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匆匆一瞥话兵团(五)戈壁母亲(多图)

师太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大姨比师太大了一两岁。和岳父岳母家住一个小区的前后幢。大姨夫是团属单位的,原来就住在团部,或许他们家的棉田也在团部周边,所以他们买楼,对于他们管理棉田,并无妨碍。大姨家承包的棉田二十多亩,主要由大姨在管理,大姨夫在单位上班,只能下班之后做做帮手。

平时从师太和她父母之间的对话中大致可以了解到大姨家的一些事儿:兵团改革后,连队的棉田都承包给了职工,连队不再向职工发工资,棉花由兵团统一收购,个人不得向第三方出售。棉田承包后的几年里,大姨成为家里最辛苦的人,在棉花管理季节,每天早出晚归。过去没有采棉机,需要引进四川人采棉的时候,更是忙得没个人形。

我和师太在夕阳落山回家,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十一点过了,在接近午夜的时分,天色才算真正暗下来。大姨也在这个时候才算从地里回了家,一身迷彩服。吃过饭,坐在客厅里,声音脆脆的大声说话。师太说,这就是标准的兵团女人:白天要是在地里遇见他们,外人根本不知道他们谁是谁,都一色的迷彩服,戴着帽子,把脸蒙的只剩眼睛。蒙脸不是别的原因,而是防晒,新疆下午的太阳都是横着照的,脸不蒙起来根本就受不了。尽管如此,大姨还是比师太黑了不止一个色号,但是精气神却比师太旺盛了不止一个档次。

对于我在新疆的行程,大姨的建议是沿连霍高速去伊犁、霍尔果斯、赛里木湖、果子沟一带玩。我否决了她的建议。第一我不会为旅行而旅行,如果只是开着车子到那么远的地方过一下,性价比太低,而且这次没做逗留的准备。第二,这次新疆之行,第一主题是探亲,因为你们家恰好在兵团,所以顺利成章,兵团就是第二主题。一次旅行,有两大主题,已经非常丰满。

那就去126。大姨一锤定音。

126,127129一样,是第七师下面团的番号,与127相邻,团部之间距离不过10来公里。

丈母娘说她之去过一次126,那也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你爸用一辆自行车带着去126看一个亲戚,大冬天的,又冷又颠,那一路,折腾着咧……

吃过早饭,一车子坐满,我和师太坐前排、丈母娘带着大姨的女儿果子和姜小河坐后排,就出发往126去了。

去126的路非常好,到了126的辖区内,路边多了广告牌,宣示着126团是个发展了旅游产业的团。

127团的迎宾大道,路灯像天安门广场的


126团的迎宾大道,路灯也像天安门广场(网络图片)

进了团部的范围,也是又宽又直的景观大道,路灯和天安门广场的路灯一个风格,景观大道的尽头是一块大石头,刻着“戈壁母亲广场”六个大字,大石头的背后是汉白玉的主题雕塑“戈壁母亲”。


戈壁母亲的形象是个短发行走着的少妇,她的背后是一个骑马的壮汉,看了半天没看出戈壁母亲的形象有啥特别之处,随便拍了几张照片,走人。

不同角度看雕塑,都没发现有啥值得说道的信息


根据广场里的指路牌,126团应该有几个值得一看的点:比如啥啥戈壁母亲博物馆、军垦博物馆什么的。在广场问了在广场里休息的老人们,都热情的给指了路。问题是我们顺着他们的指的路,上了街一路找过去,并没有看到任何博物馆,唯一一个像点博物馆的大院,却电动门紧闭。

大门紧闭,叫不开门

看见院子里有人,叫大声地问他能不能进去参观,里面的人应道:不开放。

如果此行只能看个戈壁母亲的雕塑,那性价比可就太低。幸而果子的学校组织过到126的春游,她知道126还有个玫瑰园,那里还有地窝子。

126的团部确实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整治,绿化搞得很“内陆”。沿着广场前的道路往北走到尽头,是一个“T”字路口,马路对面就是玫瑰园,右边则是“戈壁母亲旧居”——一个部分还原过去某个时段兵团生活状态的场地。

在戈壁母亲旧居,有地窝子、有露天舞台、有照壁一样的大门。严格的说,126搞的这些东西都是一比一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总算对地窝子有了直观的认识。

要说戈壁母亲是啥形象,我觉得这就是

把一间房子半埋在地下,门口挖一条斜坡修上台阶进出,就是兵团人著名的“地窝子”了。“戈壁母亲旧居”这里搞了一排四个“地窝子”,其中一间开着门,我们下到内部看了看。小小的房间被一个泥灶头分成内外两个部分,靠门的部分为烧火做饭的区域,里面为睡觉吃饭的区域。(地窝子内部图片


地窝子,据说当年贺老总到兵团视察,发现人都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一探究竟,发现了地窝子的,大感兴趣,因为贺老总的关注,于是地窝子就出名了。


过去的生活场景模型让两个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从地图上看,126其实已经到了绿色棉田的尽头。也许,再往北,就可以到达在127只能远远看见的北山。——或许老哈萨们就在山里放羊,走近了可以看见草原、毡房和羊群。所以出了“戈壁母亲旧居”,看看时间还早,就把车子拐进了一条向北的道路。这条路穿过棉田,看起来笔直向北,而且越走路越差,后来,车子只能以5码的速度,慢慢地绕着坑洼走。路边还可以看见房子和村落,只是房子比起曾经见过的那些连队的,显得更加低矮、破旧、凌乱。路终于到了棉田的尽头,前面出现了一望无际的红柳滩,北山还是和127看见的那样,横在天际线上,车子底盘已经擦到路面,再也不能往前走了。

隔着一片戈壁看远处的北山,正中午时间,没有色彩,只有白晃晃的阳光


我问师太这是啥树,师太说这可能是榆树


(以下两张图片请把手机横过来看)



从卫星地图上看,我的确到了第七师开垦地的最北边




完整阅读:

匆匆一瞥话兵团(一)

匆匆一瞥话兵团(二):记一片棉田的诞生

匆匆一瞥话兵团(三):兵团人家的变迁(多图慎入)

匆匆一瞥话兵团(四)听师太讲那过去的事情(多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疆七日【宋瑞生】
毛红霞:我写《万年荒漠下八户的桑田巨变》 |散文
小说百练:莫索湾(刘泷)
秋风
往事如烟——一位黑龙江兵团知青的跌宕人生
《5427》一位离世女知青的坎坷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