与独创
道:是真理、是契约、是信仰,是公平……;不讲“道”,哪来的“德”?儒家做到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